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0)
2023(2540)
2022(2150)
2021(1921)
2020(1540)
2019(3272)
2018(3309)
2017(5893)
2016(3548)
2015(3692)
2014(3683)
2013(3723)
2012(3472)
2011(3437)
2010(3639)
2009(3605)
2008(3527)
2007(3427)
2006(3220)
2005(2981)
作者
(11879)
(9844)
(9706)
(9311)
(5914)
(4743)
(4205)
(3780)
(3593)
(3462)
(3458)
(3293)
(3239)
(3148)
(3093)
(3064)
(2768)
(2716)
(2658)
(2655)
(2541)
(2451)
(2291)
(2279)
(2240)
(2195)
(2181)
(2056)
(1903)
(1893)
学科
(13693)
经济(13679)
管理(12686)
环境(8454)
(7874)
(6504)
(6417)
企业(6417)
生态(5551)
(5081)
地方(4614)
资源(4522)
(4303)
(3871)
中国(3774)
业经(3691)
理论(3673)
方法(3651)
农业(3412)
(3307)
规划(3286)
环境规划(3191)
(3158)
教育(2823)
(2733)
(2533)
区域(2530)
(2409)
金融(2408)
数学(2293)
机构
大学(57351)
学院(57100)
研究(21538)
(19150)
经济(18607)
管理(17666)
中国(15720)
科学(15362)
理学(14121)
理学院(13891)
管理学(13596)
管理学院(13506)
(12910)
(11858)
研究所(10841)
(10383)
师范(10325)
(10151)
(9865)
中心(9093)
(9083)
业大(8768)
北京(8640)
(8251)
师范大学(8211)
财经(7742)
(7644)
(7613)
(7603)
农业(7476)
基金
项目(35459)
科学(27626)
研究(26289)
基金(24534)
(22001)
国家(21810)
科学基金(17882)
社会(15970)
社会科(15042)
社会科学(15035)
(14881)
基金项目(13110)
(12469)
自然(11414)
教育(10999)
自然科(10895)
自然科学(10890)
自然科学基金(10655)
编号(10402)
资助(9311)
成果(9060)
重点(8742)
(8538)
课题(8071)
(7173)
计划(6782)
发展(6753)
(6622)
(6575)
国家社会(6386)
期刊
(27729)
经济(27729)
研究(18552)
学报(11943)
中国(11815)
科学(9911)
(9178)
大学(8637)
(8342)
教育(7964)
学学(7950)
农业(6235)
管理(5967)
资源(5828)
财经(4875)
业经(4651)
(4231)
(4128)
金融(4128)
问题(3860)
(3825)
生态(3749)
图书(3565)
技术(3527)
(3409)
林业(3339)
科技(2963)
经济研究(2929)
书馆(2840)
图书馆(2840)
共检索到90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静  李翀  徐天宝  
分析了国内外河流保护与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指出开展河流保护与修复工作必须首先明确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为能够实际指导河流修复和管理,生态保护目标需要量化。介绍了国外以水流情势为核心的河流生态目标量化新方法(DRIFT法),以及对河流生态保护等级的标准划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议应用“生态支持配置”概念,尽快规划我国河流生态功能分区,设定不同区位的生态保护目标和等级,确定相应的保护水平,分区、分类、分级实施河流保护与修复。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一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继军  景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河流岸线被侵占填埋及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量剧增,河流形态及其生态系统显著恶化。为维系河流健康生命,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广受各界关注。本文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目标,并从修复手段入手,系统阐述了当前河流生态修复的工程类技术(底泥疏浚、河流形态修复、生态补水技术等)和生态类技术(水生生物处理、生物膜、微生物修复、土地处理技术等)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河流生态修复的近自然治理理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针对当前生态修复理论的不足,从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环境的需求角度,提出了近自然治理理念指导下的河流生态修复原则,即:综合治理和多种措施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河流生态修复多目标统筹和兼顾美学的工程技术设计,以期为未来河流生态修复理论发展与工程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东春  董正举  Christina WONG  黄金  欧阳志云  
永定河作为北京重要生态屏障的核心,其生态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建立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增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后生态服务价值增量。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增量为482.77亿元。在服务价值增量中,文化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分别占73.24%,23.28%,2.74%和0.74%。与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前生态服务价值存量对比分析发现,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增加明显,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12倍。生态修复工程对房地产价值增值及沿河地区产业发展推动作用明显,其中景观美学价值增加260.60亿元,产业贡献价值增加112.37亿元。此外工程建设对永定河调节气候功能和净化空气服务价值提升作用显著。研究科学评价了工程生态效益,也为动态监测和分析河流生态状况,开展定量生态管理提供经验与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东春  董正举  Christina WONG  黄金  欧阳志云  
永定河作为北京重要生态屏障的核心,其生态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建立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增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后生态服务价值增量。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生态服务价值增量为482.77亿元。在服务价值增量中,文化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供给服务分别占73.24%,23.28%,2.74%和0.74%。与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前生态服务价值存量对比分析发现,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增加明显,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12倍。生态修复工程对房地产价值增值及沿河地区产业发展推动作用明显,其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楠  杨扬  方建德  蒋纯才  宁安  陈晓燕  
城市的发展改变了许多河流的自然水文环境,并导致河流生态系统中水质、物理生境和生物完整性下降。评估受损河流水体修复的效果,需要结合物理、化学的参数,以及对生物结构、多样性和过程的影响。构建了包含河流水力、水质、水生生物、河岸带及物理结构5个方面15个指标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群组决策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重要性排序前5位依次为:水质污染指数、鱼类IBI、水源补给量、藻类多样性、透明度。并以我国南方城市岐江河整治修复状况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流生态系统修复评估结果为可以接受,体现了河流整治工程使河流水质、生态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河流生态系统恢复需要较长的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明  于静洁  
黑河流域是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在黑河流域开展了大面积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为正确认识植树造林等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流域1959~2000年降雨、径流资料,分析了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河川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59~2000年黑河流域年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但整体变化趋势性不显著;黑河流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林地面积增加了8x102hm2,草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7x102hm2和1x102hm2;1980~2000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期较1959~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了4.1%;1980年后20年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为-0.3mm/hm2,且有丰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大,平水年次之,在枯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小的现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锡生  峥嵘  
跨界河流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各沿岸国的切身利益。在国际水法中确立跨界河流生态受益者补偿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着深刻的法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的理论渊源和丰富的国际、国内跨区域河流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实践经验。沿岸各国在公平分享跨界河流生态利益的同时,负有分摊跨界河流生态保护成本的义务。跨界河流生态受益者补偿原则应当通过一系列具体制度加以落实,包括基础调查制度、效益评估制度、成本分摊制度、受益补偿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桂红  
河流生态廊道具有提供水源、控制水和矿质养分的流动、过滤污染物、为物种迁移提供通道、维持生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合理设计河流生态廊道,是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从廊道的结构特征出发,对河流生态廊道的基本设计原则进行探讨,指出河流生态廊道的设计应以有效完成其功能为前提,在实际设计中应综合遵循适宜的廊道宽度、增强廊道的连通性、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等原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强  张泽中  李群  王义民  齐青青  
为完善河流生态用水综合评价,从水循环中河流生态用水角度出发,以河流水量收支平衡规律为理论基础,考虑河流本底水质,采用本底水质、排放水质和河流控制目标污染物浓度表达河流生态新污径比,并推导出污水排放允许极限值,深入探讨了河流生态用水的质与量综合评价,改进了二元循环下河流生态用水的水量水质计算方法和河流生态用水的综合评价新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河流生态用水质与量综合评价模型。用此模型对黄河2002~2005年为例进行实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污水一级达标排放和不调水情况下,黄河生态用水水量比例在33.5%~54.5%,在Tennant等级中为较好状态,但水质不满足要求,bo>Blim;②在污水深度处理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国荣  夏自强  叶辉  王桂华  吴瑶  
为了分析大坝工程对河流径流情势的影响,以三峡大坝下游河段的宜昌站为例,计算了三峡坝下河段的生态水文季节、生态需水和其它径流情势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长江宜昌江段枯水期为1~3月份、副汛期为4~6月份和10~12月份,而洪水期为7~9月份;枯水期、副汛期和洪水期的最小生态需量占同期来水总量分别为24%~27%、30%~50%和30%~45%;适宜的生态需水在枯水期、主汛期分别占同时期来水总量为30%~42%、50%~70%;四大家鱼和中华鲟产卵、繁殖期内的适宜生态流量范围分别为6 540~12 700 m~3/s和16 300~9 130 m~3/s,大约占同时期来水总量的50%~70%;涨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王龙  
近年来,小城镇河流在城镇快速发展进程中,逐渐面临生态危机,成为我国水环境新一轮污染中心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分析了小城镇河流的特殊性,面临生态危机的原因,并以台湾省屏东市万年溪生态修复为例,探讨了小城镇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修复区域、财政约束及管理模式等问题,拟为缓解大陆小城镇河流生态危机提供借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世庆  巨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银银山"的指导思想,以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为战略思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同时针对性地解决战略实施过程的问题,形成生态协同的战略新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军  单福征  许云峰  钱光人  
河网城市不透水面快速扩展,已成为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理解掌握区域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十分必要。以国外研究为重点,从不透水面的识别技术方法、流域不透水面与河流生态系统状况之间的压力响应关系、不透水面在流域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和河流管理应用等三个方面,回顾了不透水面研究的主要进展,特别对不透水面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阈值效应进行了较细致梳理。从研究区域、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决策应用等四个方面,讨论了当前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河网地区较为特殊的水文地貌特点,提出了河网城市开展相关研究的主要任务,认为必须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方法问题包括:不透水面实地调查方法及与有效不透水面转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雅  张岍  王文瑾  韩琦  邵明非  
为解决丁山河水质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借鉴"河湖分离"的设计理念,将"河湖分立"理念应用于丁山河水质改善及低碳城段景观提升项目。通过建立人工湖,提高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提高水体通透性;通过与LID技术、湿地植物等多项生态修复方略相结合,实现雨污分流及收集、净化作用,提升丁山河生态修复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