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88)
- 2023(2618)
- 2022(2363)
- 2021(2389)
- 2020(2161)
- 2019(4916)
- 2018(4707)
- 2017(8789)
- 2016(5300)
- 2015(6173)
- 2014(6203)
- 2013(5865)
- 2012(5570)
- 2011(5188)
- 2010(5559)
- 2009(5170)
- 2008(5292)
- 2007(4981)
- 2006(4406)
- 2005(3976)
- 学科
- 济(19321)
- 经济(19293)
- 管理(17629)
- 业(15034)
- 企(13766)
- 企业(13766)
- 方法(9242)
- 数学(7325)
- 数学方法(7227)
- 财(6548)
- 中国(6432)
- 理论(5889)
- 学(5394)
- 教育(5291)
- 制(4978)
- 农(4237)
- 务(4211)
- 财务(4192)
- 财务管理(4184)
- 企业财务(4077)
- 业经(4023)
- 地方(3695)
- 体(3584)
- 和(3493)
- 技术(3436)
- 策(3374)
- 人事(3352)
- 人事管理(3351)
- 教学(3232)
- 法(3118)
- 机构
- 学院(77265)
- 大学(75950)
- 管理(25904)
- 济(25706)
- 经济(25036)
- 研究(22485)
- 理学(21845)
- 理学院(21522)
- 管理学(20963)
- 管理学院(20836)
- 中国(17138)
- 京(15775)
- 财(15070)
- 科学(13771)
- 江(12968)
- 范(12825)
- 师范(12769)
- 所(11700)
- 财经(11552)
- 州(11107)
- 技术(10391)
- 经(10308)
- 研究所(10192)
- 北京(10170)
- 职业(10158)
- 中心(10035)
- 师范大学(9983)
- 农(9520)
- 教育(9176)
- 业大(9080)
- 基金
- 项目(44261)
- 研究(35652)
- 科学(34877)
- 基金(30573)
- 家(25784)
- 国家(25472)
- 科学基金(21769)
- 社会(21631)
- 社会科(20223)
- 社会科学(20216)
- 教育(19650)
- 省(17991)
- 编号(16320)
- 基金项目(16054)
- 划(15036)
- 成果(14776)
- 自然(13206)
- 自然科(12911)
- 自然科学(12907)
- 自然科学基金(12722)
- 资助(12505)
- 课题(12036)
- 年(10782)
- 部(10187)
- 重点(10164)
- 性(10065)
- 项目编号(9991)
- 规划(9400)
- 教育部(9270)
- 人文(8915)
共检索到125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东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在民族院校的校园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特殊性工作。维权工作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工作职责。工会组织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维护各民族教职员工的各种权益,特别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艾力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区域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的重合,决定了教育公平缺失现状对我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消极影响。它限制、削弱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个体成员自我发展、参与竞争的能力,阻碍着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实现和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从民族关系和谐视阈考察、应对教育公平缺失问题。为此,一要加大民族教育立法、执法力度;二要以政府为主、多种途径增加教育投入;三要完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增强民族互助。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引发了劳动关系变迁,从而也使得民工权益在许多方面缺失。当前,民工维权弱势地位的原因有许多方面,我们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促进民工维权与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对策包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强化和谐社会理念;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依法保障劳工权益;加强工会建设,增强民工维权意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政府服务力度。
关键词:
民工维权 和谐社会 建设对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明德 陈铭浩
始终怀有反清复明抱负的王夫之,通过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研究、反思和评论,系统阐述了"不以信义结夷狄""夷狄相攻,中国之害""战与和,两用则成,偏用则败"及"和亲无耻"等思想观点。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又有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也有个人对民族关系的体验,还有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影响。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统一、经验理性和托古论今是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特征。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时代局限、阶级局限、认识局限以及狭隘性和片面性。
关键词:
王夫之 民族关系思想 来源 特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严小平
今年“中消协”以“健康·维权”为年主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要真正落实“健康、维权”,就要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商品与服务的检测与监管,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消费者维权观念以及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联系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健康·维权” 和谐社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承海 万明钢
民族内隐观是指普通大众对民族性质的朴素理解。大众对民族性质的理解包括民族本质论和民族的社会建构论两种倾向,人们持有何种观点广泛影响着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研究发现,与民族的社会建构论者相比较,民族本质论者其民族边界更为固化、跨民族交往的动机水平更低、对外群体持有更多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更容易知觉到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本质论观点还是主流群体维持不平等社会地位的"合法"理由。本文主张采用教育、创造各民族的接触机会、弱化社会分类三个策略来改变民族内隐观,即通过弱化人们的民族本质论观点,强化民族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从而促进民族交往和改善民族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光勤 曹建华 邵帅
随着我国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工人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同时工资水平也在逐渐上涨,工人维权意识的增强是否对工资的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代表工人维权意识的变量,将工人的维权意识纳入工资的分析框架中,基于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等计量方法,实证考察了工人维权意识增强是否会促进平均工资的上涨以及工会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总体来看,工人维权意识的增强的确促进了平均工资的上涨,而且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工会的发展对平均工资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也没有证据显示工会是工人维权的主要途径;维权意识的增强有助于缩小行业间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最后,本文提出应该通过加强对《劳动法》的宣传和普及,以提高工人的维权意识,建立更多的工人维权途径,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劳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光勤 曹建华 邵帅
随着我国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工人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同时工资水平也在逐渐上涨,工人维权意识的增强是否对工资的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代表工人维权意识的变量,将工人的维权意识纳入工资的分析框架中,基于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等计量方法,实证考察了工人维权意识增强是否会促进平均工资的上涨以及工会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总体来看,工人维权意识的增强的确促进了平均工资的上涨,而且这种现象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工会的发展对平均工资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也没有证据显示工会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余敏
我国澳门地区工会传统的维权方式一是提供培训和生活服务,二是在澳门的立法过程中代表劳动者发出自己的声音。随着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以来,澳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工会的维权方式也有了突破。针对澳门地区外地劳工的就业问题,工会采取了限制甚至禁止的态度;为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一些新兴工会采取集体行动;而澳门水电工会则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来提高劳动者薪资与退休金。限制外劳的维权策略损害了产业效率,激进的集体行动并不利于产业稳定。个案表明集体谈判是劳资双方有效沟通的渠道,也是产业冲突预防与处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澳门 工会 集体谈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余敏
我国澳门地区工会传统的维权方式一是提供培训和生活服务,二是在澳门的立法过程中代表劳动者发出自己的声音。随着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以来,澳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工会的维权方式也有了突破。针对澳门地区外地劳工的就业问题,工会采取了限制甚至禁止的态度;为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一些新兴工会采取集体行动;而澳门水电工会则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来提高劳动者薪资与退休金。限制外劳的维权策略损害了产业效率,激进的集体行动并不利于产业稳定。个案表明集体谈判是劳资双方有效沟通的渠道,也是产业冲突预防与处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澳门 工会 集体谈判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鸿炜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职业院校的和谐院校文化建设以及本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探讨了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作用,然后对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目标与内容进行定位和分析,最后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和谐师生关系 目标 构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芝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阐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认为应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讲究教育技巧和策略,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生关系 和谐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