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6)
- 2023(12501)
- 2022(10481)
- 2021(9676)
- 2020(8312)
- 2019(18627)
- 2018(18326)
- 2017(34029)
- 2016(18662)
- 2015(21372)
- 2014(21132)
- 2013(21031)
- 2012(19785)
- 2011(18176)
- 2010(18298)
- 2009(17475)
- 2008(17278)
- 2007(15613)
- 2006(14024)
- 2005(13143)
- 学科
- 济(77762)
- 经济(77641)
- 管理(59533)
- 业(53782)
- 企(45450)
- 企业(45450)
- 方法(31721)
- 数学(26776)
- 数学方法(26500)
- 中国(24678)
- 财(21825)
- 制(20145)
- 农(19397)
- 贸(18213)
- 贸易(18204)
- 易(17851)
- 学(17240)
- 业经(17018)
- 技术(16483)
- 融(15418)
- 金融(15414)
- 银(14897)
- 银行(14859)
- 行(14354)
- 体(13796)
- 理论(12720)
- 环境(12538)
- 农业(12391)
- 务(12252)
- 财务(12215)
- 机构
- 大学(281272)
- 学院(275569)
- 济(120678)
- 经济(118448)
- 研究(103987)
- 管理(99567)
- 理学(83919)
- 理学院(82898)
- 管理学(81662)
- 中国(81240)
- 管理学院(81124)
- 京(61548)
- 科学(60489)
- 财(58120)
- 所(53897)
- 研究所(48354)
- 农(45619)
- 中心(45400)
- 财经(44995)
- 江(42016)
- 经(40973)
- 北京(39783)
- 经济学(38576)
- 业大(38379)
- 院(37477)
- 范(36146)
- 农业(35832)
- 师范(35746)
- 经济学院(34438)
- 财经大学(33421)
- 基金
- 项目(177146)
- 科学(139663)
- 基金(130541)
- 研究(129709)
- 家(115792)
- 国家(114915)
- 科学基金(96518)
- 社会(84351)
- 社会科(80123)
- 社会科学(80099)
- 基金项目(67085)
- 省(65408)
- 自然(60293)
- 教育(59509)
- 自然科(58909)
- 自然科学(58888)
- 自然科学基金(57917)
- 划(57383)
- 资助(54015)
- 编号(49903)
- 成果(43050)
- 重点(41289)
- 部(41223)
- 发(38177)
- 创(37151)
- 制(36807)
- 国家社会(36683)
- 课题(36392)
- 教育部(35398)
- 创新(35146)
共检索到441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红 蒋佳妮
促进气候有益技术尽快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应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近期的纽约全球气候峰会为2015年在巴黎达成气候变化新协议凝聚了政治动力,但在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互信和共识。长期以来,气候有益技术的国际转让面临转让不利的困难,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存在较大障碍。从国际法制角度看,这种困境之根源在于相关国际立法之间存在利益难以协调甚至难以实现的问题。文章基于市场范式下气候有益技术转让相关国际立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结合康德生态范式和现有国际实践的动态思考,探讨构建气候有益技术转让之国际法律协调制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初步设想。中国应当在国际社会提出气候有益技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姚王信 曾照云 程敏
流域绿色发展中存在诸多利益冲突,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协调各方利益。根据泰晤士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墨累—达令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治理实践,要实现流域绿色发展,需要在统一的管理机构统筹下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利益整合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有效的制度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对标国际流域绿色发展经验,淮河流域应建立顶层管理机构,统筹流域绿色发展,科学配置水资源和排污权,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转移支付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莫万友
作为一种违约补救措施,实际履行制度在国内立法和国际法律文件中得到体现。CISG、UPICC和PECL这3个国际法律文本是国际贸易统一实体法的重要成果,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三者都对实际履行制度作出相应规定,但是三者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详细比较分析三者的实际履行制度,该制度包含已经统一的内容和尚未统一的内容,该制度应进一步统一。通过借鉴CISG、UPICC和PECL中的相关规定,我国《合同法》中实际履行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CISG UPICC PECL 实际履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英慧 姜小鹏
公司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现行《公司法》确立了对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和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制度,并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加以规范。但在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制度、权利救济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关键词:
中小股东 股东权益 法律保护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从燕
近年来,国际法学者日益关注城市在国际秩序中的规范性作用。由于城市在不少西方国家的宪制架构下往往拥有较大的权力以及西方国家长期主导国际关系,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国崛起、特殊的中央—地方宪制与政治权威架构使得中国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互动的实践可以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上海始终在中国参与国际秩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蕴含着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上海应当基于城市与国际法律秩序关系的视野重新思考发展目标与定位,即寻求迈向“国际法律之都”。这不仅对于上海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探索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法治场所也是有益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岚 张文杰
依据企业契约理论,以利益相关者通过提供要素使用权合作投资组成企业这一合约过程中发生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为主线,提出了"利益协调论",对独立董事的本原性质和治理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基于"利益协调论"的基本逻辑,从独立董事的选拔、功能定位、职责细化、激励约束等方面剖析了现有制度安排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逻辑一贯的治理分析框架,以期真正发挥独立董事治理硬约束的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制度 经理人 利益协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昭琋
关于技术转让的成效,人们曾作过一些探讨。一般认为,衡量技术转让成效的标志,应当是技术的引进方真正消化、吸收乃至创新所引进的技术。那么,引进方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标志是什么?人们在确定技术转让价格时通常所接受并使用的“利益分享”事实上就是对技术转让成效的分享。由于技术转让而获得的“成本节约或利润提高”取决于哪些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洋 朱伯玉
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利用的国际法应当是建立在资源生物特性之上的一种法律规范,只有符合资源生物特性的制度安排才能有效应对世界渔业危机。实践证明,将投入控制和产出控制相结合的制度安排是对资源生态整体特性的有力回应,能有效遏制资源衰退。从制度的本质来看,不得超越总可捕量的共同义务是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一旦突破总可捕量底线,权利的实现便不能得到保障,这是一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逻辑关系;其次,海洋渔业权制度公法色彩浓厚。无论是准入制度还是监管层面,离不开公权力的有效干预和保障;此外,渔业权权利束中的配额权和捕捞权亦非等同,没有获得配额并不意味着捕鱼权的消灭,有捕鱼权也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取配额。权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忠法 彭亚媛 谢迪扬
从技术的法律权利层面、技术转让的含义及其类型等角度看,强制转让技术是无法成立的。美、欧提出中国"强制技术转让"问题的目的是遏制中国技术创新的发展,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对此,中国应该在批驳的同时,完善国内技术转让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废止较少实施又授人以柄的规定,修改相关条款,使技术转让内容协调一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联生
如何理解审计与审计制度安排是审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审计制度安排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 ,它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政府是合作广度最大的集体 ,这一特征决定只有政府审计才能够代表包括所有社会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而政府受到有限规模的限制 ,它的经济有效的选择是将部分监督权委托给注册会计师 ,同时通过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达到监督经营者的目的 ;内部审计则是代表经营者对生产者进行的监督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是决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长秋 马彦
在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之引擎的背景下,人类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日益显现,急需要立法加以保护。目前,在人类遗传资源地位的界定方面,学术界主要存在"非物说"与"为物说"两种学说,实际上,人类遗传资源是一种介于人与物之间且其人格意义大于物质意义的人格体。在现有国际法律文件中,人类遗传资源被界定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与遗产,但这种界定是在象征意义上而言的。实际上,国家与个人都对人类遗传资源享有相应权利,而这些权利也都需要立法予以保护。目前,中国对于人类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还存在显见不足,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予以完善。
关键词:
人类遗传资源 法律地位 国际法 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德明
国际技术转让不同于一般的国际商事交易,它涉及到两种法律关系:一是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法律关系,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是国际技术转让行政法律关系,即与技术转让有关的国家与当事人间根据该国法律、法令而产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实际上,第二种法律关系一般不会产生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因为有关国家的这些法律、法令仅具有域内效力,他国不承认其域外效力,从而各国仅适用本国的有关法律、法令。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颖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的主要宗旨在于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基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解决和遏制。《会计法》已在我国实行了29年,对于打击经济犯罪、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资料完整真实、确保社会经济秩序稳定运行、加强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已加入WTO,应尽快完善修订不完全适应或者不适应WTO运行规则的各种法律规范,这样才能够符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峰
就技术转让理论而言,美国的曼斯菲尔德(E.MANSIFIELD)、英国的邓宁(J.H.DUNNING)等人提出早期的技术转让理论;日本的小岛清(KOJIMAKIGOSH)从比较成本理论出发,探讨技术转让对特定部门和贸易条件的影响;美国的克鲁格曼(PA...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家沂
在油污环境损害的诉求中,环境价值减损能否索赔的问题在各国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实践中都产生过争议。以各国际公约为代表的国际立法明确排除此类损害的赔偿,而以1990年《美国油污法》为代表的法律则认为此类损害可以赔偿。环境价值减损作为海洋生态损害的组成部分以及自然资源损失,属于公共利益诉求,应列入到赔偿范围之中。在油污环境损害的法律制度中,海洋生态公共利益诉求高于任何其它诉求,必须正确对待并予以立法上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油污环境损害 海洋生态 公共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