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
- 2023(1974)
- 2022(1680)
- 2021(1587)
- 2020(1375)
- 2019(2939)
- 2018(2993)
- 2017(5498)
- 2016(3189)
- 2015(3612)
- 2014(3631)
- 2013(3522)
- 2012(3309)
- 2011(3185)
- 2010(3413)
- 2009(3250)
- 2008(3372)
- 2007(3408)
- 2006(3131)
- 2005(2774)
- 学科
- 济(11587)
- 经济(11575)
- 管理(10017)
- 业(8265)
- 企(7543)
- 企业(7543)
- 学(4455)
- 方法(4352)
- 理论(4202)
- 中国(4047)
- 财(3713)
- 制(3467)
- 教育(3267)
- 业经(2951)
- 农(2919)
- 数学(2867)
- 数学方法(2785)
- 银(2710)
- 银行(2708)
- 融(2607)
- 金融(2605)
- 行(2596)
- 和(2583)
- 务(2289)
- 法(2287)
- 财务(2277)
- 财务管理(2270)
- 体(2225)
- 企业财务(2143)
- 策(2095)
- 机构
- 大学(51232)
- 学院(50648)
- 济(16902)
- 经济(16412)
- 研究(16113)
- 管理(16112)
- 理学(12938)
- 理学院(12773)
- 管理学(12442)
- 管理学院(12339)
- 中国(12245)
- 京(10764)
- 财(10462)
- 科学(10222)
- 江(8724)
- 范(8575)
- 师范(8531)
- 所(8517)
- 财经(7961)
- 研究所(7542)
- 州(7344)
- 中心(7205)
- 经(7013)
- 农(7010)
- 北京(6839)
- 师范大学(6655)
- 业大(6249)
- 技术(6023)
- 财经大学(5685)
- 系(5659)
共检索到81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金良
我国民诉法并未规定调解前置程序,为充分实现非诉机制诉源治理的功能,调解前置程序成为今年来司法界讨论的对象。具有悠久历史的调解、非诉机制构建的良机和先行调解的司法实践,为调解前置程序的构建提供可行性,基于该程序还存在与现行法冲突、限制当事人诉权以及与诉讼程序衔接不畅的问题,结合国情,文章从通过法律明文规定调解前置程序、划定受案范围、设定规则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调解前置 强制性 当事人诉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褚玉龙 张素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小英
举证期限制度出台后,其实施遇到一定阻力,究其原因,除"重实体轻程序"观念影响外,主要是这一制度缺乏程序保障。应当完善相应的配套规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期限 程序保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江金满
随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推行,现行审计行政争议处理体制———审计复议前置程序、复议决定终局裁决制度的弊端日益凸现。本文拟就我国现行审计行政争议解决体制存在的弊端加以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完善和重构我国审计行政复议体制的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审计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审计行政争议 复议前置 弊端 反思与重构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志伟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也是现代法治环境下的基本法律援助。诚实信用原则原属于道德规范,为了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诚实信用原则被引入法律领域,而且成为了现代民法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诉讼诚信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之理论及制度构建》一书是针对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制度构建进行研究的书籍,全书围绕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及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与分析。全书涉及多门学科理论,但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内容,都并未被学科的划分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建民 孙丽
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是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仲裁制度在制度设置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立法现状,参照和借鉴国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一些立法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占善刚 刘芳
发回重审乃上级法院纠正下级法院错误判决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保障当事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机会。科学构建发回重审事由,有利于发回重审功能的实现。分析发回重审事由设计的理论依据,原审违反法定程序应当是发回重审的唯一事由,事实认定不清不能单独作为发回重审的事由。《民事诉讼法》第170条关于发回重审事由的设计有违诉讼法理,欠缺正当性。应当区分严重程序违法与一般程序违法而设定发回重审的事由,前者乃绝对的发回重审事由,后者只有在影响裁判结果且以维持审级制度为必要的情况下,才构成发回重审的事由。
关键词:
程序违法 发回重审 公正审判 审级利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波
当前实务界忽视信用卡诈骗罪的"有效催收"要素,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催收"的本质并未得到精确界定。即使是在本质认定学说的探讨下,"有效催收"也无法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实体型构成要件相提并论。从外在形态界定、规范体系定位、犯罪论体系明定角度来看,信用卡诈骗罪"有效催收"的本质应当是一种前置程序型构成要件。在该本质指引下,"有效催收"的具体认定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持卡人必须了解发卡银行催收程序的具体事项,发卡银行不能发出形式化催收程序,这是故意犯罪认识因素的直接要求;第二,对于银行催收程序的前置性法律规范与入罪原理的不合理之处,刑事司法应当确立独立性判断方法,对信用卡诈骗罪催收程序的方式、主体、时间、次数以及形式等时空要素作出单独规定,合理区分信用卡欠款行为的一般民事违法性与信用卡诈骗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英 鄢斌
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制度所说的举证责任倒置是一个举证责任的再分配 ,其基本考虑乃在于要衡平受害人和致害人间基于环境侵权之制度特征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的不对等。对现有环境民事侵权中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所涉及的归责原则、侵权构成要件、因果关系推定以及当事人举证与法院依职权推定相结合原则的理解与适用是立法和司法需要加以重视的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明辉 谢军
依照一般侵权法,原告要获得赔偿,必须证明其所受损失与被告不法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对于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而言,原告很难证明其对虚假陈述的信赖及虚假陈述与其所受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对此,美国采用了目标认定法和市场欺诈理论,来简化因果关系的证明。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遏制虚假陈述行为,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因果关系推定,以减轻投资者的举证责任。
关键词:
虚假陈述 因果关系 信赖 侵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尧
着重论述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我国商业秘密民事诉讼中的运用,并根据实践经验对商业秘密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的举证问题,提出了指引性的意见。
关键词:
商业秘密 诉讼 举证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祥修
协议管辖意思是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避免和减少管辖权冲突的重要方法。协议管辖制度之所以被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是因为其自身诸多优点所决定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协议管辖制度在近年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具有深刻的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举证责任的倒置 ,是对举证责任分担一般原则的例外规定和必要补充。在民事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是与民事实体法规定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相适应的 ,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思想的必要体现。举证责任倒置 ,主要要考虑举证的难易和是否有利于实现实体法的立法宗旨。举证责任倒置仅适用于几种特殊的侵权纠纷案 ,应在医疗纠纷案、共同危险致人损害的侵权纠纷案和妨害对方举证的行为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责任 倒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湖勇
《民事诉讼法》修改未涉及劳动诉讼问题,鉴于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需要考虑劳动诉讼在民事诉讼中的定位问题。为此,既要从我国的劳动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及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进行考量,又要借鉴和考量域外及其他地区劳动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及劳动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具体而言,从立法形式而言,劳动诉讼立法要逐步与民事诉讼分离,以适应劳动诉讼司法实践的需要;从内涵而言,劳动诉讼要走新路,即走低廉、简易、便捷之路,不可以传统民事诉讼作为样板。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劳动诉讼 立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