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74)
2022(1612)
2021(1661)
2020(1409)
2019(3052)
2018(3124)
2017(5758)
2016(3253)
2015(3796)
2014(3735)
2013(3877)
2012(3804)
2011(4099)
2010(4061)
2009(3859)
2008(3868)
2007(3677)
2006(3734)
2005(3603)
2004(3309)
作者
(10288)
(8507)
(8219)
(8119)
(5515)
(3992)
(3963)
(3518)
(3221)
(3147)
(2977)
(2933)
(2883)
(2836)
(2810)
(2664)
(2586)
(2564)
(2512)
(2492)
(2332)
(2121)
(2116)
(2000)
(1974)
(1877)
(1860)
(1837)
(1808)
(1736)
学科
(11256)
经济(11239)
图书(10416)
书馆(9839)
图书馆(9839)
(9324)
管理(7521)
工作(6041)
(5194)
中国(4853)
(4643)
企业(4643)
理论(4415)
(4249)
教育(4001)
读者(3844)
方法(3022)
经济学(3018)
(2626)
网络(2626)
(2613)
组织(2470)
(2427)
(2398)
自动(2349)
自动化(2349)
图书馆学(2335)
业经(2331)
网络化(2316)
建设(2251)
机构
大学(59586)
学院(50989)
图书(21820)
书馆(21221)
图书馆(21218)
研究(17235)
(16340)
管理(16273)
经济(15808)
(12802)
中国(12559)
理学(12195)
理学院(11962)
(11904)
师范(11849)
管理学(11717)
管理学院(11556)
科学(11230)
(9724)
大学图书馆(9484)
师范大学(9378)
(9276)
(9244)
(8947)
北京(8340)
研究所(8251)
(7419)
中心(7310)
财经(7205)
信息(6612)
基金
项目(25811)
研究(22332)
科学(18661)
基金(17041)
(14009)
国家(13852)
成果(13579)
社会(13097)
社会科(12234)
社会科学(12230)
编号(11903)
科学基金(10845)
教育(9788)
(9075)
(8925)
项目编号(8825)
基金项目(8491)
研究成果(7913)
(7891)
之一(6867)
课题(6401)
资助(6383)
(6121)
(5465)
国家社会(5396)
重点(5363)
大学(5209)
(5161)
(5017)
自然(4870)
期刊
图书(30044)
书馆(24524)
图书馆(24524)
(22531)
经济(22531)
研究(17950)
学报(13323)
中国(10700)
教育(9370)
大学(9168)
(8056)
情报(8039)
(6941)
论坛(6941)
科学(6617)
学学(5725)
图书馆学(5282)
财经(5185)
(5118)
管理(4724)
建设(4632)
(4550)
(4111)
(4111)
杂志(4111)
工作(3914)
情报工作(3570)
(3395)
金融(3395)
理论(3349)
共检索到98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全有  臧亚慧  
中华图书馆协会开展方志征集、目录整理、新书推介以及方志的研究等工作,是图书馆功能的重要体现,为方志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国时期图书馆对方志学的积极推进,对于今天图书馆和方志学关系的发展构建,仍有重大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宇  罗方  王赞  
作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刊,《图书馆学季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的杰出代表。《季刊》通过传播西方先进图书馆学思想,帮助国民树立现代图书馆理念、促进我国新图书分类法的诞生、完善我国图书馆学学科体系;通过对中西方图书馆学思想批判性的吸收与继承、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推进图书馆学的本土化的实现;作为思想交流的平台,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琦  
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哈佛燕京图书馆档案,从方志采购的背景、经费、时间、方式、来源与成效等方面对民国时期该馆方志收集历史开展研究与分析,揭示其对哈佛燕京图书馆早期馆藏建设以及哈佛大学乃至北美中国研究的影响,为方志流播海外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黎飞   罗雯文  
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统计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数量基础上,考察了这一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通过图书馆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人才培养、图书馆社团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洪权  
民国时期 ,新书出版业与图书馆建设形成了较为良性的互动关系 ,古籍出版表现尤为显著。本文着重从图书经费、图书采访两方面探讨了民国时期古籍出版业对我国图书馆建设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符夏莹  
陈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女性图书馆员。她在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及实践活动主要有:首次系统地研究图书馆统计问题,深入地探讨图书馆的广告方式,提出书籍选择的方法,积极参与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陈颂是我国培养的杰出女性图书馆员,推动了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海燕  
邢云林是近代比较有影响的图书馆学家之一,致力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积极探索,他是我国最早讨论集中编目的学者,写就了探讨图书采访学的系统性专著,较早地开展了图书馆期刊管理的研究,然而目前学界对于他的生平、图书馆活动及学术成就尚无专门研究。文章对邢云林的生平及其在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采访和期刊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贡献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冯佳  
依据相关资料对民国时期商会所创办的服务于工商业的图书馆进行较为深入研究,总结商会图书馆在性质、社会影响、创办目标、馆址选取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并据商会图书馆创办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当前可从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等层面建立专业机构为工商业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卢厚杰  
明清民国时期的晋商是我国私家藏书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藏书家群体,但受材料所限,目前学界未能开展充分的学术研究。笔者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地方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全面揭示出当时晋商的藏书活动及文化贡献。明清民国时期,晋商藏书家的收藏、整理、著述、刊刻、捐书等活动,对传统古籍的保存传播、乡邦文献的搜集编印、三晋学术文化发展以及近代山西新式图书馆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晋商藏书家"藏以致用"的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晋商"儒贾兼通"商业特质的塑造和三晋近代新文化的流播。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家乐  姚乐野  
函授教育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学习时间灵活,教育费用低廉,不受地域限制等种种优点。以上海图书馆学函授学校为据,兼及参考其他图书馆学函授学校教育情况,考察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函授教育办学史及教学各环节的相关内容。由于战争导致图书馆事业衰败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函授教育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亮  
民国时期是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古典特征、外来特征和中国化特征。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催生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兴办,促进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等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大多有过在美国各东亚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分类编目及参考咨询工作的经历,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与美国现代图书馆学技术相融合,为美国汉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和治学门径。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与美国汉学家形成了知识共同体,考察二者的关系,对于汉学和图书馆学具有知识史和学术史的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韦庆媛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留学生群体进行研究。1916-1953年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分为拓荒之旅、自由发展、纳入正轨三个阶段,共有100位留学生就读国外37所图书馆学专业院校,留学人数与全国的需求相比,总体偏少。留学生来源于国内30所中等以上院校,籍贯主要分布于湖北及东南沿海和大城市,来源省份过于集中,显示出不平衡性。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基本以学历教育为目的,获得学位普遍较高。女性是留学生中的重要力量,前期留学生全部或大部分回国,后期受时局影响回国较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应芳  
民国时期,以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李小缘、洪有丰等人为代表的图书馆学家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图书馆学教育。其在借鉴西方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图书馆实际情况,对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本土化探索,培养了一批符合中国图馆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这对我国当今处于低符中的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