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5)
- 2023(2220)
- 2022(1739)
- 2021(1844)
- 2020(1625)
- 2019(3610)
- 2018(3443)
- 2017(6196)
- 2016(3782)
- 2015(4399)
- 2014(4483)
- 2013(4562)
- 2012(4254)
- 2011(3704)
- 2010(3942)
- 2009(3665)
- 2008(4038)
- 2007(3730)
- 2006(3286)
- 2005(3028)
- 学科
- 财(19789)
- 管理(16381)
- 业(12298)
- 济(11962)
- 经济(11948)
- 财政(11617)
- 企(11511)
- 企业(11511)
- 政(9176)
- 务(7797)
- 财务(7790)
- 财务管理(7750)
- 企业财务(7417)
- 中国(6399)
- 制(5552)
- 方法(4803)
- 理论(4200)
- 体(4148)
- 度(3969)
- 制度(3968)
- 教育(3895)
- 学(3828)
- 体制(3759)
- 策(3736)
- 数学(3543)
- 数学方法(3500)
- 地方(3439)
- 农(3281)
- 及其(3195)
- 政策(3110)
- 机构
- 大学(54804)
- 学院(53103)
- 财(20967)
- 济(18795)
- 经济(18322)
- 研究(17789)
- 管理(15725)
- 中国(13265)
- 理学(12716)
- 理学院(12527)
- 管理学(12259)
- 管理学院(12127)
- 财经(12036)
- 京(11590)
- 科学(10691)
- 经(10649)
- 所(9789)
- 范(9776)
- 师范(9747)
- 江(9624)
- 财经大学(8415)
- 研究所(8196)
- 教育(8185)
- 财政(8051)
- 师范大学(7865)
- 北京(7719)
- 州(7391)
- 中心(7142)
- 政(7095)
- 省(7010)
共检索到95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宁本涛
鉴于举办者主体不同、学校类型及其性质的多元 ,我国民办学校的财产归属权不应该是固定单一的 ,而应当是多元化的。遵循教育投资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基本原则 ,纯捐资举办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 ,其财产归属权缺位 ,但支配权归学校法人所有 ;投资举办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其财产只归投资举办者个人或企业所有 ,投资者进而有权获得学校财产经营的全部利润或盈余 ,学校可以设置分支机构。而混合举办的准营利性民办学校 ,其财产归属权归出资方混合所有 ,举办者可以根据合同适度分配学校剩余财产。
关键词:
民办学校 财产 归属权 对称原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翟宝红
信托财产的地位问题是信托法律关系的核心,我国《信托法》对信托财产所有权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存在争论。如果将信托财产归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安排必然会面临理论上的自相矛盾,并且在实践中也是不可取的。只有赋予信托财产独立的法人地位,才能理清信托内外部法律关系。同时,对于信托财产主体资格的具体定位以及相应的立法框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信托财产 法人地位 立法框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海
航运基金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一直备受争议,受托人作为信托财产的管理者,应当享有所有权。委托人应当将此权利让渡给受托人。赋予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能够更好地与中国现行物权立法、船舶登记制度与船舶扣押制度相衔接。航运基金信托财产应独立于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的固有财产或其管理的其他财产。这样一来能够将航运基金之信托制度的功效施展到最大化,拓展中国航运融资渠道,保障航运投资活动的专业化、灵活性及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进国家航运产业政策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保持航运基金信托财产的独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剑光 钟海
随着民办学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民办学校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学校产权不明晰所产生的政策性制约问题日益成为其长远发展的瓶颈。通过辨析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可以看到,对民办教育进行分类管理是切实可行的路径。在分类管理的目标模式中,因营利性学校与非营利性学校之间有较多不同,故适用的政策应有所差别,在产权设定、捐赠激励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等配套政策上应有所体现。
关键词:
民办学校 法人财产权 营利性 非营利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伟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两山"理论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推向一个新高度。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品质,既决定了其所有权的非私有性,也决定了实践中其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从保护的需要上看,必须确立自然资源的公共所有制,而从保护的成效上看,必须承认公民对自然资源享有财产性的权益,而保障这些财产性权益的实现又是调动居民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关键。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财产性权益 权益归属 权益行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巍
遏制网络虚拟财产侵权,强化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接着分析了其法律归属,文章最后指出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网络 虚拟 财产 法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源
厘清民办学校“合理回报”政策与“财产权”制度是解决当前民办教育诸多问题与矛盾的基础,而这两个问题相互关联、不能割裂。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是国家对民办学校出资人的一种鼓励、奖励措施。出资人依法取得了“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其学校性质与不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同样是属于公益性事业,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它仍然应该享受优惠政策。国家应当尽快明确出资人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政策,并重新研究考虑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民办学校的法人类型问题。本文提出,可以从三个环节来考察民办学校的财产权制度的构建:①民办学校财产的进入与所有权;②民办学校财产的管理与使用;③民办学校财产的分割与处理。
关键词:
民办学校 合理回报 财产权 产权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公共服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也是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实际行动。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改革推动了不同类型民办学校法律身份和主体资格向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其所供给的教育服务出现分化。由于不同民办学校均须遵循公益性的要求,因此,营利性民办学校供给的私人服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现为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市场化公益行为。公益性对不同民办学校的公共服务供给有不同的要求,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而言,应禁止学校内部的利益分配;而对营利性民办学校而言,在允许分配利润的同时,应遏制过度逐利行为。“社会企业”反映了营利部门和非营利部门跨界的时代潮流,对理解民办学校公共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办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社会一般需要的同时,满足特殊需要群体对教育的自主选择要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冉 曾子易
我国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已取得长足发展,但该制度尚未适用于民办学校。考虑到单位犯罪对民办学校的存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水漾效应”突出,有必要在民办教育领域引入合规改革并对其制度设计进行初步探索。在民办教育领域引入合规改革有利于保护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塑造民办学校的合规文化,也体现了我国依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的基本方针。该制度引入初期可先适用于民办学校的单位犯罪,而是否适用于民办学校内部人员单独实施的犯罪需进行分类探索。由于民办学校规模较小,宜采取“专项合规”模式。民办学校的合规改革可借鉴企业合规改革中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由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承担第三方机制管理委员会的职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由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民办学校的产权制度一直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产权关系不清晰已经成为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推动我国民办学校产权制度的建立,为我国民办学校产权制度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期推出"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研究"专题。收录的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对民办学校的产权问题作了较深入的透视。《我国高校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一文作者以高校产权制度建立为视角,对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中面临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论教育产权的特性》一文作者独辟蹊径地对一般人较少关注的产权特性问题作了探究;《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和财产权制度的构建》一文作者结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7月5日,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和《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联合主办的"21世纪教育沙龙"围绕"产权问题与建议"的话题展开了讨论,沙龙特约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担任执行主席,同时邀请了罗晓明、肖川、任铭跃、王华、田昆、张铁明、忻福良、董圣足等,大家就民办学校产权改革政策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多角度反映了对产权问题的认识和本次改革政策的实践探索。本刊特别对此次沙龙上的发言进行了整理摘编,希望能对全面认识当前民办教育产权改革面临的问题、合理确定改革的思路,及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晓喆
近年来因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归属问题在理论上产生重要争议,问题的焦点是公积金增值收益的余额究竟归属于公积金缴交者私有,还是归属于国家财政公有。本文从法学的视角透视这一问题,首先根据法学上孳息的原理,指出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并非公积金缴交者资金的利息,其次批评了将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归入国家财政的不合理性。本文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住房公积金的制度理念应从筹集建设资金、发放低息贷款,转向构建全民住房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理念转变背景下,本文建议将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作为廉租房建设资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东茅
民办学校的“产权”指什么?法律对民办学校举办者的“产权”是如何规定的?举办者实际拥有的是什么?本文通过对“财产所有权”、“财产权利”和“控制权”三个概念的分析回答了上述问题。
关键词:
民办学校 产权 控制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