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7)
2023(13097)
2022(11466)
2021(10867)
2020(9143)
2019(21531)
2018(21460)
2017(40818)
2016(22815)
2015(25844)
2014(25954)
2013(25183)
2012(23377)
2011(21271)
2010(21452)
2009(19492)
2008(18958)
2007(16651)
2006(14730)
2005(13046)
作者
(62832)
(51759)
(51610)
(49182)
(33405)
(24977)
(23610)
(20311)
(19938)
(18802)
(17924)
(17386)
(16559)
(16455)
(16183)
(15851)
(15460)
(15343)
(14980)
(14916)
(13068)
(12788)
(12513)
(12067)
(11594)
(11589)
(11556)
(11505)
(10339)
(10183)
学科
(88800)
经济(88697)
管理(60610)
(56984)
(47841)
企业(47841)
方法(43401)
数学(37213)
数学方法(36771)
中国(27132)
教育(23368)
(22377)
(21541)
(20754)
理论(19282)
业经(18332)
地方(17305)
(17107)
贸易(17100)
(16563)
(14724)
技术(14365)
农业(14356)
(14174)
金融(14169)
(14057)
(13635)
财务(13563)
财务管理(13535)
(12885)
机构
大学(326923)
学院(317916)
(122303)
管理(122291)
经济(119554)
研究(106475)
理学(106133)
理学院(104885)
管理学(103036)
管理学院(102421)
中国(74167)
(70258)
科学(63774)
(57821)
(52613)
(51336)
师范(51013)
研究所(47835)
财经(46803)
中心(46767)
(46434)
北京(45289)
(44044)
业大(43691)
(42557)
师范大学(41851)
教育(39865)
(38172)
(38141)
经济学(37115)
基金
项目(212653)
科学(168362)
研究(163372)
基金(152463)
(130786)
国家(129581)
科学基金(111103)
社会(101049)
社会科(95598)
社会科学(95574)
(82205)
教育(81472)
基金项目(80096)
(71083)
自然(70203)
自然科(68565)
自然科学(68551)
编号(68543)
自然科学基金(67311)
资助(63474)
成果(59320)
课题(49421)
(49302)
重点(48249)
(45254)
(43815)
教育部(43431)
项目编号(42725)
人文(41513)
大学(41468)
期刊
(130719)
经济(130719)
研究(105360)
教育(64557)
中国(63728)
学报(48552)
管理(43447)
科学(43255)
(42800)
(38713)
大学(38181)
学学(34164)
技术(29887)
农业(27111)
(25694)
金融(25694)
财经(23849)
经济研究(20739)
(20260)
业经(19576)
图书(18919)
问题(17378)
理论(15670)
(15178)
职业(15167)
技术经济(14583)
实践(14436)
(14436)
(14314)
论坛(14314)
共检索到472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青  
本文主要探讨了比较教育研究国际视野和民族立场的关系问题。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两大思潮博弈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渐渐凸显出来。我们认为,比较教育研究既要以国际视野为其研究的着眼点。强调以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和借鉴其他民族国家的教育,又要以民族立场作为其研究的立足点。一切研究都是为了本民族国家的教育实践,都要置于研究对象的传统文化语境下来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和民族立场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概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国东  
编辑、学者的辩证统一论杨国东围绕着编辑、学者在编辑实践中能否统一的问题,在学报界至今仍是争论不休。一种意见认为,学报是学术性刊物、编辑应该是学者型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报的质量。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编辑和学者不能并论,因为二者各有自己的劳动,历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伟  
仅停留在实务技能层面的创业教育,无法完整地构建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将创业建立在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是创业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原则。创业教育成效需要适当做出短期和长期相结合起来的综合评价。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大力倡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主动融入的格局。但从实践来看,各地区、各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一些高校实施的创业教育,或较多关注部分学生如何创办企业,忽略了多数学生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郝悟群  
我国中小学已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系统工程,拉开了全民族素质教育的序幕,但高校却没有明确的素质教育方案,在“高校是否应该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上,过去争议颇多。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浩辉  
“中消协”确定2004年主题为“诚信·维权”,符合时宜,切中要害。维权、诚信、法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维权是目的,诚信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只有把三者紧密结合、综合运用,才能收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建军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精辟地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 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也是十六大的精髓。”江泽民同志这一新的科学概括,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党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为进一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正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辩证关系,对把握十六大的精髓,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传谌  廖红伟  
法经济学的发展使法律制度的经济逻辑日益彰显,效率概念逐步跻身于法的价值体系。本文对效率作为法的基本价值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并阐述效率与传统价值正义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勇  底会娟  
近年来,国内教育学界有关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即从原先注重思辨哲学、形而上学思索、哲学运思探究的研究范式转向注重经验、基于证据、推崇量化的实证主义范式。这一呼声有其必然性和重要价值,但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只是诸多研究取向中的一种范式,不应作为主导教育研究的唯一范式。如何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背景下去思考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立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应该坚持"协同"的辩证方法论。与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研究所可能造成的"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教育活动"不同,以"协同"辩证方法论为基本立场的教育研究是敞开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原玉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决定的。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分析,发现商品价值既不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单方面决定的,也不是由商品的效用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物品效用和劳动耗费是辩证统一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丽颖  刘新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个论述鲜明体现了高校育人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从根本上要求高校新闻舆论要坚持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追求和工作导向。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新闻舆论工作"48字"的职责使命,正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挺勇  
三大核算的概念和意义1、业务核算:主要以实物量为单位,按不同的价格口径计算其货币量,概约的核算出具体产品的盈亏情况,按“货币——实物——货币——实物”的循环形式,以各种凭证详细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轨迹进行记录和计算;对厂店、车间、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洪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借鉴性与批判性、宏观性与微观性、真理性与价值性、定性化和定量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稳定性与开放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目的性与工具性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十大辩证统一,由此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奠定坚实根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洪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借鉴性与批判性、宏观性与微观性、真理性与价值性、定性化和定量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稳定性与开放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目的性与工具性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十大辩证统一,由此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奠定坚实根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振昌  
技术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技术进步的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专利法的最终立法目的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专利制度的产生及设计有着深刻的经济学背景;然而长期以来对于专利制度的研究却大多局限于法学范围,较少对专利制度从经济视角分析讨论,难以基于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来改进专利制度。专利兼具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使得应用其对专利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文章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针对自然状态下技术知识供给不足导致“知识公地悲剧”阻碍社会进步,辩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在经济效率上的悖论,并探讨了专利制度设计中的内部矛盾,并针对该内部矛盾从经济激励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基于利益平衡原则探讨专利权保护的边界问题,并对专利制度的设计改进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