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7)
2023(8738)
2022(7448)
2021(7050)
2020(5718)
2019(12730)
2018(12435)
2017(24006)
2016(12796)
2015(13942)
2014(13514)
2013(13223)
2012(12606)
2011(11401)
2010(11842)
2009(11158)
2008(11048)
2007(10401)
2006(9317)
2005(8330)
作者
(34481)
(28643)
(28546)
(27141)
(18610)
(13603)
(12898)
(10838)
(10808)
(10654)
(9690)
(9532)
(9377)
(9269)
(8863)
(8716)
(8488)
(8286)
(8246)
(8198)
(7294)
(6967)
(6841)
(6741)
(6503)
(6426)
(6404)
(6266)
(5759)
(5671)
学科
(53889)
经济(53846)
(43584)
管理(42258)
(37932)
企业(37932)
方法(17659)
技术(17570)
(16617)
中国(16118)
业经(15757)
地方(15590)
数学(13205)
数学方法(12991)
(12485)
技术管理(12146)
产业(11429)
(11312)
(11101)
农业(11054)
理论(10836)
(9597)
贸易(9588)
(9335)
(9240)
(9140)
银行(9134)
(8848)
(8647)
(8554)
机构
学院(183759)
大学(180466)
(79248)
经济(77674)
管理(72485)
理学(61425)
研究(60818)
理学院(60737)
管理学(59944)
管理学院(59541)
中国(46190)
(37490)
(37327)
科学(33736)
(30147)
(29234)
财经(28615)
中心(27816)
(26678)
师范(26551)
研究所(25924)
(25622)
(24455)
经济学(23739)
北京(23719)
(22698)
(21625)
经济学院(21155)
业大(21070)
师范大学(20834)
基金
项目(114858)
科学(92823)
研究(92108)
基金(81663)
(68697)
国家(68020)
社会(60052)
科学基金(59688)
社会科(57006)
社会科学(56996)
(46805)
基金项目(42615)
教育(42076)
(38173)
编号(38052)
自然(34781)
自然科(33990)
自然科学(33984)
自然科学基金(33440)
成果(32541)
资助(31521)
(29842)
课题(27515)
(27407)
创新(26730)
重点(25751)
(25171)
国家社会(24321)
(23596)
项目编号(23559)
期刊
(96934)
经济(96934)
研究(62487)
中国(39861)
管理(31238)
(28479)
教育(27761)
科学(22852)
(22283)
学报(21079)
(19686)
金融(19686)
技术(17381)
大学(17344)
业经(17004)
学学(15870)
财经(15393)
经济研究(14887)
农业(14881)
(13565)
问题(12463)
科技(11002)
技术经济(10783)
(10501)
论坛(10501)
(10235)
图书(9616)
现代(9449)
商业(9015)
国际(8501)
共检索到290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明旭  
政策创新是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总体上来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是相对比较滞后的,这主要体现在政策创新的体制性、稳定性、整体性和实效性上的缺失。其原因主要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成熟、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认识上的偏差、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体制的缺陷以及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科学性和民主性不强。为此,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的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明旭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政策是民族地区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性安排,是民族地区政府文化产业发展意志和理念的集中反映。民族地区应按照效率、公平、符合客观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等原则,根据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选择文化产业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以及政策工具,构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优玄  
传统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营销、管理和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与消费者的时空距离,"互联网+"的渗透与融合促使民族文化产业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跨界整合的融合性、突破时空的无边界和经营模式的多样性特征衍生了"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全新业态、改造业态和融合业态三种民族文化产业新业态。本文指出,要借助基于大数据、云存储与云计算的新技术与新平台,把握消费者新需求,进行在线化生产模式创新、数据化管理模式创新、平台化营销模式创新、移动化消费模式创新,从而实现民族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深入融合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培峰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时必须充分关照其独特性,这对于保护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文化安全等意义巨大。同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规模较小、文化生态脆弱以及文化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在坚持差异化原则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应该科学、充分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蕴涵的深层价值,在开发利用中注重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充分考虑并注重培育其所具有的文化安全的现实功能,使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中闯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疆,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在这一地区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特色发展理念,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和产品品牌工程,拓展对外文化贸易,延长产业链,坚定地走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钢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巳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文化产业作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意义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增大,各类文化设施得到一定发展。到1991年底,我国文化部门管理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有2535座,艺术表演场所2068座(其中剧场、影剧院2024座),群艺馆371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文燕  
该文从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及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阐述了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在政策诉求和政策工具方面,文化产业政策体现了其特殊取向。同时,研究了江苏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效力、政策类别、地区差异、管理内容和发展阶段方面,进而提出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本身的特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萍  
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优势,也面临着观念转变迟缓、经济基础薄弱、信息技术水平低等劣势。必须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优势和劣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文开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发展,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挖掘和整合自己的优势资源。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发挥引导、支持和服务的功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这样民族地区才会在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雅荣  张璞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发展状态不均衡。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绚丽多彩,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的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偏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及会展业发展初具规模,并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方式,但产业化的发展却出现了扭曲或忽略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经营运作形态,短期的经济利益会使得文化产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随意发展状态,缺乏鲜明民族特色的发展重点引导,也没有形成突出民族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本文对少数民族八省市自治区2004-2010年间的文化产业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民族地区7年间区位熵均值为1.773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26%,其中7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增长状态,仅有西藏呈减少态势,总体表现为产业集聚强化。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从业人数、教育、科研、邮电业、零售业、运输业等七个变量对于文化产业集聚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人工资、地区文化消费、地方财政、上级拨款等四个变量影响不显著。最后,从产业结构、行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轶  
随着经济发展不可预期因素的复杂化,单纯以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已经不能促使发展中国家继续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创新驱动的价值创造才是其保持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文章分析了以技术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政策的局限性,提出以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代替传统产业政策的必要性,阐述了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以及制定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飞鹏  韦琼华  
【目的/意义】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转型中,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已为业界和学界所热烈关注。但是,产业政策在企业创新中的功能和具体表现形式如何,尚需做进一步的探讨。【设计/方法】本文采用“十二五”期间(2011~2015)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索了产业政策、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产出效率的作用。【结论/发现】统计分析显示:(1)产业政策激励,拉升了受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的专利产出;(2)但是,在加入政治关联因素后,上述功能被削弱;(3)影响机制探讨表明:财政利益激励能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资,然而,政治关联会弱化产业政策对研发投资的正面作用,并降低研发投资的专利产出弹性。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在施策时,如何挖掘产业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降低诸如政治关联非市场因素的消极影响,改良产业政策的效力提供了新的见解。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安宇  田广增  沈山  
新经济时代 ,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际性的提高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的主要路径。本文综述了国外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其内涵为符号性商品和服务、凝结知识产权、传递象征意义、传统与现代共存、具备产业体系 ;阐释了文化产业政策的功能、类型和内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玉  王山  奉公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资源产业化对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排他性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文化生态发展失衡,文化空间日益萎缩,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困境仍然是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多重阻碍。因此,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应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产业组织建设,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璞  郭琦  杨海燕  
本文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八个省、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并对各个地区影响因素关联程度进行排名。研究发现,"教育经费收入"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比较显著,其次是"人均GDP"。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