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2)
2023(12524)
2022(10245)
2021(9581)
2020(7797)
2019(17797)
2018(17711)
2017(34272)
2016(18377)
2015(20827)
2014(21029)
2013(20893)
2012(19713)
2011(18081)
2010(18710)
2009(17404)
2008(17128)
2007(15809)
2006(14344)
2005(13153)
作者
(54283)
(45537)
(45004)
(42738)
(28673)
(21852)
(20309)
(17689)
(17317)
(16387)
(15551)
(15311)
(14637)
(14554)
(13988)
(13735)
(13226)
(13121)
(12947)
(12914)
(11603)
(11336)
(11244)
(10750)
(10306)
(10211)
(10059)
(9957)
(9242)
(8951)
学科
(92433)
经济(92357)
(55972)
(50781)
管理(42919)
农业(33982)
(33712)
企业(33712)
方法(32454)
地方(27458)
数学(27428)
中国(26928)
数学方法(26883)
业经(25816)
(16357)
(16126)
(15847)
(14224)
贸易(14210)
理论(14162)
技术(14141)
(13926)
地方经济(13766)
(13676)
(13674)
银行(13666)
(13660)
金融(13657)
(13343)
产业(13203)
机构
学院(274529)
大学(267188)
(115693)
经济(113235)
管理(103452)
研究(95259)
理学(88081)
理学院(87124)
管理学(85410)
管理学院(84918)
中国(73339)
(61038)
科学(57224)
(56888)
(49628)
(48318)
农业(46075)
(44922)
业大(44506)
中心(44423)
研究所(43383)
(39746)
师范(39452)
财经(38248)
(36047)
北京(35743)
(34362)
经济学(33803)
(33344)
(32985)
基金
项目(174803)
科学(137995)
研究(133711)
基金(122909)
(105391)
国家(104337)
科学基金(89551)
社会(85625)
社会科(80842)
社会科学(80821)
(74194)
基金项目(64460)
教育(60300)
(58605)
编号(56874)
自然(54013)
自然科(52710)
自然科学(52702)
自然科学基金(51699)
资助(49703)
成果(46076)
(44522)
课题(40095)
重点(39273)
(37881)
发展(36562)
(36483)
(35952)
国家社会(34369)
(34100)
期刊
(145168)
经济(145168)
研究(84110)
(65751)
中国(63730)
农业(44593)
学报(40962)
科学(40150)
管理(36965)
教育(35374)
(35190)
大学(32899)
学学(30985)
业经(30805)
(29126)
金融(29126)
技术(26734)
(21243)
问题(20328)
经济研究(20200)
财经(19210)
(16713)
农业经济(15674)
农村(15640)
(15640)
(15538)
技术经济(15177)
世界(14719)
经济问题(14469)
统计(14081)
共检索到43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声怡  许慧宏  
本文从民俗文化产业化的视角来研究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福建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长远价值及意义所在,接着介绍了福建省农村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现状,然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福建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发展模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宇  周慧  
齐鲁民间民俗文化是源自山东的地域文化代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精神的结晶。齐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深厚,因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成为齐鲁文化的重要代表。对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凌云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绿色共享发展成为时代趋势的背景之下,促进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以及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群聚效应、增加农村各类产业的综合收益。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乡村旅游革新以及生态农业推广,强化多个产业之间的合作互补、协同共进,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驱动农村社会长效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东  
"互联网+"的出现整合了民俗文化发展的产业链,重塑了民俗文化产业的相关格局,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还反过来对民俗文化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更多的成本价值创新和效用价值创新的要求。蓝海战略以产业的价值创新为基础,借助"互联网+"为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寻找新的市场边界。文章揭示基于蓝海战略的"互联网+"民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机理,满足民俗文化产品更多差异化需求和解决民俗文化产品供给中的成本创新和价值创新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借助蓝海战略的相关理论,利用好互"互联网+"对民俗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要求,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幸岭  刘武安  
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考察和对文化功能变迁理论的梳理,利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分析了旅游者与"表演者"互动空间,提出了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简要分析了目前关于民俗旅游研究中出现研究路线分离的迹象,并初步形成了一种民俗旅游的梯级开发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许慧宏  谢向英  郑淼茜  
立足于福建省自身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发展特点,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深刻剖析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若干的政策与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景婧  韩鹏杰  
随着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施,公共休闲文化空间正在成为基层文化复兴与发展的重要场域。以三边民俗文化园为例,通过考察分析文化空间的特色设置、建构逻辑与文化拾遗,发现民俗文化空间蕴藏推动乡村发展、提升民众自信与培育民族精神的丰富文化资源。但文化空间的民俗传统脱离昔日的原生态语境,在行政作为与旅游观光目的下被静态复制或用于寄托乡愁。这种文化空间建构方式在为振兴乡村文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地方民俗发展的问题与局限。只有充分关注乡村文化发展语境、乡村民俗本来样态、乡村民众心理微变和乡村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互动,才能有效推动地方民俗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协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利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因为区域性之间的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诸多不同,从而衍生出很多民俗文化,而民俗文的不同越发加大,人们的好奇心理就被深入激发。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基于民俗文化资源的乡村旅游的开发,以期可以为相关行业带来启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丽  
乡村民俗文化对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目前河南省乡村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发现,河南省民俗文化存在资源转化率低、产业规模小,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融合程度低,民俗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缺乏创新性等主要问题。并从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对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探索适合本地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对策,旨在为河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晓辉  陈亚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需求偏好和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攀  
从1979年广州市第一家营业性的音乐茶楼的诞生营业,到2007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数达32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约6421亿元。文化产业堪称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背景下,我们既要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产业理论,又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理论模式,而应在遵循国际性产业发展的一般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志勤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中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各个地方将文化作为旅游的一部分,既鲜明地体现了区域特色,又能将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下去,为提升人才素质和发展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国家也大力提倡将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以民俗文化旅游最有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国庆  郑粉花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由于各地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环境不同,因此,选择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也要因地制宜,力求创新。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五合"发展新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怡  
本文运用产业融合基本理论,通过整理我国部分地区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融合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以农业为主导,与农村文化产业各个业态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从融合动因、融合方式、融合机理、融合效果、融合动力五个方面全面论证这一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农村经济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前  刘洪  黄莉  
文章从投入、产出、驱动和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31个省份2004—2016年的文化产业复杂网络模型,总结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而探讨其演进路径。研究表明:我国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在这13年里可归结为11种模式、4个梯度层级式;各个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所属子群的标杆省份而迈向高一级子群;从时序上看,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表现出一定的梯度性,并形成了五种发展路径,其中北京、上海、广东走高效保持道路,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走质量提升道路,东、中部大部分省份稳步增长,西部地区走政策扶持路径,还有少许省份走产业驱动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