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3)
- 2023(14395)
- 2022(12499)
- 2021(11899)
- 2020(9875)
- 2019(23202)
- 2018(22831)
- 2017(44115)
- 2016(23913)
- 2015(26959)
- 2014(26603)
- 2013(26434)
- 2012(24423)
- 2011(22239)
- 2010(22045)
- 2009(20177)
- 2008(19709)
- 2007(17159)
- 2006(15035)
- 2005(13579)
- 学科
- 济(100031)
- 经济(99917)
- 管理(66138)
- 业(62249)
- 企(50935)
- 企业(50935)
- 方法(47046)
- 数学(40943)
- 数学方法(40557)
- 中国(28254)
- 农(25720)
- 财(24943)
- 贸(23389)
- 贸易(23379)
- 易(22869)
- 业经(21192)
- 学(20978)
- 地方(17506)
- 制(17234)
- 农业(16640)
- 和(15579)
- 理论(15515)
- 融(15054)
- 金融(15052)
- 环境(14982)
- 银(14896)
- 银行(14860)
- 技术(14664)
- 出(14303)
- 行(14261)
- 机构
- 大学(348314)
- 学院(340226)
- 济(146223)
- 经济(143452)
- 管理(134577)
- 研究(118643)
- 理学(116806)
- 理学院(115542)
- 管理学(113771)
- 管理学院(113150)
- 中国(89126)
- 京(74301)
- 科学(70189)
- 财(65682)
- 所(59218)
- 研究所(54183)
- 财经(53611)
- 中心(52535)
- 农(50286)
- 经(49089)
- 北京(47591)
- 业大(47369)
- 江(47005)
- 经济学(46056)
- 范(45762)
- 师范(45401)
- 院(42516)
- 经济学院(41678)
- 财经大学(40236)
- 农业(39461)
- 基金
- 项目(232167)
- 科学(183408)
- 研究(171936)
- 基金(171466)
- 家(149029)
- 国家(147849)
- 科学基金(126647)
- 社会(110638)
- 社会科(105072)
- 社会科学(105047)
- 基金项目(90172)
- 省(85554)
- 自然(80429)
- 自然科(78590)
- 自然科学(78573)
- 教育(78128)
- 自然科学基金(77168)
- 划(73439)
- 资助(71415)
- 编号(68739)
- 成果(56640)
- 部(53510)
- 重点(51683)
- 发(48900)
- 创(47680)
- 国家社会(46728)
- 课题(46541)
- 教育部(46416)
- 人文(44615)
- 创新(44542)
- 期刊
- 济(153432)
- 经济(153432)
- 研究(106309)
- 中国(59916)
- 学报(52831)
- 科学(48747)
- 管理(47859)
- 财(47780)
- 农(44909)
- 大学(40375)
- 学学(37457)
- 教育(36917)
- 农业(32023)
- 融(28758)
- 金融(28758)
- 财经(27042)
- 技术(27038)
- 经济研究(25696)
- 经(23146)
- 业经(22147)
- 问题(20660)
- 图书(20002)
- 贸(19809)
- 理论(18750)
- 世界(17739)
- 业(17646)
- 国际(17274)
- 实践(17024)
- 践(17024)
- 技术经济(16438)
共检索到500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萧琛 崔楠楠
文章比较分析了中国、日本、德国和东盟四个国家(地区)汇率变动对以美元计价的对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结果显示中国是唯一在当期存在汇率传递影响的国家,但影响显著为正。短期内德国汇率传递效应最高,中国的传递效应最低。由于中国汇率传递的滞后时间较长,中国累计汇率传递效应值高于日本。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的情况下,人民币保持稳步的升值步伐比汇率上下波动更有利于企业价格的提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皖青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对行业商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为了解汇率变动对服装纺织品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文章分析了影响出口价格的因素,基于含国际价格竞争的汇率传递模型,利用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北美行业分类标准(NAICS)三分位美国进口中国服装和纺织商品价格数据,采用VAR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受竞争对手价格的影响最强,汇率、生产成本及美国收入对出口价格影响较小。因此,中国对美出口服装和纺织品缺乏竞争力。由于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很小,人民币升值将难以改变贸易余额,只会减少出口企业利润。
关键词:
服装纺织品出口价格 汇率变动 价格传导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欣
本文将价格粘性机制引入传统的汇率传递研究框架,运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了汇率变动对我国工业品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的传递在一般情况下是线性的,但是当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时,随着汇率波动幅度不同,汇率传递呈现出明显的门限效应。
关键词:
价格粘性 汇率传递 面板门限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霞 张朋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作者利用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月度数据,在SITC一位数商品分类层面上,考察了人民币/欧元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变动引起中国向欧元区出口价格较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占中欧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第6类和第7类商品出口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中欧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有限。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人民币汇率 中欧贸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菁 张朋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调节作用,利用1990-2005年出口价格、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出口商生产成本和美国需求水平的季度数据,考察了中美SITC一位数分类商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传递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变动引起中国向美国出口制成品价格较大幅度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对占中美出口总额95%以上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没有抑制作用。因此,不能只靠汇率手段来调节中美巨额贸易失衡,还需要辅之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相关手段。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人民币汇率 中美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毕玉江 朱钟棣
本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构建了适合中国汇率传递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对中国商品出口价格汇率传递效应的经验检验。本文通过一位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研究表明,中国商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是不完全的,而且不同分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我们还构建了一个依市场定价指数来衡量不同出口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强弱。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品总体出口价格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以中国的20种主要出口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1997年一季度至2016年四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出口商品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特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了显著的非对称传递效应,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远强于人民币贬值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也远强于汇率小幅变动的情形。汇率传递效应在汇改前后表现出动态的非对称性,汇率因素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在2005年汇改之后才开始显现。由于进口投入品比例上的商品异质性,汇率传递效应及其非对称性传递特征仅限于资源性产品和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文争为
本文采用单方程动态分布滞后和VAR两种模型,实证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总指数的动态传递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传递不完全,其动态特征为先快速完全传递,然后逐步回调,1年累积传递率约为0.5。长期的人民币汇率出口价格传递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边际成本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汇率不完全传递削弱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支出转换效应,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长期来看会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调节作用。我国出口普遍选择美元计价且对出口市场依赖性强的特点使我国出口定价行为更多反映了供给而非需求方面的因素,我国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非常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宇
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to price)是指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反映出口企业将汇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多大程度上转嫁到出口商品价格上,多大程度上由出口企业吸收,以及这种变动对进口国的整体物价水平产生多大的影响,简称汇率传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剑 郑秋玲 邵军
汇率变动影响产品边际成本以及加成率大小,从而影响进出口企业市场定价。在Berman等(2012)基础上,本文引入产品质量、外国进口中间产品投入以及出口目的国消费偏好因子,研究产品异质性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影响。结论是出口产品生产效率越高,使用国外中间产品投入越少,产品质量越高,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越大,汇率传递越不完全。随后,本文采用中国19万多家企业对153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关出口数据,从企业、产品和东道国的三维层面(Firm-Product-Destination Level),分别检验产品绝对销售
关键词:
产品异质性 汇率传递 产品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运苏
本文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向量自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主要贸易方式的出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出口价格的传递弹性大于进料加工出口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对一般贸易出口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进料加工出口。而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比较有限,更主要受世界需求、国内劳动力成本等影响。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渐进式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冲击。
关键词:
出口价格 汇率传递 贸易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忠洲 廖发达
本文研究的是日本进入浮动汇率以来日元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率及其特征。通过建立汇率的出口价格传递率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日本进入浮动汇率的33年来,日元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出口价格传递率分别为-0.4956和-0.6583,日元汇率升值幅度越大,其出口价格传递率越高;日元汇率对出口价格的短期传递率呈现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国内批发物价对出口价格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出口价格传递率 日元汇率 国内批发物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运苏 赵勇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了中国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三类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虽然具有统计显著性,但传递率非常低,特别是消费者价格。此外,人民币有效汇率冲击只能解释三类价格变动的很少部分且沿着商品流通链条递减。人民币汇率调整在解决外部失衡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可能比较有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丽
本文利用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对2005年到2008年初我国出口企业的商品价格变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较小且行业差别不显著;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价格上升压力,出口企业减少价格加成的空间有限,主要是通过减少成本来降低汇率传递度的。据此本文认为由于出口商能够吸收一定幅度的汇率变动,短期内汇率政策效果不明显;但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具有显著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内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等,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不完全传递 出口商品价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相宁 张浩
实体经济的变化和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扰动,分别造成汇率的持久性变动与暂时性变动。为了研究这两种不同的汇率变动对出口价格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口企业的定价行为,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Blanchard-Quah方法对汇率变动进行分解,得出两种不同的汇率变动。基于VEC模型,采用199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国的出口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持久性变动和暂时性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分别为0.84和0.67。因此,加快出口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以及维持好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稳定,对降低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