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4)
- 2023(8909)
- 2022(7419)
- 2021(6830)
- 2020(5287)
- 2019(12097)
- 2018(12050)
- 2017(20747)
- 2016(12389)
- 2015(14168)
- 2014(14138)
- 2013(13444)
- 2012(13116)
- 2011(12376)
- 2010(12903)
- 2009(11453)
- 2008(11380)
- 2007(10464)
- 2006(9896)
- 2005(9364)
- 学科
- 济(49452)
- 经济(49408)
- 管理(24206)
- 业(23842)
- 中国(23004)
- 教育(20216)
- 地方(20130)
- 企(16295)
- 企业(16295)
- 农(16017)
- 学(14765)
- 业经(12420)
- 发(11937)
- 农业(11281)
- 地方经济(11011)
- 方法(10979)
- 理论(10912)
- 融(9649)
- 金融(9647)
- 银(9315)
- 银行(9303)
- 发展(9286)
- 行(9178)
- 展(9158)
- 制(8938)
- 财(8639)
- 贸(8523)
- 贸易(8506)
- 环境(8404)
- 数学(8361)
- 机构
- 大学(175024)
- 学院(173360)
- 研究(73108)
- 济(61883)
- 经济(60177)
- 管理(51939)
- 中国(49865)
- 科学(45538)
- 理学(41979)
- 京(41250)
- 理学院(41198)
- 管理学(40237)
- 管理学院(39868)
- 所(38945)
- 范(37178)
- 师范(36946)
- 研究所(35122)
- 教育(33399)
- 中心(30871)
- 江(30717)
- 财(30387)
- 农(30297)
- 师范大学(30262)
- 北京(27989)
- 院(26385)
- 州(24836)
- 省(23468)
- 业大(23389)
- 农业(23090)
- 技术(22759)
- 基金
- 项目(104464)
- 研究(83737)
- 科学(82046)
- 基金(69056)
- 家(60695)
- 国家(59982)
- 社会(49125)
- 科学基金(48498)
- 社会科(46133)
- 社会科学(46125)
- 教育(44129)
- 省(43703)
- 划(38852)
- 编号(36738)
- 基金项目(35426)
- 成果(33482)
- 发(30363)
- 课题(30266)
- 自然(28642)
- 自然科(27788)
- 自然科学(27781)
- 资助(27237)
- 自然科学基金(27208)
- 重点(26248)
- 年(25095)
- 发展(24314)
- 展(23849)
- 部(23230)
- 规划(22451)
- 性(21950)
共检索到300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星
民国时期,彝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凉山彝区占据主导地位,人们通过渗透在生活中的毕摩仪式、家支文化和家庭教养等方式实现对后代的培养;新兴的国家主流文化教育处于边缘地位。民国时期凉山彝区已初步形成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初期学校教育发展较为缓慢,抗战时期加速成长,其后因招生困难、经费短缺、双语教育缺乏等问题,多数学校停办,其中青年干部培训较有成效,民众教育则多浮于形式。民国时期凉山彝区现代教育在我国民族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蓝红星
借鉴国外慢性贫困最新研究理论,提出了一个分析贫困代际传递的框架,并以四川大小凉山彝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辈贫困的家庭,陷入慢性贫困的概率大大增加;而父辈不贫困时,即使家庭现在已经陷入贫困,这些贫困往往属于暂时性贫困或者短期贫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来缓解慢性贫困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慢性贫困 贫困代际传递 民族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成
本文选取四川省大小凉山彝区为研究地,走访了相关部门和200位农村彝族妇女进行访谈,重点选取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中的23名彝族农村妇女作为深度访谈对象,运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23份访谈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探析影响其贫困的主客观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彝族农村贫困妇女精准脱贫路径。
关键词:
凉山彝区 农村妇女 精准脱贫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雷驭风
文章在充分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油橄榄有利条件基础上,就油橄榄开发及扶贫攻坚问题进行初步探索。认为油橄榄产业十分适合作为凉山扶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抓手,必须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应充分借鉴油茶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切实乡土调查,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将规划落实到山头地块,以地定产,以良种苗木和栽培技术作后盾,产能建设一定匹配。提出金融支持凉山州油橄榄产业的4个关键点。
关键词:
凉山州 油橄榄产业 扶贫 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锦卫 秦晓莉 柳雨霖
凉山彝汉双语教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以最新数据和材料总结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彝汉双语教育取得的成绩。但目前彝汉双语教育仍存在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双语教育两类模式课程计划不规范、彝汉双语教育教师量少质弱等问题。应加大行政支持力度,消灭彝汉双语教学空白点;多渠道培养提高彝汉双语师资力量;科学规范课程设置,统一教材使用;加强彝汉双语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重视理科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关键词:
凉山 彝汉双语教学 现状 调查 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赟玥 凌冬梅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带来中国近代阅读文化的兴盛,诞生了读书会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四川地区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读书会在思想启蒙、理论夯实、组织建设、人才储备、武装革命等方面取得了切实的成绩,以思想武装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变革与前进。文章通过梳理这一重要时期四川地区读书会的发展历程,探究特殊文化现象对于地方社会变迁的影响,深化阅读史学的研究,以实现对红色资源与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
读书会 民国 四川 红色文化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马盼盼
森林碳汇在世界贸易中越来越活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创汇增收的手段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地区,同时又是长期陷于资源陷阱困境的川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探索如何实现森林碳汇,尝试建立碳汇扶贫的模式,既为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又为我国碳汇项目实施参与扶贫设计了参考模式。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碳汇 民族地区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晓路 武友德 周智生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但是这些地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民族地区利用优势资源,依据区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增加不发达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特色经济 产业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妮娅 陈勇 李俊清 唐晓军
在对四川省小凉山珙桐种群的林内环境、种群分布格局及年龄(径级)结构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区内珙桐的更新情况及种群稳定性.结果表明:林下环境不适宜导致的幼苗发生率低下是珙桐种群更新不良的关键;一旦幼苗储备建成以后,珙桐种群发育过程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并能在群落中维持较长时期的稳定状态;因此对现有生境的简单保护并不能有效地遏制珙桐种群的衰退进程;不破坏种子库的人为干扰能改善林内小环境,并使珙桐种子充分接触土壤,协助Ⅰ级幼苗储备的建立以及种群的天然更新,进而从根本上促进珙桐种群的发育.提出了珙桐濒危的小种群效应机制假说,并指出从更大的范围来讲,人工促进珙桐各局域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将有利于其作为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翟紫含 付军
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能源发展进程加快。山区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社会观念、生产方式等的特殊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仍处于贫困状态。本文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具有空间差异性分布特征的能源消费"三级"地理分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四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家庭能源消费情况,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和删失模型识别影响地区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能源转型的趋势及内在动力。结果表明:家庭规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民族习惯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有显著影响;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据此总结凉山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吴江 侯成万 张艳
通过对凉山州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分析,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解释了农村金融活动中,出现金融抑制现象的原因。以凉山州为例,针对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从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风险分散机制建设与州财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018年12月28日,由中共四川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四川同心·注册会计师服务团、四川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注册会计师分会参与的凉山教育扶贫捐赠仪式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统战部举行。省委统战部和凉山州委统战部、州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和4个受助县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四川省注会行业党委书记、注协秘书长易德鹤在致辞中表示,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继续深入落实"四川统一战线教育扶贫凉山行动"活动要求,经四川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四川省注册会计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行业 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帅雄
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内生发展动力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脱贫难度大等问题。按照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落后的现状是由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等综合因素交织形成的,在如何实现凉山精准扶贫的问题上,需要充分考虑其扶贫攻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并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聚焦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瑶瑶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西部 民族地区 旅游开发 文化保护 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杰
凉山彝区具有特殊的贫困表现形式和致贫机理,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面临着区域贫困整体性与扶贫资源向贫困户集中、贫困主体发展能力有限与扶贫合作机制缺失、致贫原因交互性与外部帮扶资源单一化大幅增长、民族文化独特性与脱贫路径现代化等一系列矛盾。凉山州喜德县立足彝区独特的经济社会基础,创新精准扶贫实施路径,为破解彝区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
关键词:
凉山彝区 精准扶贫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凉山彝区精准扶贫施策困境与破解路径——以凉山州喜德县为例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来自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的实证研究
民族地区绿色减贫绩效研究——以大小凉山彝区为例
产业化:西部民族地区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蚕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及其启示
试论经济文化类型变迁中凉山彝族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时空特征及对策研究
文化融合下全域智能乡村旅游平台建设研究——以四川凉山州为例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基于GIS的山区人口压力测算模型——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
农村贫困问题及对策——四川省凉山州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