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8)
2023(9142)
2022(7673)
2021(7136)
2020(5677)
2019(12385)
2018(12204)
2017(23263)
2016(12645)
2015(13577)
2014(13197)
2013(12618)
2012(11407)
2011(10244)
2010(10385)
2009(9704)
2008(9205)
2007(8217)
2006(7127)
2005(6490)
作者
(34394)
(28754)
(28512)
(27357)
(18260)
(13904)
(12938)
(10974)
(10844)
(10301)
(9959)
(9664)
(9247)
(9111)
(9079)
(9030)
(8516)
(8489)
(8376)
(8043)
(7200)
(7104)
(6881)
(6688)
(6552)
(6525)
(6363)
(6278)
(5829)
(5665)
学科
(51664)
经济(51611)
管理(32368)
(29407)
(23109)
企业(23109)
方法(20098)
数学(17243)
数学方法(17048)
地方(14643)
中国(14068)
(13436)
(12471)
(12141)
业经(10496)
理论(9927)
地方经济(9436)
农业(9403)
(9228)
(8582)
金融(8580)
(8443)
贸易(8436)
(8283)
银行(8270)
(8133)
(7912)
环境(7707)
教育(7560)
(7403)
机构
学院(171483)
大学(169156)
(67281)
经济(65803)
管理(58841)
研究(58644)
理学(50284)
理学院(49612)
管理学(48601)
管理学院(48261)
中国(43603)
科学(36937)
(34887)
(33018)
(29726)
研究所(26982)
(26899)
(26889)
中心(26610)
财经(26036)
(25526)
师范(25267)
(23532)
业大(23307)
(22162)
经济学(21758)
北京(21361)
(21355)
农业(21009)
师范大学(20164)
基金
项目(114451)
科学(90196)
研究(85407)
基金(81787)
(71888)
国家(71278)
科学基金(60579)
社会(54398)
社会科(51570)
社会科学(51561)
(46167)
基金项目(42374)
教育(40648)
(38528)
自然(37622)
自然科(36739)
自然科学(36729)
自然科学基金(36062)
编号(34905)
资助(32676)
成果(28874)
重点(26929)
(25870)
课题(25293)
(24799)
(24166)
(23325)
国家社会(23049)
创新(22617)
科研(21585)
期刊
(76608)
经济(76608)
研究(52645)
中国(34553)
学报(28426)
(26673)
教育(25335)
科学(25177)
(24733)
管理(22353)
大学(21137)
学学(19784)
农业(16953)
技术(15506)
(15466)
金融(15466)
财经(13862)
经济研究(13307)
业经(12741)
(12054)
问题(9922)
(8832)
(8780)
图书(8726)
职业(8286)
(8073)
商业(7906)
(7497)
论坛(7497)
科技(7491)
共检索到257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国献  李玉华  张淑梅  
改善民生,实现包容性增长,健全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机制是根本,建构人人享有、尊严生活的社会保障机制是基础,完善就业优先、体面工作的人力资源厚植机制是重点,构建促进机会均等、成果共享的社会长效机制是核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洋宏  周小亮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客观上更易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阻碍现代化发展进程。文章在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试图为应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持。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非包容与非绿色矛盾产生的必然性、包容性绿色增长理念转变的一般性以及先发国家向外部转嫁矛盾的特殊性相比较,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中工业化、城镇化、引进外资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矛盾,进而提出在包容性绿色增长视域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若干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阿根  
包容性增长是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概念,其核心内容就是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成果,政府所得到的收获最终要惠及民生。回眸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人民群众确实获利颇丰,但惠及面不广,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真正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目的。全面奔向小康并构建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龙朝阳  
"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中国需要积极倡导、不断探索实践的重大命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2011年度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消除贫困与教育差距、增强社会的包容性更是焦点议题之一。虽然理论界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与政策内涵已展开广泛讨论,但对如何践行包容性发展至今缺乏清晰一致的认识。包容性发展的实质是经济增长与民生发展的有机协同,当前践行包容性发展需把民生事业摆在首要位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小亮,吴武林,廖达颖  
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福利、成果共享、节能环保,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基于2001-2014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福利、绿色生产消费和生态环境保护维度构建了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测算了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明显领先,地区间呈现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的阶梯型分布;发达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总体领先,传统经济弱省总体落后,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西部欠发达省域崛起,河南、河北等少数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嫦娥  李允尧  易华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梳理了包容性增长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包容性增长的测度、包容性增长的策略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外文献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评述。这些研究对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轶琳  吴晓波  
随着社会排斥与不平等的不断加剧,包容性增长研究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而后分别从概念、测量和政策等方面对包容性增长研究进行述评,最后总结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展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建新  刘德学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不考虑其对减贫和不平等的影响,然而,近年来减贫速度的下降和不平等的增长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作为利贫增长的替代,包容性增长成为世界银行和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本文从定义、度量、诊断、机制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包容性增长的产生、发展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凯  
一、"包容性增长"概念是如何提出的近来,关心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的人,或许已经注意到一个似乎有点陌生的经济术语——"包容性增长"。此一术语,曾经两次出现在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正式讲话中。一次是2009年11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凯之  常伟  
文章从倒U型假说入手,讨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能性,并以安徽为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消极影响,指出安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社会结构的非包容性因素所致。最后提出,在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规划过程中,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以农业促增收,实现工农业的包容性发展;以城镇化实现城乡之间的包容性发展;赋权农民,形成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利益兼容机制;建设包容性政府,实现农民与政府的双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炳炎  王冲  
包容性增长致力于解决相对贫困的三个维度,即收入不平等、人的发展和人的脆弱性问题,与此相对应,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也可概括为可持续的与平等的增长、社会包容和赋予权能及安全。包容性增长在中国实现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初次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待遇逐步趋同;第三,以人本发展观取代物本发展观,加强发展中对人的关注,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保障人的安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金波  
我国以1992年为界,实现了金融机构先缩小后扩张的发展。然而以政府为主导型的金融资源配置仍存在着不均衡而且效率低下的问题,这阻碍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本文用金融资源配置解释其与"包容性增长"的矛盾,提出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向弱势群体倾斜以普惠制金融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晓青  王晓倩  
2011年11月5日,"《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发布会暨包容性增长下的就业质量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出席研讨会,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李杰  
贫益式增长与包容性增长是人的发展经济学领域最新提出的两个概念,旨在重铸第三世界国家新世纪以来的发展目标。消除贫困,促进穷人的全面发展和倡导全社会机会平等、成果共享分别是贫益式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本质要求。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可通过实施一揽子益贫式和包容性政策工具改变原有发展路径,彻底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和两极分化的发展格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天德  
<正>当前我国围绕资源型地区转型常抓不懈,但资源型地区生态治理滞后,区域间发展失衡,区域内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长短腿”现象严重,未形成和谐的区域经济体系,产业调整和空间格局优化始终是“两张皮”,导致生态空间恶化、生产空间拥挤、生活空间狭窄。而西部资源型地区由于资源种类繁多、品质各异,但产业链短、价值链低端,是中国资源型地区中资源开发利用最为复杂的地区。支持西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确保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构建尊重自然、发展绿色的生态体系,还自然以和谐、宁静、美丽。《基于包容性增长视域的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空间重构及协同发展研究》一书,在此背景下,以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西部资源型地区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新思路,总结了我国西部资源型地区转型历程的经验、教训,并基于包容性增长视域剖析了产业升级和转型现状,以区域内产业价值链重构和区域间产业空间优化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探索了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空间重构和协同发展的路径和配套机制。该书内容极其丰富,提出了以下三个创新观点。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