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5)
- 2023(5945)
- 2022(5063)
- 2021(4941)
- 2020(3974)
- 2019(8884)
- 2018(9088)
- 2017(15498)
- 2016(9411)
- 2015(10394)
- 2014(10196)
- 2013(9054)
- 2012(8050)
- 2011(7567)
- 2010(7947)
- 2009(7501)
- 2008(7098)
- 2007(6594)
- 2006(5892)
- 2005(5256)
- 学科
- 济(26704)
- 经济(26672)
- 管理(22284)
- 教育(19912)
- 业(18928)
- 企(16466)
- 企业(16466)
- 中国(14326)
- 方法(10907)
- 理论(10319)
- 学(8634)
- 数学(8612)
- 数学方法(8460)
- 农(7909)
- 财(7716)
- 教学(7421)
- 业经(6504)
- 发(5868)
- 制(5550)
- 贸(5515)
- 贸易(5512)
- 易(5293)
- 地方(5285)
- 发展(5225)
- 技术(5119)
- 展(5102)
- 农业(5045)
- 和(4877)
- 策(4501)
- 务(4209)
- 机构
- 大学(124196)
- 学院(120732)
- 研究(41241)
- 管理(37794)
- 济(37734)
- 经济(36616)
- 理学(32333)
- 理学院(31806)
- 管理学(30955)
- 管理学院(30697)
- 教育(29994)
- 范(28474)
- 师范(28379)
- 京(26821)
- 中国(24286)
- 科学(24158)
- 师范大学(23098)
- 所(20159)
- 财(19896)
- 江(19589)
- 研究所(18146)
- 北京(17707)
- 中心(17078)
- 职业(16687)
- 技术(16625)
- 州(16231)
- 财经(15696)
- 院(14453)
- 经(14020)
- 业大(13583)
- 基金
- 项目(73152)
- 研究(63005)
- 科学(59018)
- 基金(48760)
- 家(40740)
- 国家(40184)
- 教育(38022)
- 社会(37508)
- 社会科(35091)
- 社会科学(35085)
- 科学基金(34013)
- 省(30386)
- 编号(29480)
- 成果(27385)
- 划(27334)
- 基金项目(24628)
- 课题(23560)
- 年(21129)
- 自然(19307)
- 资助(19109)
- 自然科(18877)
- 自然科学(18873)
- 自然科学基金(18522)
- 项目编号(18128)
- 规划(18104)
- 重点(17819)
- 部(17570)
- 性(17219)
- 发(16858)
- 教育部(16190)
共检索到190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艾力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区域与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的重合,决定了教育公平缺失现状对我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消极影响。它限制、削弱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个体成员自我发展、参与竞争的能力,阻碍着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实现和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从民族关系和谐视阈考察、应对教育公平缺失问题。为此,一要加大民族教育立法、执法力度;二要以政府为主、多种途径增加教育投入;三要完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增强民族互助。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东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在民族院校的校园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特殊性工作。维权工作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工作职责。工会组织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维护各民族教职员工的各种权益,特别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公平又是和谐教育的基础。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含义,主张"差异而公平"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办学体制灵活化、学校课程多样化、评价制度多元化、学校文化和谐化的改革建议,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和谐教育 教育政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丽华
推进民族教育公平是推进民族关系与民族区域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应对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族地区民生的需要。现阶段应重视运用倾斜政策对民族教育进行补偿,强化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改革民族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优化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多渠道并举,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民族教育 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国睿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具有独到的价值。现阶段,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大力缩小城乡、地区、性别等方面的教育差异,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民众的多样化教育选择需求,建立处境不利群体公平教育的救助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公平 社会分层 社会公平 和谐社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明德 陈铭浩
始终怀有反清复明抱负的王夫之,通过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研究、反思和评论,系统阐述了"不以信义结夷狄""夷狄相攻,中国之害""战与和,两用则成,偏用则败"及"和亲无耻"等思想观点。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又有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也有个人对民族关系的体验,还有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影响。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统一、经验理性和托古论今是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特征。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时代局限、阶级局限、认识局限以及狭隘性和片面性。
关键词:
王夫之 民族关系思想 来源 特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诗亚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经历过千百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变,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习俗内涵。一种语言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一个文明的消失,这个减法是做不得的。因此,保护一种语言,不仅是语言保护自身的问题,而且也是保护一种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独特的习俗和独特的人类文明。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区分"双语"和"双文"这两个概念的差异。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长久地保持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与秦始皇时所奠定的"书同文"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汉字对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各民族和谐共生局面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内在整合的结果,是基于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教育等手段来实现的。"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利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网络资源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二是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各民族语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海东 易招娣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关键词:
阶层流动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邝红军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们需要民主的和谐。市场和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两大机制。公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公民教育的实践要求:培养与臣民、私民相对的公民;重视个人、个性和个人主义;营造安全、开放的教育环境;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民教育 社会和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机关党校第21期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
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希平
经过不懈的努力,浙江教育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跨越;二是实现了由高等教育精英化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进入新时期,随着一系列新情况、新要求的出现,浙江教育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比以往有所增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广祥 赵灶娇 崔芸
分析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意义,指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平 和谐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晓波
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在城乡差别、区域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差别、民族差别五个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建业 顾勇 史敦杰
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和谐教育的相关概念及标志,分析了当前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并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指出了和谐教育背景下提高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以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关键词:
和谐教育 军队院校 研究生 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