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9)
2023(2371)
2022(1917)
2021(1878)
2019(3290)
2018(3318)
2017(6066)
2016(3293)
2015(3797)
2014(3937)
2013(3838)
2012(3717)
2011(3721)
2010(3971)
2009(3861)
2008(4080)
2007(3922)
2006(3589)
2005(3407)
2004(3239)
作者
(10617)
(9135)
(8719)
(8395)
(5708)
(4251)
(3815)
(3546)
(3377)
(3324)
(3122)
(3048)
(3020)
(2942)
(2873)
(2710)
(2627)
(2540)
(2514)
(2455)
(2370)
(2234)
(2167)
(2120)
(2018)
(1979)
(1963)
(1855)
(1796)
(1785)
学科
(16505)
经济(16472)
管理(10569)
(9882)
(9734)
企业(9734)
(6769)
理论(6506)
方法(6424)
教育(5433)
(4704)
中国(4664)
(4651)
业经(4312)
数学(3801)
数学方法(3737)
(3613)
(3178)
思想(2966)
(2920)
金融(2918)
(2796)
(2750)
银行(2748)
(2705)
经济学(2702)
(2700)
财务(2697)
财务管理(2693)
(2647)
机构
大学(64568)
学院(60369)
(23245)
经济(22718)
管理(20037)
研究(19630)
理学(16652)
理学院(16441)
管理学(16149)
管理学院(16020)
中国(14696)
(13915)
(13545)
科学(11780)
(10867)
师范(10841)
财经(10609)
(10005)
(9808)
(9480)
北京(9129)
研究所(8890)
师范大学(8784)
(8086)
经济学(8034)
中心(7875)
财经大学(7771)
(7015)
经济学院(6970)
教育(6769)
基金
项目(31777)
研究(25687)
科学(24920)
基金(22944)
(19361)
国家(19128)
社会(16596)
科学基金(16090)
社会科(15552)
社会科学(15547)
教育(12392)
基金项目(11472)
(11460)
成果(11060)
编号(10942)
(9953)
资助(9272)
自然(8895)
自然科(8669)
自然科学(8666)
自然科学基金(8540)
课题(7709)
(7478)
重点(7355)
项目编号(7143)
(7085)
国家社会(6799)
教育部(6787)
(6560)
大学(6553)
期刊
(30628)
经济(30628)
研究(22820)
(12086)
教育(11544)
中国(11351)
学报(11231)
大学(8789)
科学(8749)
管理(8213)
学学(7525)
财经(7470)
图书(7126)
(6517)
书馆(5662)
图书馆(5662)
(5548)
(4615)
金融(4615)
经济研究(4335)
问题(4272)
技术(4271)
业经(3479)
(3450)
农业(3311)
(3260)
(3223)
论坛(3223)
理论(3086)
社会(2977)
共检索到98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禹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民生思想。从理论层面看,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充实和完善了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而且也继承和超越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灿全  贺岩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核心,具体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对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毅鹏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1周年之际,我们简要回顾和分析一下他对我国教育科学和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至为必要的。这无论是对于我们研究、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还是对于我们认识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其发展的历史,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列宁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从中国教育思想史发展的阶段性来说,作为无产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秦仁山  
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方面,如何看待“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这是人口学界几年来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我认为不应该贬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口思想上的历史地位,不能抹煞“毛泽东人口思想”(泛指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伟大贡献。以下从历史、理论两方面作些初步说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唐任伍  范烁杰  
毛泽东对民生改善有深切的关注,他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思想保障。毛泽东事实上确立了民生改善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思想保障,为民生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强调加快经济建设以改善民生;他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同时,毛泽东民生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诸如急于变革生产关系,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平均,忽视了效率的提高;偏重生产建设,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年耀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围绕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课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奠定了今天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建设工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谭安洛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情报的作用,其理论与实践都渗透、包含着深刻而全面的情报思想。一、关于情报的基础作用情报是认识、决策、科研等方面的基础,毛泽东的思想和行为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1.决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是人所共知的名言,它道出了情报以及准确、全面、客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钦  
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替众人来服务""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合理内核的同时,又超越了其固有的局限性,不仅注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还努力积极探索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并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转型与升级,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道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闻田徵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密切注意人口发展问题。他在总结我国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不止一次地提出人口多的两重性,“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应互相协调发展,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增长,以及广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三  陈传杰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军事哲学上的重大贡献唐建三,陈传杰抗日战争,是一场极其艰难、复杂、曲折和待久的战争。解决这场战争的方法,“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找不到”。然而,它却在客观上为有才华的军事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场战争中,毛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科学制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彻底清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障碍,创造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淑珍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过程是渗透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的。他的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和倾向的。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生发展可分为萌芽时期即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形成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井冈山时期;成熟时期即土地革命后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时期;进一步发展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和曲折发展五个发展时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丹婷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发表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文章,体现了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和对经济问题的认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刘明君  
新中国成立后走什么样的农村发展道路 ,在此问题上 ,毛泽东同志主要强调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 ,提出了要将农民组织起来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及坚持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但同时 ,由于毛泽东同志较多地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出发来研究农村社会发展问题 ,导致了他忽视农民利益和农村自身发展 ,致使其在农村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偏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毛泽东农村社会发展思想给我们的启迪在于 :必须将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来考察 ,解决农村社会发展应更多地从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出发来制定方针和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