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4)
- 2023(4582)
- 2022(3875)
- 2021(3892)
- 2020(3151)
- 2019(7719)
- 2018(7662)
- 2017(12397)
- 2016(8272)
- 2015(9637)
- 2014(10079)
- 2013(9061)
- 2012(8546)
- 2011(7949)
- 2010(8450)
- 2009(7507)
- 2008(7454)
- 2007(6901)
- 2006(6198)
- 2005(5674)
- 学科
- 济(22563)
- 经济(22541)
- 教育(20370)
- 管理(15151)
- 业(13486)
- 中国(12830)
- 理论(11093)
- 企(10920)
- 企业(10920)
- 方法(9228)
- 教学(9109)
- 学(7808)
- 数学(7105)
- 数学方法(6921)
- 财(6057)
- 农(5943)
- 研究(5460)
- 发(5205)
- 学法(5034)
- 教学法(5034)
- 贸(5002)
- 贸易(5001)
- 融(4927)
- 金融(4926)
- 易(4873)
- 技术(4812)
- 和(4805)
- 业经(4516)
- 发展(4399)
- 地方(4378)
- 机构
- 大学(114058)
- 学院(109034)
- 研究(41244)
- 济(33743)
- 经济(32625)
- 管理(32305)
- 教育(30648)
- 范(27603)
- 师范(27532)
- 京(26379)
- 理学(26330)
- 理学院(25869)
- 管理学(25268)
- 管理学院(25028)
- 中国(24969)
- 科学(23386)
- 师范大学(22718)
- 所(20641)
- 江(18783)
- 研究所(18518)
- 财(18171)
- 北京(18123)
- 职业(16998)
- 技术(16971)
- 中心(16918)
- 州(15051)
- 院(14731)
- 财经(13752)
- 农(13007)
- 经(12328)
- 基金
- 项目(62147)
- 研究(56012)
- 科学(48733)
- 基金(38210)
- 教育(35827)
- 家(31735)
- 国家(31283)
- 社会(30336)
- 社会科(28406)
- 社会科学(28395)
- 编号(26934)
- 省(26496)
- 成果(25879)
- 科学基金(25332)
- 划(24391)
- 课题(23198)
- 年(19748)
- 基金项目(18836)
- 规划(16370)
- 重点(15960)
- 资助(15931)
- 项目编号(15821)
- 部(15666)
- 性(15382)
- 发(14602)
- 教育部(14114)
- 度(14030)
- 研究成果(13954)
- 阶(13407)
- 自然(13385)
共检索到185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燕华
在具体分析已通过答辩的全国首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以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为主要参照标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点,认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以教育学科的理论性、课程设计的完整性、教学实施的针对性以及教学规律的实证性为原则,提出了9条具体评价标准。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 评价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晶 吴应辉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已达145所,但目前尚无该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导致其质量监控无据可依。依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相关指导性文件,以水平评估为目标,以教育成果为重要依据,兼顾各主要培养环节,首次构建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观测点以及两项额外加分项,突出人才培养所占权重并通过特色加分项引导办学单位注重特色,具有系统性、应用性、结果导向性、可操作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理论构建方面做出了探索,对该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具有应用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金华
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学院在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提升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做法及其初步成效,同时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教学实践 教学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幼冬
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外学生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论文的选题规律和特点;分析影响学位论文写作的相关因素,总结中外学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外学生培养方案的完善、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提供对策。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解晓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作为新兴的专业硕士学位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其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出该专业是要培养既具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该专业学位的实践环节以及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也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实践 控制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添淼
以学习投入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习投入度较高,整体学情良好,但科研参与度有待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对所在学校教学和所学专业评价较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在个人发展方面评价较高;调查还发现,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投入整体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对研究结果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习投入度的四点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明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一种新兴的应用型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那些能够到海外从事汉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评价等五个方面来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问题,并提出未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专业硕士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觉
介绍了我国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历程,指出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面临的危机,对如何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建银 冉亚辉 王昌善
认为国家政策和专业学位的性质都要求论文形式多样化。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可以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分为专题研究和专题设计两个大类及若干小类。指出不同形式论文的评价标准应包含共性要求和差异要求。在共性要求上达到专业学位特点、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和学位论文文体规范的基本标准,在差异要求上则针对不同论文形式设计不同标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侯磊
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建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讨论了体验项目选择的原则,明确了教师与学生的任务,探讨了文化体验活动的操作流程,分析了活动的成效,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东伟 吴应辉
通过对已有四届以上毕业生的院校调研发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尚处探索阶段,稳定成型的模式较少,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个性化模式不多。依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显示出的特征差异,提出多层分类思路,从顶层的定向与非定向两大类入手,逐层细分,深入剖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进一步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优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全生 黄清 刘宏宇
本文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2009级和2010级共计106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生源)的培养目标、生源情况、语言情况和基本素质、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来华动机与就业意向、实习与学位论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构建科学的师资培养体系,适应面向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的现实需要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培养项目 调查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永平 赵鑫 杨勇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具有知识的交融性、内容的针对性、成果的实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等特点,通过对现有评价指标的分析,结合军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特点,提出了军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
军事硕士 研究生教育 论文质量 评价标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宝贵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丰富了教育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的类型,提升了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的层次。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研究生招生工作为例,对已实际招生的19所高校招生简章进行文本分析,从基本情况、申请条件、考核方式、审核标准、评分方式、监察监督等六个观测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研究生招生存在以下问题:专业称谓不一致,与文件规定契合度不高;申请条件较为严苛,个别硬性条件设置不合理;笔试面试未有机结合,不能全面鉴别考生能力;审核标准及评分方式模糊,主观随意性较强;缺乏监察监督机制保障,损及选才公平公正。为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推进到新的阶段,应从五个方面进行改进:坚守发展特色,加快实现招生与培养的最优化;严把准入门槛,改变申请硬性条件为弹性条件;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地考核考生综合素质;审慎设定审核标准,加强评分的规范性与效率性;健全监察监督保障机制,保证招生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傲霜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加快汉语国际化进程,解决海外汉语师资紧缺问题而设立的。如何培养适合海外汉语教学需要的高质量专业教师?国内培养的汉语师资怎样与世界接轨?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做出了新的尝试,采用中美联合培养方式,不仅为美国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汉语教师,也为汉语国际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该项目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来探讨此项目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汉语国际传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