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2)
2023(10827)
2022(9509)
2021(9360)
2020(7747)
2019(18137)
2018(18422)
2017(34232)
2016(19795)
2015(22462)
2014(22935)
2013(22137)
2012(20628)
2011(18664)
2010(19231)
2009(17765)
2008(16479)
2007(14374)
2006(12730)
2005(11294)
作者
(55623)
(45636)
(45621)
(43455)
(29378)
(22054)
(20877)
(18020)
(17629)
(16587)
(15932)
(15365)
(14727)
(14573)
(14203)
(13968)
(13792)
(13648)
(13115)
(13091)
(11599)
(11429)
(10960)
(10565)
(10384)
(10325)
(10193)
(10175)
(9150)
(9100)
学科
(70291)
经济(70210)
管理(52507)
(48989)
(41611)
企业(41611)
方法(33238)
数学(27792)
数学方法(27413)
中国(23375)
教育(22994)
(19279)
(18352)
(17914)
理论(17422)
业经(15704)
地方(14492)
(12666)
(12634)
技术(12411)
(12304)
贸易(12297)
农业(12235)
(11900)
(11190)
财务(11122)
财务管理(11101)
(11005)
金融(11003)
环境(10694)
机构
大学(282039)
学院(274745)
管理(105014)
(98320)
经济(95813)
研究(92650)
理学(90601)
理学院(89493)
管理学(87859)
管理学院(87330)
中国(62702)
(61616)
科学(58261)
(46989)
(46855)
师范(46549)
(46438)
研究所(42841)
(41173)
中心(40322)
(40005)
北京(39858)
业大(39547)
教育(38153)
师范大学(38077)
财经(37464)
(33962)
(33694)
(33083)
技术(31941)
基金
项目(183265)
科学(143911)
研究(141188)
基金(128803)
(110832)
国家(109762)
科学基金(93280)
社会(84500)
社会科(79645)
社会科学(79623)
(72652)
教育(71258)
基金项目(68392)
(62849)
编号(60635)
自然(59807)
自然科(58364)
自然科学(58352)
自然科学基金(57259)
资助(53056)
成果(52541)
课题(44095)
重点(41859)
(41850)
(39313)
(37828)
项目编号(37526)
教育部(36411)
(35951)
大学(35220)
期刊
(109507)
经济(109507)
研究(90693)
教育(62001)
中国(57397)
学报(43842)
科学(39031)
管理(37524)
(35841)
(34673)
大学(33815)
学学(30055)
技术(27150)
农业(25258)
(20144)
金融(20144)
财经(18755)
图书(18355)
业经(16882)
(15893)
经济研究(15768)
职业(14595)
问题(14237)
理论(13897)
实践(12987)
(12987)
(12929)
论坛(12929)
科技(12765)
(12680)
共检索到409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陈玥  
比较教育的危机在于高水平研究的匮乏。比较教育乃基于文化理解的教育研究活动。根据文化理解的程度、研究方式及成果水平的不同,比较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四重境界",即文献综述式——"入门级"、模型或理论指导式——"专家级"、数据挖掘式——"高深级"和融会贯通式——"大师级"。这四重境界既是四种不同的研究类型,也是四种不同的研究水平。比较教育要维护学科尊严、赢得学科声誉,就必须由初级水平向高深水平不断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卫东  
中国比较教育危机之我见刘卫东一、中国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①比较教育在中国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存在了,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理论问题,诸如,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如何?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什么?比较教育研究对象、范围又是什么?等等,则众说不一,出现了所谓的比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明明  
在资本主义逻辑横行的西方世界,质疑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并非潮流。苏东剧变后,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已不再是学术探讨的主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完善资本主义体制。卡利尼科斯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从四个方面挑战资本主义的合法性:一是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二是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问题;三是频繁爆发的冲突与战争;四是日益严重的贫穷与不平等。这四大问题的存在构成了反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缘由,表明了资本主义不再可期和可欲。卡利尼科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力地回击了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也有利于帮助人们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国际比较教育学所采用的两种有影响的研究方法(即地区差异分析法和民族志法)和世界秩序模式规划理论。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庆贺日本比较教育学家铃木慎一七十华诞。关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危机 ,不能看得太严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育倍受关注 ,比较教育学者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更需要比较教育学者开展各地区的比较研究 ,借鉴别国的经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我们要认识和走出比较教育学科危机,就有必要重新认识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基本理性:比较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知识的源泉;比较教育研究是思想的实验室;比较教育研究是批判的利器;比较教育研究是提供前沿服务的平台;比较教育研究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北生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其目的在于育人,因此,教育应具有清醒的生命意识和育人价值。一、人的生命的内涵 人之生命是什么?笔者认为:“三个统一”和“四个面对与和谐”构成了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兼具知识体系、范畴体系、理论体系和规律体系的综合属性,是高等教育学体系建设的"元点"和"回归点"。作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可看作一种关于高等教育的逻辑化、原理化、系统化的"高深知识集合体";作为高等教育学范畴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集中表征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学范畴运动;作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主要以理论的方式出现、以理论的形态存在;作为高等教育规律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以建立高等教育规律体系为其责任、使命、承诺和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连绪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面临重大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客观上需要高职教育实现四重过渡:学制系统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办学模式从学校单独办学到校企合作办学过渡,人才培养从强调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过渡。这四重过渡的根本实现,需要通过深化教育学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来推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展立新  陈学飞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从社会需求角度阐述和沦证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把制约教育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凶素等同于"规律",并由此概括出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外部规律";二是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内部规律"。它尤其强调外部规律对内部规律具有强制和制约作用,从而把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系列问题都归于高等教育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认识教育政策的本质涵义对教育政策分析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认为 ,应从现象形态、本体形态、过程特点和特殊性质四个视角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政策的涵义。在现象形态上 ,教育政策是教育领域政治措施组成的政策文本及其总和 ;在本体形态上 ,教育政策是关于教育利益的分配 ;在过程方面 ,教育政策是一个动态连续的主动选择的过程 ;在特殊性质方面 ,教育政策在活动过程和利益分配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共政策的特殊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中原  
俗话说"危机四伏",说的是不管事业成功与否,危机总是伴随着你前进的左右,可以助你前行也可以拽你后退,关键看是否能够分析、判断、提取出影响你左右前进的主要因素。抓得准了并给予解决之,那就赢得了发展的机会;抓得不准抑或错误,那就失去了发展的机遇,甚至一败涂地。所以说"危机"是中性词,无所谓褒与贬,把握危机的主动权在人,在人的智慧与决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姚琳  
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产生及其应用,丰富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进步性和合理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在论述比较教育学的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基础上,简要探讨了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秀华  
《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三期刊登了武汉湖北大学生物系刘卫东的文章“中国比较教育危机之我见”(下称刘文)。该文首先通过对中外比较教育学家就“比较教育学”的各种定义加以比较分析入手,指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对象、范围、目标等不确定、不明了”构成了比较教育的身分危机;接着,他对“我国最主要的宣传比较教育的专刊《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以前刊名为《外国教育动态》)四年来(1990—1993)所刊登的论文进行分析归类的结果加以列表显示,指出目前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仍在“牢牢坚持‘西方中心’”和“主要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本文探讨了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何以可能这样一个理论问题。作者认为:比较教育历来就是一个异质的领域,并一直存在着学科同一性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它缺乏独特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基础,且存在着严重的比较教育学者的“文化自我迷失”;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就是确立比较教育学的文化视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