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2)
2023(7716)
2022(6624)
2021(6127)
2020(5112)
2019(11416)
2018(11351)
2017(22500)
2016(12368)
2015(13744)
2014(13866)
2013(13467)
2012(12683)
2011(11634)
2010(12068)
2009(11690)
2008(11631)
2007(10882)
2006(9984)
2005(9346)
作者
(34257)
(28510)
(28332)
(27359)
(18482)
(13492)
(12904)
(10853)
(10695)
(10607)
(9903)
(9480)
(9458)
(9298)
(9246)
(8880)
(8482)
(8428)
(8373)
(8155)
(7447)
(6952)
(6863)
(6662)
(6551)
(6486)
(6468)
(6338)
(5645)
(5629)
学科
(47326)
经济(47245)
管理(43656)
(38412)
(32979)
企业(32979)
方法(17578)
(17444)
(16212)
数学(14737)
数学方法(14509)
(14265)
中国(14114)
业经(11618)
(10762)
(10618)
(10235)
银行(10223)
(10004)
贸易(9999)
(9907)
财务(9872)
财务管理(9847)
(9810)
(9802)
(9487)
金融(9484)
企业财务(9353)
体制(8929)
(8928)
机构
大学(181904)
学院(181412)
(78786)
经济(77075)
管理(67808)
研究(60558)
理学(56837)
理学院(56262)
管理学(55433)
管理学院(55058)
中国(48066)
(43608)
(37298)
财经(32593)
科学(32315)
(30123)
(29772)
(29356)
中心(27593)
研究所(26020)
经济学(25030)
(23973)
财经大学(23868)
(23822)
师范(23818)
北京(23708)
(23030)
经济学院(22297)
(21484)
业大(21068)
基金
项目(108580)
科学(86915)
研究(85156)
基金(79513)
(66808)
国家(66201)
科学基金(57535)
社会(55534)
社会科(52699)
社会科学(52689)
(41229)
基金项目(40310)
教育(40072)
编号(35159)
(34712)
自然(34478)
自然科(33672)
自然科学(33665)
资助(33407)
自然科学基金(33067)
成果(31655)
(27034)
(25754)
课题(25262)
重点(24307)
(23429)
教育部(22975)
国家社会(22819)
(22731)
(22393)
期刊
(95259)
经济(95259)
研究(62767)
中国(40382)
(35511)
管理(27999)
(23185)
金融(23185)
学报(23141)
(23031)
教育(23021)
科学(22084)
大学(19066)
财经(18065)
学学(17717)
(15534)
技术(15279)
经济研究(14833)
农业(14744)
业经(14450)
问题(12332)
(10995)
国际(9586)
理论(9316)
现代(8839)
世界(8656)
技术经济(8429)
(8265)
论坛(8265)
实践(8216)
共检索到292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松奇  史文胜  
本文论证了汇率的可行波动区间是由经济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博弈共同决定的;提出了大国之间在汇率问题上的博弈,只是大国经济关系再调整的一个反映,并据此得出了各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博弈具有长期性的结论;本文指出,汇率的可行波动区间应选取在公共区间的右侧,以期实现国内经济、国际收支、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三重均衡;在总结日本与德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在货币升值的过程中,应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避免短期内的大幅升值,维持较高的实际利率,防范不动产资产对于银行存款的过度替代,防止出现严重的不动产泡沫。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供给面,以配合总需求并锁定政策目标。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塑造和稳定公众对宏观政策的预期,扩大政策调控空间,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强  张琪  
如何做好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未解难题。本文通过分析现有营运资金搭配政策中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以期完善现有营运资金搭配政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永列  陈宝然  林唯婷  胡士文  
在现实社会中,政府面对经济问题时,除了采取货币政策外,也会考虑财政政策,甚至两种政策会相互搭配运用。在以前的文献中,有关政策跨时搭配的文献,不但没有考虑到股票市场,且仅局限于浮动汇率制度的题材。因此,我们将股票市场纳入模型中,并以固定汇率制度来进行分析,探讨政策跨时搭配对股价与外汇存量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首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若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就长期均衡而言,会使得股价与外汇存量都增加;若实施扩张国内信用,在长期均衡下,对股价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外汇存量减少,结论与Swoboda(1972)一致,表示货币在长期不具中立性。其次,在政策跨时搭配的情况下,若政府先执行扩张国内信用,再执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春琦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近两年争论较多的问题,人们对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解大都是从货币政策自身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分析的。事实上,货币政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变化,因此,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要根据其它政策是否配合才能作出合理性判断。笔者认为,必须建立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搭配的协调机制,以及必须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和"时点"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劲松  舒玲敏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是一国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两大政策虽目标一致,都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但其实施的方式和侧重点并不相同,因此两者有时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各国都非常重视协调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重视两者的战略搭配,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颇具特色,受到广泛关注,而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实际就是两者此消彼长的过程。本文拟从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动态消长变化入手,探析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战略定位和搭配,以期对中国在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时有所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一珍  郑榕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是开放经济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是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两个主要政策工具。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搭配问题。文章最后对我国当前为实现内外部均衡的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华  郑晓亚  
笔者在理论上将交易者异质性的假定引入汇率波动区间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以微观交易者交易行为视角寻找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三元悖论"之解,为宏观经济问题建立微观基础,并对其无法为经验证据有力支持的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在考虑了交易者异质性行为之后,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波动区间之间的关系在某些区域不能确定,但在某些区域呈"反向关系",且汇率波动区间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绝对线性关系,"三元悖论"可解。值得我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处于"三元悖论"成立的区域,汇率波动区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和杰  陈威吏  
本文运用"三缺口模型"对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内部失衡是外部失衡的根源,而投资储蓄缺口是造成内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投资储蓄失衡的原因。最后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和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崧耀  梅冬州  马振宇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减税降费的作用路径和效果,挖掘提升其效果的最优策略和政策搭配措施。研究发现,一方面,减税降费的效果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高度相关,对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减税降费改善了企业净值和借贷成本,并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撬动了企业投资和产出提升,而对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拉动作用则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如果大量依靠政府债务来支撑,减税降费可能会抬高市场利率、挤出企业投资。为了减缓这种挤出效应,应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或者对金融机构财政注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蓉  汤云鹏  
供给侧改革旨在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制度与要素成本制约,改革举措始终蕴含的两条改革逻辑就是消除制度约束和减税降费。本文通过《个体工商户条例》和个人所得税改革两项政策来解释2011年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的现象,分析两种改革逻辑对激发市场活力的作用机制与贡献程度。通过2011—2015年CHFS数据分析,本文发现:首先,《个体工商户条例》在打破雇员壁垒、提高雇员规模的同时也会产生溢出收入效应。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助于激发中高收入个体工商户活力,税率减免每增加1%也会激励个体工商户增加雇员7.8%。其次,两种政策的实施整体会使得个体工商户雇员规模增加70%,营业收入平均增加110%,税后收入平均提高133%。最后,《个体工商户条例》在2011年个体工商业从业人数增加中贡献了87%—91%,个人所得税改革贡献了9%—13%。本文建议在实现减税降费保民生的基础上,需要继续消除制度壁垒,降低准入门槛,从而真正释放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内在增长潜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龙  赵春萍  张冬佑  
近年来,我国频繁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积极探索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从实践看,两个政策尚未达到协调的程度,改善的空间仍然很大。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一般做法,近年来我国的实践,两项政策搭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