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3)
2023(4010)
2022(3379)
2021(3162)
2020(2667)
2019(5807)
2018(5883)
2017(10574)
2016(6115)
2015(7026)
2014(7366)
2013(6867)
2012(6501)
2011(6140)
2010(6425)
2009(6115)
2008(6022)
2007(5853)
2006(5178)
2005(4840)
作者
(19791)
(16275)
(16248)
(15415)
(10257)
(7817)
(7311)
(6292)
(6269)
(5933)
(5627)
(5503)
(5478)
(5418)
(5148)
(4962)
(4819)
(4659)
(4651)
(4608)
(4317)
(4044)
(3972)
(3920)
(3735)
(3654)
(3584)
(3571)
(3388)
(3316)
学科
(21706)
经济(21668)
管理(16489)
(13446)
(11337)
企业(11337)
中国(7987)
(7972)
(7527)
理论(6670)
(6631)
(6445)
方法(6018)
(5748)
教育(5579)
业经(5435)
(5311)
银行(5296)
(5294)
金融(5286)
(5151)
地方(5110)
(4445)
(4181)
贸易(4178)
体制(4049)
农业(4049)
(4013)
数学(3872)
(3807)
机构
大学(92709)
学院(91757)
研究(36365)
(33270)
经济(32336)
管理(29145)
中国(27287)
理学(23473)
理学院(23104)
管理学(22582)
科学(22438)
管理学院(22394)
(21233)
(19758)
(17734)
研究所(17703)
(17681)
(15907)
中心(15841)
(15047)
师范(14874)
北京(13864)
农业(13793)
业大(13397)
财经(13112)
(12962)
(12707)
(11911)
师范大学(11777)
(11699)
基金
项目(53994)
研究(41209)
科学(40990)
基金(36730)
(32702)
国家(32373)
科学基金(26079)
社会(24112)
社会科(22607)
社会科学(22601)
(21411)
教育(19452)
基金项目(18610)
(18307)
编号(17864)
成果(16860)
自然(15801)
自然科(15419)
自然科学(15413)
自然科学基金(15131)
资助(15037)
课题(13634)
重点(12615)
(11709)
(11653)
(10998)
(10899)
(10874)
项目编号(10827)
(10603)
期刊
(44976)
经济(44976)
研究(31987)
中国(24208)
学报(18523)
教育(17246)
(16526)
(14980)
科学(14772)
大学(13622)
学学(12488)
管理(12263)
农业(10642)
(9521)
金融(9521)
技术(8171)
财经(7918)
(6964)
图书(6950)
业经(6927)
经济研究(6665)
问题(5934)
(5732)
(5514)
(5301)
书馆(5235)
图书馆(5235)
(5132)
论坛(5132)
国际(4951)
共检索到156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涵  
“势”原是一种内涵丰富的书学专论文体。汉末至西晋期间,“势体文”从初兴直至鼎盛具备了特定的历史条件:一是书体和文体大备;二是书论和文论昌明。作为早期书学和文学交汇发展的产物,势体文不但显著地标志着书学史上书法艺术的提升和书法审美的自觉,而且集中地反映了文学史上文体意识的进步和文体理论的成熟。此外,它由盛而衰的轨迹还可折射出其时书风移变和文体竞争的影响,从而为观照中古“技艺”文体兴衰浮沉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提供合理的解释和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杜  李思琦  
企业生存发展无限,而企业家职业寿命有限,功成身退的背后是企业领袖隐退机制的管理思考和战略布局。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归隐,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而如今企业家的隐退却远没有这般潇洒。早在2011年,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就直言身心疲惫,想从CEO的位子退下来,可直至2013年5月,他才最终得以功成身退;2005年联想集团柳传志不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永国  
教育正当性的探寻是教育哲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教育哲学研究的一种传统。教育正当性探寻之品性包括:批判与超越的保证;触及根基的问询;公共辩论的理性形式;政治与伦理哲学的视域。然而,该问题和传统随着教育哲学研究的现代转向而走向没落。正当性的隐退正使教育哲学研究遭受这样的后果:随意化与浪漫化的泛滥;工具主义的宰制;批判的无节制与悲观主义;多元主义的崇拜与精神的虚无化。复魅教育哲学研究对教育正当性的探寻,需要重拾历史传统,重建理性的理想信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佑佳  贾安强  李帆  张秋宏  
基于对城市意象理论的重新解读,以保定市历史文化名城为例,根据对保定市老城区认知地图的数据统计,提出了"非现时要素"在城市意象地图中的重要作用,证明了分年龄段的城市意象强度变化与城市时代变迁的耦合性,由此得出保定市老城区沿时代变迁的城市意象地图,判断恢复城市意象要素的重要性排序和恢复方式,以期为古城的保护建设提供参考及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通过叙录解题,对《汉志》所载典籍进行了辨体、辨义、辨人与辨伪,考辨了《汉志》典籍各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和存在方式,因而这种叙录解题构成了别具特色的知识考古,本文阐述了校雠学这一知识考古的形式与特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运好  
从辩证哲学上说,人是二元悖论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二元悖论的存在。本体生命的生与死、价值人生的取与舍、自然人性的得与失,既是生命的悖论存在,也是意识的悖论存在。焦灼与平和、执着与超然、桎梏与自由的二元对立,是汉晋士族生命存在的双重悖论的表征;始终摇摆于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之间,是汉晋士族生命意识的双重悖论的表征;试图消解生命存在的二元悖论,使生命呈现和谐的状态,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族渴望建构的自由审美的人生境界。然而,这种境界以消解价值人生为前提,以超越现实为基点,以退归心灵为归趣,在诗意化的消解过程中,也逐步走向丧失了社会责任的冰点人生境界。因此,诗意斑斓的背后,浸透着一份不得已的生命苍凉。深入研究生命的二元悖论关系,既可勾勒汉晋士族生命意识发展的基本曲线,也可昭示人类生命所面临的深层次的精神困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玫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是先秦两汉文学向唐宋文学发展所经历的必要阶段。由于这一时期社会极端动荡,思想意识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儒家的独尊地位大为动摇,一些反映个性解放,自我意识觉醒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钟经华  李健  高旭  阎嘉  
汉语盲文语料库是进行汉语盲文研究和汉语盲文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资源。通过盲文语料库能够掌握现行盲文的实际使用情况,能够为研发符合盲文分词连写和标调特点的信息化工具奠定基础。语料库方法能够突破盲文研究中诱导法和内省法的局限,占领盲文本体研究的国际制高点。盲文语料库对促进盲人语言文字权益平等、改进盲文教学、改善盲文生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洁  
在越南思想界,佛教和儒教地位此消彼长,其影响也经由了一个盛衰的始末。直至黎朝,儒教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佛教由盛转衰。与之相对应的是,黎朝越南汉文小说中的佛教作品数量大幅减少,作者也由佛教徒变成儒生,作品的佛教韵味慢慢淡薄甚至与佛教教义背道而驰。相反,黎朝的汉文小说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不仅多次出现儒家作品的名称和引用儒家经典原文,还十分强调儒家君臣观和家庭伦理观,这可以看作是儒教在越南确立统治地位的一个切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宝辉  
语言变体(variety of language)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社会语言学是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当然,对于语言与社会问题的研究远非自这时才开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获得普遍承认和繁荣发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社会语言学通过语言学理论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语用学等学科的接触,大大弥补了传统语言学的不足(祝畹瑾,1992)。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华平  
古汉语中有一类同义词本义不同而引申义相同或相近,如"愚-昧""浅-陋""回-复"等。这类同义词是在隐喻思维基础上构成的,可称为隐喻同义词。其有单向和双向两种类型,产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两词表现的概念必须具有相同的意象图式,体现在词义上就是具有相同的元义素;第二,必须有触发隐喻投射的动因,可以是语言内部的,如意义的相通相近、语音相同相近,也可以是语言外部的,如因语义空白而引起的词义引申、特殊的语用目的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萍丽  冯凌宇  
本文运用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以1987-2010年《世界汉语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发表在该刊的论文分为四大类,并统计各类论文20多年来的数量变化情况,从而揭示该刊的载文趋势。本文还从积极推动作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这两个方面讨论了期刊载文趋势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影响,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向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的转变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敏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中国手语在词汇层面存在大量的隐喻,其中人体隐喻概念投射路径主要有"头"、"心"和"手"等。通过分析中国手语和汉语中与人体(头、心、手)相关的词汇隐喻,具体考察手语和汉语中人体隐喻的投射范围、共性和个性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有力地证明隐喻是聋人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并了解聋人和听人认知策略的差异。同时,掌握手语的隐喻规律,也可以使听人的手语学习更加有章可寻。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朴民  
毫无疑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出土的兵书竹简之学术价值是不容低估的。仅仅就竹简本《孙子兵法》的发现而言,它对于破解历史上两孙子之谜、判断《孙子兵法》成书的大致时代、厘定《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篇章次序、对勘《孙子兵法》传世本的文字内容、释读《孙子兵法》的某些疑难章句、阐明《孙子兵法》的相关军事原则、深化有关孙子所处时代社会变革性质的认识、梳理《孙子兵法》与"古司马兵法"之间的渊源关系,都具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何小平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围绕总百家之绪、溯学术之源、明簿录之体三个层面,论述了《汉书·艺文艺》的学术史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