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898)
- 2022(1669)
- 2021(1717)
- 2020(1466)
- 2019(3178)
- 2018(3253)
- 2017(5960)
- 2016(3558)
- 2015(4206)
- 2014(4337)
- 2013(4180)
- 2012(4314)
- 2011(4029)
- 2010(4328)
- 2009(4371)
- 2008(4691)
- 2007(4703)
- 2006(4326)
- 2005(4050)
- 2004(3738)
- 学科
- 济(14826)
- 经济(14800)
- 管理(11559)
- 业(9679)
- 企(8909)
- 企业(8909)
- 学(5894)
- 方法(5477)
- 理论(4988)
- 中国(4663)
- 制(4129)
- 教育(3990)
- 财(3955)
- 农(3650)
- 数学(3527)
- 数学方法(3375)
- 业经(3368)
- 和(3009)
- 体(2931)
- 银(2899)
- 银行(2893)
- 融(2791)
- 金融(2790)
- 行(2756)
- 策(2730)
- 贸(2721)
- 贸易(2717)
- 易(2620)
- 教学(2564)
- 法(2356)
- 机构
- 大学(64047)
- 学院(61041)
- 研究(22072)
- 济(20224)
- 经济(19603)
- 管理(18310)
- 中国(17252)
- 科学(14892)
- 京(14874)
- 理学(14577)
- 理学院(14272)
- 管理学(13754)
- 管理学院(13621)
- 所(12541)
- 财(11754)
- 研究所(11105)
- 范(11088)
- 师范(10989)
- 江(10924)
- 农(10077)
- 北京(9751)
- 中心(9612)
- 州(8970)
- 财经(8843)
- 师范大学(8835)
- 业大(8104)
- 农业(7890)
- 经(7783)
- 系(7706)
- 省(7462)
共检索到106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A.A.索科洛夫 李涛
采取地理学的途径去研究水文现象和水文过程,在相当一部份的工程水文学家中存在着某些怀疑。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被认为是着力于它固有的"描述"和"仅由质的方面"观察现象,没有能力提供对实践必需的量的判断。所以,采取地理学的途径去研究水文现象就逐渐丧失它的意义并应该让位给别的较先进的方法,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建国 李振春 曹丹平
根据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面建设国内领先、主干专业国际一流的总体目标,在"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中,针对"二加二"国际联合培养现存问题,从生源选拔、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地球物理学国际联合培养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改革,解决了课程、师资、实验资源等制约问题,整合了国内与国外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国外培养阶段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办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联合培养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建国 李振春 曹丹平
根据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面建设国内领先、主干专业国际一流的总体目标,在"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中,针对"二加二"国际联合培养现存问题,从生源选拔、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资源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地球物理学国际联合培养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改革,解决了课程、师资、实验资源等制约问题,整合了国内与国外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国外培养阶段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办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联合培养保障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卢绍平
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相关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承担了该领域科研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此,初步探索了面向地球物理学科的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集学科交叉融合、企业需求导向以及国际化跨越式发展为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以及推动地球物理学科发展方面的潜在优势。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袁月
文学地理学当前出现的泛化、机械化、片面化等误区和困境,源于空间意识的不够自觉和学科定位的不够明晰。从空间维度切入思考,则首先应回归文学地理学的基点,将过去统而论之的文地关系细化为"地理→作品""地理→地域→作家→作品""地理→作家→作品"三种作用机制,从而形成文学地域、文学地理、文学地图三种空间视角。地域视角侧重发掘地域文化,地理视角重点关注地理分布,地图视角以可视化的空间形态揭示文学规律与文化意蕴。在空间视角下,文学地理学笼统的学术脉络将呈现为从文学地域、文学地理到文学地图的发展轨迹,泛化的研究范围也能有更清晰的边界和定位。
关键词:
文学地域 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图 空间维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美霞 谢自楚 程磊 李巧媛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地理学研究的方向和中学地理教育思想及内容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文章首先简单地叙述了全球变化的基本情况,以及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然后重点论述了全球变化的局部响应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学地理教育的新内容——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生态道德教育。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区域响应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П.Н.斯捷潘諾夫 吟如
列宁和斯大林曾多次指出,在研讨苏维埃建设的经济问题时,有研究高等技术的必要。1931年,斯大林在其"论经济工作人员底任务"一文中写道:"已经是,而且早已经是面向技术的时候了。已经是抛弃那种过时的不干预技术的旧口号,而要自己成为专门家,成为谙通事情者,成为完全內行的时候了。"苏维埃经济地理学家完全有责任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方面。全俄电气化计划和历届斯大林五年计划,就是经济与技术以及与地理概念有机结合的鲜明例证——例如,对苏维埃经济发展基础的经济——技术与经济——地理的按区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红州 ,蒋国华
英国有一个童话,叫做“杰克和豆杆”,说的是从前有一颗神谷,自从它由温暖的土壤中长出嫩芽以后,就一个劲儿地向上长,一直把枝叶伸进高高的天国里去,形成一个巨大的华盖。故事的主人公小杰克,顺着豆杆向上爬。他发现了许多在地上根本没有见到过的奇迹。美丽的仙女,神奇的仙山,顶天立地的巨人还有至高无上的上帝。渐渐地,我们的主人公对这一切都习惯了。他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塔娜 柴彦威
始自行为革命,行为地理学逐渐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扩展自身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外延,反思并重新认识自身的意义,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的深入,世界越来越向着多样化、个体性、动态化发展,人们的空间行为决策、选择的差异与个性越来越明显,空间与行为的交互越来越强,为行为地理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论文通过梳理行为地理学的学科基础,提出行为地理学的学科定位与内涵外延,并指出行为地理学已经呈现出面向动态人地关系、面向个体生活质量及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3个前沿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论文对行为地理学面临的方法论、研究方法与跨学科的挑战进行讨论,并展望行为地理学的未来发展,以期为中国行为地理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启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秦娥
从《国际物理学分类表》谈对《中图法》物理学类表的看法范秦娥(郑州大学物理系资料室)《国际物理学分类表》(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systemforPhysics,简称ICSP)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文摘部(ICSU/AB...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刚 张爱英 左大杰
经济物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物理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被运用到经济研究中,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经济系统与物理系统具有共同的基点,共同服从某种普适的规律,运用经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电磁场理论和模型为研究工具,构建城市场理论及其模型研究城市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效应,具有科学合理性,拓展和提升了现有研究的视野和高度。
关键词:
经济物理学 城市间相互作用 城市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布鲁恩·斯坦利 刘爱利
尽管空间、地方、区域、环境是所谓"永恒的地理命题",但大部分的人文、环境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主题都聚焦在研究地方、景观和区域的当前或过去,却少有研究者对其未来产生兴趣。研究的缺乏可能要归因于对此前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不熟悉,或者对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估计不足。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在不同年代地理学界对未来地理学的研究做过哪些工作,以及未来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贡献,来弥补这一缺陷。20世纪70年代早期,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当时正在显现的后工业经济、社会的不同特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革新,城市未来,变化中的社会秩序,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改造等一系列问题。部分未来地理学者从"带有地理色彩"的科幻作家们以及其他各学科的学者那里借鉴了许多观点和概念。这些学者们的代表作品,在文中列出的书目以及两本主要的跨学科杂志The Futurist(由世界未来学会出版)以及Future Studies中可以看到。未来学家们所使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多种多样,如趋势外推、交叉影响分析、模型模拟、情景假设、德尔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当前,对未来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企业界、教育界、政策研究界等的重视,这一点可以从学术性刊物、奖项,以及对2050年及其以后的世界规划中,对未来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得到证明。对未来的研究聚焦于世界南方(发展中国家)、北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与人口,以及全球环境的未来,不仅需要考虑"确定性"(期待中的世界),也同样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不愿意看到却又可能出现"的一面。本文给出了当前至2050年时段地理学者可能需要考虑的29个重点研究主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及环境地理领域。同时,本文还讨论了6个针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环境领域未来发展的研究主题,包括中国的"绿色化",作为崛起的世界性强国的中国,中国消费者及其伦理观,作为全球创新领袖的中国,人口问题和数字鸿沟,以及未来的宗教/信仰问题。为便于对未来研究的讨论和分析,文中给出了7幅富有新意的专题图,分别描绘了欧洲世界的亚洲化趋势,未来的城市系统,重大洲际交通工程,不同区域的时间文化,自治区域和新的国家,以及环境地带迁移等。最后,本文建议中国地理学界运用德尔菲法,对中国的未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审视。其结果对于区域和国家层面规划制订将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也将使地理学者在推动建设社会、环境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时,地理学者也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们紧密合作,共同研究与国家、区域乃至全球未来相关的"时间"主题。
关键词:
未来地理学 研究主题 方法论 2050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季青
美学是研究现实中的美好事物、人对世间审美认识的特点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一般原则的科学。把美学规律运用到地理学中去,便产生了美学地理学。是美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属人文地理学分支。美学地理学的发韧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地理学家克利克。他在《关于一般地学的文集》里说道:“倘若一个地理学家不能象风景画家和诗人一样掌握地区美的特征,他描写的东西就欠缺真正的内容和最美的修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慧子
本文运用科学哲学的方法,通过对地理学的科学主题及其问题起点被确立之后的发展变化的考察,主要讨论了作为一门科学的地理学走向成熟的一般图景。地理学具备了作为成熟科学的一些基本条件,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
关键词:
地理学,科学形象,科学主题,成熟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