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2)
- 2023(7458)
- 2022(6358)
- 2021(5656)
- 2020(4380)
- 2019(10225)
- 2018(9967)
- 2017(18559)
- 2016(10186)
- 2015(11394)
- 2014(11549)
- 2013(11492)
- 2012(11224)
- 2011(10434)
- 2010(10993)
- 2009(10130)
- 2008(10187)
- 2007(9547)
- 2006(8900)
- 2005(8411)
- 学科
- 济(51167)
- 经济(51128)
- 业(29287)
- 管理(27804)
- 企(22589)
- 企业(22589)
- 地方(20786)
- 中国(18811)
- 农(15509)
- 业经(13560)
- 方法(11661)
- 地方经济(11429)
- 农业(10903)
- 发(10235)
- 学(10024)
- 融(9611)
- 金融(9610)
- 银(9499)
- 银行(9491)
- 制(9412)
- 行(9321)
- 贸(8861)
- 贸易(8849)
- 数学(8713)
- 数学方法(8597)
- 环境(8522)
- 易(8435)
- 财(8308)
- 技术(8222)
- 和(8040)
- 机构
- 学院(153309)
- 大学(150249)
- 济(62188)
- 经济(60739)
- 研究(59199)
- 管理(53928)
- 中国(44888)
- 理学(44062)
- 理学院(43424)
- 管理学(42757)
- 管理学院(42435)
- 科学(35575)
- 京(34764)
- 江(31902)
- 所(30947)
- 财(28958)
- 研究所(27596)
- 中心(25811)
- 农(25150)
- 范(24965)
- 师范(24735)
- 州(22228)
- 北京(21857)
- 财经(21586)
- 院(21344)
- 省(20497)
- 业大(19803)
- 师范大学(19617)
- 农业(19146)
- 经(19078)
- 基金
- 项目(90438)
- 科学(71094)
- 研究(70252)
- 基金(61938)
- 家(53085)
- 国家(52515)
- 科学基金(44447)
- 社会(43772)
- 社会科(41433)
- 社会科学(41422)
- 省(38524)
- 基金项目(32033)
- 教育(31669)
- 划(31110)
- 编号(29747)
- 自然(26536)
- 发(26505)
- 自然科(25811)
- 自然科学(25807)
- 成果(25482)
- 自然科学基金(25328)
- 资助(24838)
- 课题(22817)
- 发展(21752)
- 展(21340)
- 重点(21178)
- 部(19083)
- 创(18711)
- 年(18511)
- 规划(17673)
共检索到263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玉龙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无疑也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交通运输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和人畜力运输方式所组成,由于诸运输方式凭借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采用的动力、装载器具不同,因而在运输速度、批量、距离、成本、投资规模、建设周期以及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紧张程度等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所以,对交通运输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不能一概而论。对各种不同运输方式,既要强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树琮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在研究和制订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必须把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研究摆到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仅从江西交通运输现状和特点分析,对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供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彪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充分研究的课题。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普遍认为有三种可选方案:一是滞后型发展战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运输需求没有弹性。长期以来,我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这种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的战略,不能再采用了。二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摆在超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阳斌 郭杰 李忠奎 褚春超
以系统分析法、ASIF方法学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分析框架,立足国情探讨了我国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提出了强化需求管理、优化交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加强低碳创新、提升低碳能力等六个方面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低碳发展 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课题组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边疆,简称桂。介于北纬20°54′至26°26′、东经104°29′至112°0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邻广东,东北接湖南,北连贵州,西毗连云南,西南及南部与越南接壤,东南濒临北部湾,为我国十个沿海省区之一。还恰处在隆升的云贵高原与下陷的南海盆地之间的转换地带。全区陆地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辖8地区、5地级市、6县级市、65县、11自治县。首府南宁市。1984年以来,广西参与西南经济区的横向经济活动之后,广西交通运输发展就成为西南一级经济区形成与发展进程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声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直接影响并决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的。我国交通运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达到这种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否实现本世纪末国家战略目标,有决定性意义。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将随着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相应的变化。在社会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冉毅群
一、沿海地区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和北部湾,沿着18000公里海岸线分布的各省市,是我国的沿海地区。它的面积约占全国的13.48%,人口占全国的41.2%,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6.3%,交通运输的客货运量分别占全国的47%和49.2%。该地区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智力密集,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运输走廊,是对外贸易的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云
沿海地区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本地区,而且关系到全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要重视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淑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城市整体的发展。作为现代交通行业,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上就必须要综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真正做到通过针对性措施,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效设立,通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经济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顺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本身创造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保证着整个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因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步进行,使交通运输的能力不能储存和调拨,因而必须以能力“闲置”的形式超前发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极为落后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课题组
西南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任务,在于描绘西南四省区五方(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的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图象。我们的研究将从西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出发,立足西南发展战略体系的整体,论证交通运输业对开发和发展西南社会经济的作用;并试图在总体上、以及经过分解而后综合,把握西南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现状、发展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兆升 范精明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杨兆升,范精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两者内。在的联系,对于制定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发展战略课题组
三、对策选择加快以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为主轴的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是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定的重大产业发展战略任务。西南实现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也主要在于是否能超前建设成一个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水运、航空综合发展的运输体系。从现在起,走向2000年仅有13年时间,要实现前述交通运输发展的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良杰 吴威 苏勤 杜志鹏 蒋晓威
通过自上而下的计算方法,测算了江苏省1995~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并结合行业自身发展特点,扩展了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进行分解分析。同时,在上述基础上采用Tapio模型对江苏省交通碳排放与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江苏省交通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石油制品类能源消费碳排放表现突出;(2)正向驱动交通碳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为经济产出、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负向驱动因素为交通能源结构和交通能源强度。其中,拉动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产出规模的扩大,而促使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能源强度的降低,相对于正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欧阳斌 凤振华 李忠奎 毕清华 周艾燕
基于IPCC推荐方法,结合我国交通能耗统计基础,提出省级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测算方法和特征性评价指标,对2005~2012年江苏省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含港口)和城市客运领域的能耗与碳排放现状进行研究测算,分析能耗与碳排放总量、分能源品种与分运输方式的比例结构、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提出低碳交通运输发展需以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强度为核心、以公路货运为突破重点、以优化综合运输结构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战略导向、以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为重要途径等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