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0)
2023(6778)
2022(5359)
2021(4770)
2020(4151)
2019(9145)
2018(8970)
2017(17496)
2016(9364)
2015(10325)
2014(9993)
2013(10134)
2012(9258)
2011(8073)
2010(8448)
2009(8290)
2008(8712)
2007(8099)
2006(7296)
2005(6935)
作者
(26845)
(22663)
(22391)
(20814)
(14316)
(10483)
(10067)
(8664)
(8404)
(8164)
(7650)
(7525)
(7505)
(7094)
(6961)
(6629)
(6621)
(6498)
(6431)
(6389)
(5640)
(5520)
(5387)
(5322)
(5019)
(4940)
(4929)
(4897)
(4421)
(4219)
学科
(65218)
(61508)
企业(61508)
(46947)
经济(46878)
管理(46636)
业经(22599)
(19023)
(18746)
方法(18691)
(15848)
财务(15838)
财务管理(15830)
企业财务(14951)
农业(14348)
技术(14086)
(11680)
数学(11231)
(11197)
数学方法(11179)
理论(10775)
企业经济(10431)
(10414)
(10066)
经营(9610)
技术管理(9577)
中国(9561)
(8882)
体制(7946)
经济理论(7729)
机构
学院(147408)
大学(142958)
(65504)
经济(64569)
管理(62096)
理学(52664)
理学院(52196)
管理学(51747)
管理学院(51463)
研究(42991)
中国(36727)
(33178)
(31338)
(25479)
财经(24653)
科学(24124)
(23574)
(22276)
(21560)
北京(21318)
业大(20289)
农业(20027)
中心(19132)
经济学(18946)
研究所(18939)
商学(18658)
商学院(18499)
(18288)
财经大学(17767)
经济管理(17729)
基金
项目(87717)
科学(71316)
研究(68152)
基金(65027)
(54252)
国家(53640)
科学基金(48593)
社会(45718)
社会科(43390)
社会科学(43379)
基金项目(34553)
(34470)
自然(29771)
自然科(29105)
自然科学(29098)
教育(28930)
自然科学基金(28672)
(27569)
编号(27322)
(27147)
资助(25200)
(21858)
成果(21460)
(19523)
创新(19344)
(19287)
国家社会(18789)
(18771)
重点(18769)
课题(17787)
期刊
(81299)
经济(81299)
研究(45634)
(28923)
管理(28051)
中国(26503)
(25194)
科学(18519)
学报(18382)
农业(17777)
业经(16007)
大学(15129)
技术(14197)
学学(13808)
财经(13770)
(12482)
金融(12482)
(12008)
(11754)
经济研究(11562)
教育(10978)
问题(10894)
技术经济(10430)
现代(9417)
财会(9173)
世界(9011)
商业(8182)
(8014)
会计(7357)
经济管理(7338)
共检索到228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民生  
汴京饮食集中反映了古代都市酒店业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成规模的酒店业的开端,引起当代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扬。另一成就是北馔、南食、川饭、素食四大风味菜系在汴京诞生,成为历史上第一座风味美食之都。源自汴京、流传至今的糖炒栗子和宋嫂鱼羹,已成为北宋灭亡的物质符号,衍生了历史教育功能。汴京改变、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是中国饮食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首先在开封市民中,将大众的饮食需求从果腹提高到享受,并在中华文明的饮食基础上注入了浓重的汴京元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正秋  
宋代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浙江杭州),由于都市工商业的发展,大街小巷四处开设商店,冲击了沿袭1000多年之久的“前朝后市”的格局,打破了生活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的旧传统。这既扩大了商业市场,又方便了市民生活,是古代城市商业经济中出现的重大变革。当时饮食店铺林立,饮食市场空前繁荣,成为宋代都市商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几千年饮食发展史上具有重大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勇  
一、加强日核算和月核算加强饮食业的经营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则是经营管理的目的。因此搞好饮食业的成本核算,使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费用,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饮食业管理的主要任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青  
广州人以爱吃、会吃而著称,广州也以饮食业而骄傲。因此,在广州,饮食业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也带来了饮食业中激烈异常的竞争,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的七、八年间。而竞争中,直接为人们感受到,也是感受最为深刻的,首推价格大战。一、广州饮食业昨天与今天价格的竞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卫华  
奉新县出台饮食业价格管理办法●余卫华为进一步规范饮食业的市场价格行为,防止少数经营者利用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损害消费者利益,奉新县出台了《奉新县饮食业价格管理办法》,并由县物价局制定了饮食业等级毛利率,从而规范了饮食业的价格行为,有利于监督部门的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云补瑞  
消费、零售两套指数中饮食业的代表规格品应各有侧重云补瑞从1994年,我国零售物价统计方法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开编制。分编后两套指数不论是权数还是商品分类、代表规格品,都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实际。同时为了更加准确、全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俊涛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图书馆组织,北京(北平)图书馆协会通过行业交流等途径向国民政府与社会公众表达了图书馆界的呼声,推动了近代图书馆与相关领域的变革。本文通过史料整理与分类,发现协会在古籍禁运、收集散佚图书、公共图书馆建设、学科建设、图书管理、税制改良、图书交换、邮运减免、信息公开、新书呈缴、版页整合等方面均有助力。总体而言,其历史贡献主要有四:保护图书遗产、推动图书馆建设、推动相关政策变革与推动出版行业变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富民  
对小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饮食业抽样调查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王富民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把重点调查、全面的统计报表作为辅助方法,这一目标模式确立了抽样调查在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中的主体地位,是统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茂  
长征前张闻天撰写社论,较早地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思想,为红军长征公开动员提供"总根据";长征开始后张闻天带头支持毛泽东,促成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和长征军事转折的实现;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最早系统地阐述党中央北上抗日方针;到达陕北后及时提出并积极推动党和红军实行战略转变,妥善处置张国焘分裂事件,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铭铎  
饮食美的创造过程中的审美化实际上是“人——机——环境”系统中饮食劳动主体人与成为其审美对象的饮食劳动工具和劳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饮食劳动主体进行饮食美创造时,其审美对象的饮食劳动工具和劳动环境是分别以其直接和间接的无机身体的身份而存在的创作条件,其审美化是形式美依附于功能美,功能美寓于形式美。只有这样系统把握饮食美的创造才能够全面实现饮食劳动的审美化,为饮食美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铭铎  
饮食美的创造活动实际上是主体人在饮食生活、生产实践中按“美的规律”来构筑满足自己的“饮食审美化”的活动。因此,在餐饮生产劳动中饮食劳动主体美既是饮食美创造的出发点,也是饮食美创造的归宿点,贯穿于饮食美创造活动始末,为饮食造美的第一要素。具体对于饮食“造美”活动中的劳动主体美的内涵把握,依据社会主体人“生物人”与“社会人”的双重属性,将其划分为“劳动主体美的生理基础”和“劳动主体美的心理要求”两个层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彩萍  白军飞  
本文以Becker的家庭生产消费模型为基础,通过估计在外饮食消费的参与和支出模型,着重分析了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消费决策中的收入与时间效应。结果表明收入与时间成本的上升均会显著增加家庭在外饮食的参与和支出水平,不考虑时间效应的收入效应估计有偏。此外,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支出在过去的研究与统计中可能被显著低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永昊  徐吉军  
宋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发展长河中承上启下、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宋代“点茶法”在中华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宋代茶制利于军备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茶道文化促成了中华茶文化重教崇德传统;宋代全面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文学艺术珍宝,成就了中国茶器具文化的美学高峰,创造了宋茶文化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奇迹。当今,我们应吸收宋茶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为当代发展所用,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和”韵,以茶和天下的胸襟,助推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扩大对外开放;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德”韵,弘扬中华茶道文化和传统美德;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雅”韵,共筑文化供给侧精品化和大众化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新”韵,鼓励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创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萍  
70年代,日本京都大学人类环境研究所家森幸男教授在研究白鼠患脑溢血过程中,发现蛋白质和胆固醇并不是导致高血压的祸根。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促使患脑溢血和预防脑溢血的第一手资料。 心肌梗塞的起因是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所致,而脑溢血破坏血管的程度却与心肌梗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