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9)
- 2023(7692)
- 2022(6306)
- 2021(6168)
- 2020(5120)
- 2019(11584)
- 2018(11674)
- 2017(20173)
- 2016(12617)
- 2015(13909)
- 2014(14547)
- 2013(13262)
- 2012(12550)
- 2011(11683)
- 2010(11990)
- 2009(10714)
- 2008(10884)
- 2007(10105)
- 2006(8981)
- 2005(8305)
- 学科
- 济(35175)
- 经济(35116)
- 管理(28039)
- 业(24969)
- 教育(21161)
- 企(20338)
- 企业(20338)
- 中国(17320)
- 学(14481)
- 方法(13832)
- 理论(12908)
- 财(11438)
- 数学(10945)
- 数学方法(10659)
- 制(10654)
- 农(10101)
- 教学(8560)
- 体(8385)
- 银(8116)
- 银行(8089)
- 融(7983)
- 金融(7975)
- 行(7790)
- 业经(7634)
- 技术(7237)
- 地方(6642)
- 和(6504)
- 务(6372)
- 农业(6344)
- 财务(6331)
- 机构
- 大学(176440)
- 学院(168870)
- 研究(65528)
- 济(55318)
- 经济(53652)
- 管理(51780)
- 理学(43298)
- 理学院(42580)
- 中国(42327)
- 科学(41466)
- 管理学(41443)
- 管理学院(41081)
- 京(40028)
- 所(34653)
- 范(34297)
- 师范(33976)
- 教育(33902)
- 研究所(31604)
- 农(30589)
- 财(30152)
- 江(28828)
- 中心(27984)
- 师范大学(27760)
- 北京(26119)
- 业大(25200)
- 农业(24113)
- 技术(23763)
- 院(23383)
- 财经(23274)
- 州(22821)
- 基金
- 项目(106183)
- 科学(83009)
- 研究(82629)
- 基金(72058)
- 家(63965)
- 国家(63263)
- 科学基金(51436)
- 社会(47939)
- 教育(46446)
- 社会科(44964)
- 社会科学(44953)
- 省(43034)
- 划(38960)
- 基金项目(36284)
- 编号(35655)
- 成果(34035)
- 自然(31956)
- 自然科(31230)
- 自然科学(31215)
- 自然科学基金(30652)
- 资助(29798)
- 课题(29327)
- 重点(25967)
- 部(24932)
- 年(24168)
- 性(23804)
- 发(23610)
- 项目编号(21783)
- 创(21727)
- 规划(21428)
共检索到27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侯佳 侯怀银
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是一种多维性的存在,兼及概念体系、知识体系、范畴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概念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起点,关联着学术知识发展的连接节点。知识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基础,为学术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范畴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根基,为学术体系建设提供逻辑框架。理论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原型,是一种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比较教育理性认知与理论思维。方法体系是比较教育学学术体系的关键,科学的方法体系既是实现学术体系建设的方式和手段,也是规范和指引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学术体系 多维存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兼具知识体系、范畴体系、理论体系和规律体系的综合属性,是高等教育学体系建设的"元点"和"回归点"。作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可看作一种关于高等教育的逻辑化、原理化、系统化的"高深知识集合体";作为高等教育学范畴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集中表征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学范畴运动;作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主要以理论的方式出现、以理论的形态存在;作为高等教育规律体系,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以建立高等教育规律体系为其责任、使命、承诺和目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栋
学科体系勾勒学科成长的演变面貌,体现学科内外的整体结构,回应学科发展的时代呼唤,彰显学科变革的学人智慧。作为教育学内外建制结构系统的学科体系,始终处于经典标准与新型框架、知识演进与社会需求、一家之言与百家争鸣的内外张力。在满足学理化与特色化的理论建构、科学化与引领化的制度建设、公益化与互益化的组织建造等前提条件的基础上,需要持续回应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当如何等问题。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与规训逻辑表现为,学科立场层面“自主—开放”的内在规约,学科主体层面“全球—在地”的网络集群,学科内容层面“求理—致用”的核心议题,学科方法层面“多元—适切”的分析逻辑,学科文化层面“分化—聚合”的学脉赓续。探索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可能路径,需要通过突破学科规训、转化学科视角、激活学科想象,增强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描绘现代化教育道路的解释力、回应中国化教育问题的变革力、贡献国际化教育方案的创造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兆山 张海波
人性即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始于人与社会的矛盾,教育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人性论与教育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人性的看法不只是教育的起点,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社会—教育—人是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主线,人性论也应有机融合于教育学学科体系之中。
关键词:
人性 人性论 社会性 教育 教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新时代发展和创新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首要前提是理解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是由教育学分支学科,以及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教育学中的特殊知识内容组成的整体结构系统。中国教育学学术体系是中国研究者在教育学学科中,以中国教育问题为导向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所形成的学术成果系统。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在中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中,用中国的思维方式组织教育学概念、范畴、表述形成的言语表达系统。中国教育学“三大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呈现“三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丰富着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架构,是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实现由“照着讲”到“接着讲”的建构基础和关键路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耿哲 赵星
学术评价体系是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引领学术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风向标。本文对叶继元教授的专著《学术“全评价”体系论》进行评述,以供学术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参考。本文从《学术“全评价”体系论》一书的篇章结构、内容特色、核心观点以及独特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评论。该书体现了中国特色,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和指导性,为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探索和经验。
关键词:
全评价 学术评价 评价体系 书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议题的提出,意味着发展中的"中国教育学",正试图逐渐摆脱对于外来学术的"学徒状态",逐渐提出其本己的"自律性"要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在其现实意义上是民族复兴的宏观愿景在具体学科中的回响和表达;它从逻辑上内在地包含着"全球化·本土化"框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它在学术史方面植根于从"教育学中国化"到"创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的民族性自觉中。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研究主体以清晰的话语意识,回归中国教育学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在"话语的教化"中积累话语创新的力量。作为一个由自觉意识引领的、审慎的渐进性学术探究和积淀,中国教育学话语创新和话语体系建构,需警惕本土意识的"绝对化"、教育学建设的"去学科化"和话语体系构建的"空心化"。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话语体系 价值证成 通达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蒋玲玲
任何学术话语体系都源自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理论的建构。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的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教育学教科书改革、教育原理研究、与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对话、反思问题化、教育学术话语中国化等阶段,但属于自己的学术话语还需假以时日。教育实践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现实生活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支撑。在构建当代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用自己的话语解读当代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以批判反思的方式准确揭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关键词:
教育 学术话语体系 创新 构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玉 潘云涛 袁军鹏 苏成 马峥 刘娜 殷蜀梅 张群
[目的/意义]在分析当前图书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的数据应用特征,从多维角度建立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进行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采用书评分析、引文分析、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在评价的基本框架内选取27个研究指标并将其归纳为4个维度,在确定权重的基础上选取医学领域3个学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3个学科不同类型最有影响力的图书目录;发现科技图书呈现长尾分布、外文图书翻译版影响力高等特点。最后利用CALIS馆藏图书馆数量对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证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关键词:
图书评价 指标体系 学术影响力 多维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忠华
学科的“开放性”对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自主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为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自主性”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力和资源,使其能不断吸收新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而保持活力和创新性。而知识体系“自主性”则是高等教育学“开放性”学科属性得以实现的基础。只有具备“自主性”,高等教育学才能有效地筛选、整合和应用外部信息,进而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在学科“开放性”视角下,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自主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自主性”的基本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任何学术研究都会涉及到价值,比较教育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只有承认价值存在并分析其涉入比较教育研究的形式和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比较教育学术研究的价值涉入有三种形式:个人价值涉入、社会价值涉入和学科价值涉入。其中,个人价值涉入与时代的关系,社会价值涉入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学科价值涉入与地缘学术的关系,是反思比较教育研究活动的价值涉入需要辨明的三对关系条件。
关键词:
学术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价值涉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尔宁
在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学历层次断层、社会认可度较低、教学知识陈旧、师资力量匮乏等的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职教体系发展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壮大"双师"队伍、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加强校企合作、多途径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积极性等五条策略。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顶层设计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同芳娥 张元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持,也需要培养熟悉职业教育的理论型人才。从现实入手,在分析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性研究生培养目标不足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提出了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性人才培养的五方面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宝来 李磊
比较教育的学科地位与建设问题一直是困扰比较教育学界的一个本体论问题。本文主要从方法论建设重心的转移、重视教育传统因素对建立本国独特的比较教育话语体系的积极影响以及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应注重本国的教育"输出"这三方面,对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进行反思与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教育学 教育学学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