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8)
2023(8583)
2022(7250)
2021(6599)
2020(5565)
2019(12917)
2018(12967)
2017(23947)
2016(13237)
2015(14920)
2014(14944)
2013(14799)
2012(13918)
2011(13073)
2010(13687)
2009(13150)
2008(13252)
2007(12442)
2006(11964)
2005(11256)
作者
(40125)
(33479)
(33243)
(31947)
(21741)
(15789)
(15113)
(12955)
(12915)
(12335)
(11813)
(11384)
(11225)
(11162)
(11012)
(10331)
(9997)
(9769)
(9756)
(9430)
(8768)
(8438)
(8334)
(7909)
(7655)
(7653)
(7433)
(7322)
(6975)
(6589)
学科
(71917)
经济(71846)
管理(46230)
(37297)
(34740)
企业(34740)
方法(20607)
地方(18440)
中国(17040)
(16405)
数学(16290)
数学方法(16117)
(16079)
业经(15454)
(15079)
地方经济(13009)
(12455)
(11843)
理论(11311)
(11294)
银行(11272)
(11236)
(10771)
(10489)
金融(10487)
(10281)
(9567)
(9299)
教育(9267)
财务(9262)
机构
大学(198462)
学院(196080)
(86596)
经济(84628)
研究(75338)
管理(69998)
中国(59273)
理学(56213)
理学院(55482)
管理学(54644)
管理学院(54207)
(44114)
(43809)
科学(43777)
(39772)
研究所(35366)
(34308)
中心(32283)
财经(31960)
(30648)
北京(28961)
(28631)
(27395)
师范(27108)
经济学(26901)
(26715)
(26644)
(25421)
业大(24661)
农业(23439)
基金
项目(110618)
科学(85337)
研究(82110)
基金(77980)
(68355)
国家(67734)
科学基金(56267)
社会(51626)
社会科(48787)
社会科学(48767)
(42832)
基金项目(39068)
教育(38359)
(36296)
自然(34813)
自然科(33927)
自然科学(33915)
自然科学基金(33319)
资助(33268)
编号(32754)
成果(29412)
重点(25731)
课题(25251)
(25092)
(24421)
(22071)
(21573)
国家社会(21060)
教育部(21034)
创新(20734)
期刊
(117752)
经济(117752)
研究(71979)
中国(49120)
(37289)
管理(34731)
学报(31155)
科学(28983)
(27866)
教育(27432)
大学(24010)
(22671)
金融(22671)
学学(22150)
财经(18909)
技术(18755)
经济研究(18722)
农业(17806)
(16647)
业经(15504)
问题(14225)
(11402)
技术经济(11328)
(11309)
国际(10874)
世界(10734)
现代(10056)
图书(9950)
经济管理(9885)
改革(9801)
共检索到343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战略思想。(1)搞改革、抓管理一定要从国情出发,要紧紧扣住中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基础的东西是准确了解和把握国情。(2)抓住所有制改革这个基本点。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所有制改革是势之必然。这是一切关系的出发点。在发展社会主义进程中,社会主义因素只能是越来越多。(3)搞好生产布局,促进平衡协调发展。这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通过新的科学布局,实现整体性的平衡协调,推进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消除差别,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战略思想。(1)搞改革、抓管理一定要从国情出发,要紧紧扣住中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基础的东西是准确了解和把握国情。(2)抓住所有制改革这个基本点。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所有制改革是势之必然。这是一切关系的出发点。在发展社会主义进程中,社会主义因素只能是越来越多。(3)搞好生产布局,促进平衡协调发展。这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通过新的科学布局,实现整体性的平衡协调,推进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消除差别,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经济发展从来是与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关于经济发展与政治的关系,毛泽东是从战略的高度上来看待和处理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特点,蕴含着深邃的时代发展特征。毛泽东认为,革命战争时期,进行经济建设需要有政治指导,经济工作要同政治工作结合一起做。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个过程中,同样要有政治头脑,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紧密的、有机的结合。毛泽东提出,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人民群众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既要坚决反对空头政治,也要反对没有坚定政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认为,毛泽东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很强的人民性、有益性、交流性和政治性的特点。第一,毛泽东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从民生出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第二,发展经济就是要做好对富民强国、社会和谐有利有益的事。第三,在毛泽东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里,"交流"是作为学习和推进健康发展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自由平等的合作和融合,是公平公正公开正义的互利互惠。这与资产阶级所追求、所进行的交流在本质上不同,在方式上也有差异。第四,毛泽东认为,发展经济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解决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柳红  
对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评价,在理论界至今仍然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就是毛泽东在经济方面的成就,较之于他在哲学、政治、军事甚至诗词等方面的成就,显见薄弱。海外更是有一种很极端很肤浅的说法,认为毛泽东搞政治、搞阶级斗争、搞军事是高手,搞经济则是外行。笔者以为,这显然是盲人摸象,不识大体,不得要领的。毛泽东首先是一位造诣极为深厚的、高超的哲学大师,而哲学则是最高层次的学问,毛泽东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成就,都是其哲学或哲学化的展开,这一点在他的经济思想方面尤为显见。换言之,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是一种哲学化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经济发展从来是与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关于经济发展与政治的关系,毛泽东是从战略的高度上来看待和处理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特点,蕴含着深邃的时代发展特征。毛泽东认为,革命战争时期,进行经济建设需要有政治指导,经济工作要同政治工作结合一起做。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个过程中,同样要有政治头脑,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紧密的、有机的结合。毛泽东提出,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人民群众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既要坚决反对空头政治,也要反对没有坚定政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荣华  朱民强  
本文主要探讨"总体布局"视域下,毛泽东在规划"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宏观的、多位一体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以及毛泽东又平衡又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等三个方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1)对工业发展的前程充满信心和期待。认为,建立起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才可能发展工业,中国一定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一定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根本在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子,要对自己的党、国家、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满自信。(3)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学习善于学习,精于借鉴借力发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4)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大德  
199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怀着对这位东方巨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重温其伟大著作,深感《论十大关系》是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结晶.这篇重要著作,不仅在当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不断攀登经济建设新台阶的宏伟事业,也仍然是一盏指路的明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洁  许春玲  王长坤  
毛泽东改进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2 )注重全局 ,搞好统筹兼顾 ;(3)注重改进经济管理体制的实践等。其经济管理体制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成林  张秀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评《毛泽东经济哲学与经济思想》宋涛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我国理论界推出一批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新成果,陈湘舸同志的《毛泽东经济哲学与经济思想》,是其中一本富有新意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著作。我相信,凡经研读者,与同类著作相比较,定当有耳目一新之感。该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提出和实践向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的佼佼者。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的政党和政府的核心主张。毛泽东创造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实践典范,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大道。向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功经验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的源泉。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新中国的实践情况,从四个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定鑫  
论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得失─—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辩证继承与发展张定鑫十年建设时期(党史上称做“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是毛泽东一生中在建设实践中正面摸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最富开拓意义而又具悲剧色彩的历史时期。围绕着建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认识中国社会经济性质,并依据对这种性质的科学把握,对中国社会经济进行有步骤的革命改造的理论;是中国在革命胜利后将形成一个什么经济形态和这个形态如何向更高的形态转化的理论,是中国如何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