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1)
2023(3373)
2022(2889)
2021(2627)
2020(2288)
2019(4910)
2018(4887)
2017(9543)
2016(5396)
2015(6118)
2014(6077)
2013(6153)
2012(5848)
2011(5395)
2010(5591)
2009(5307)
2008(5745)
2007(5445)
2006(4844)
2005(4533)
作者
(16827)
(14034)
(13906)
(13404)
(9099)
(6814)
(6453)
(5378)
(5268)
(5079)
(4866)
(4781)
(4744)
(4612)
(4439)
(4331)
(4114)
(4082)
(4036)
(3881)
(3699)
(3433)
(3387)
(3253)
(3216)
(3177)
(3114)
(2932)
(2854)
(2767)
学科
(24801)
经济(24774)
(17512)
管理(17408)
(14031)
企业(14031)
方法(9881)
数学(7699)
数学方法(7596)
(7023)
中国(6765)
(6644)
(6453)
业经(6066)
理论(5304)
(5133)
(5010)
贸易(5007)
(4849)
农业(4438)
教育(4353)
(4317)
财务(4305)
财务管理(4292)
(4267)
(4267)
金融(4266)
地方(4117)
(4104)
银行(4097)
机构
大学(88675)
学院(85680)
(38163)
经济(37395)
研究(33077)
管理(30507)
理学(25194)
理学院(24889)
管理学(24554)
管理学院(24379)
中国(24368)
(19559)
科学(18512)
(18314)
(17598)
研究所(15734)
中心(14264)
财经(14254)
(13964)
(13800)
(13130)
师范(13038)
北京(12842)
(12791)
经济学(12079)
(11383)
业大(11282)
(11076)
农业(10864)
经济学院(10710)
基金
项目(50412)
科学(39592)
研究(38474)
基金(36569)
(32178)
国家(31909)
科学基金(26558)
社会(24756)
社会科(23444)
社会科学(23439)
(18449)
基金项目(18119)
教育(17586)
(16171)
自然(15873)
自然科(15515)
自然科学(15515)
编号(15455)
资助(15393)
自然科学基金(15255)
成果(14129)
(11906)
重点(11745)
(11320)
课题(10916)
国家社会(10704)
(10358)
教育部(10210)
(10159)
中国(9786)
期刊
(45226)
经济(45226)
研究(30904)
中国(17532)
(15827)
学报(13981)
(12528)
管理(12452)
教育(12320)
科学(12175)
大学(10785)
学学(9760)
财经(8456)
农业(8429)
(8114)
金融(8114)
技术(7554)
(7465)
经济研究(7174)
问题(6171)
业经(5882)
(5714)
图书(5537)
世界(5306)
国际(5304)
(5256)
技术经济(4926)
(4568)
理论(4287)
书馆(4206)
共检索到140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青龙  
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表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动因。古典、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分别从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生产规模等不同视角论证了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进而可表达为"相对生产成本不等式"。随着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要素在国际贸易中日趋重要,使用制度要素所形成的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所形成的代际成本也逐步成为比较优势的成本基础。于是,可将使用或耗费广义要素的代价理解为"全成本",它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江  胡静锋  宋彦  何青松  
生产效率是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基础,基于生产效率研究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具有前瞻性的特征。本文基于垄断竞争市场框架,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效率内涵进行了溯源性解析,表明产业生产价格是市场结构、生产率、生产弹性和生产成本的函数。生产价格与全要素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成本成正比。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年至2016年19个制造业门类为样本,实证检验表明:轻工业部门的生产价格长江上游区域相比下游区域更低,重化工业方面上海、江苏、江西、重庆等传统工业基地具有更低的生产价格,技术装备制造业部门的较低生产价格呈现区域均衡分布特征。针对技术装备制造业部门的实证分析表明,比较优势与区域产业格局具有一致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具有后发技术优势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青龙  伍世安  
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将从"亢奋的物质主义"转向"权衡的物质主义",更加重视对综合成本的掂量和权衡。所谓综合成本,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使用一切要素的代价总和,当前主要囊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要素结构的升级、综合成本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比较优势,而产业比较优势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基本方向。为此,中国应该在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下,努力推动产业结构逐步向契约密集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等新兴产业方向演进,并完成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改造或提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青龙  
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在内的"全成本"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比较优势的基础。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应坚持"以系统观念认识对外贸易中的成本和效益"为基本原则,具体策略则包括:理性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制度创新和其他手段密切配合,谋求基于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步完善环境价格形成机制,谋求基于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谋求基于代际成本的比较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桦  张会  王博文  何明骏  
运用要素价格分析了陕西苹果产业相对于甘肃和宁夏两省(区)的优势和劣势。结果显示,陕西单位面积(hm2)苹果产量较甘肃、宁夏分别高125%和20%,生产成本较甘肃低5.3%,较宁夏高43.7%;每千克苹果平均售价较甘肃和宁夏分别高0.20元和0.28元,但生产成本较甘肃和宁夏分别低0.64元和0.07元。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陕西苹果的种植状况,2002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1990年提高了32%,增加0.12元/kg,其中由于单位面积产量变化使其降低50%,减少0.45元/kg,由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变化使其增长147.95%,增加0.57元/kg;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由于各种费用项目消耗量的变化使其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锋  
小麦生产成本是中国小麦国际贸易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美国等小麦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是中国从美国等进口小麦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小麦生产成本为对象,比较中国和美国小麦生产成本差异现状;根据时间序列趋势,估计2020年中国和美国小麦生产成本变化情况;围绕生产成本结构情况,以提高中国小麦生产成本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提出中国小麦生产的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的需求,以期对小麦生产科研方向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伟光  
本文对中国和韩国两国的粳稻生产成本进行比较 ,发现两国生产成本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土地使用费、劳动力费和农业机械费等方面 ;中国粳稻生产成本构成与韩国相比大部分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 ,而韩国粳稻灌溉成本、畜力成本相对较低 ;成本趋势上 ,近 1 0年来中国粳稻生产成本增长速度要高于韩国 ,长期来看两国成本差距会缩小 ,但中短期内中国粳稻成本的优势将持续 ;而韩国稻米市场的开放将使中国粳米出口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闫丽珍  成升魁  闵庆文  范存会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成本。本文在统一的成本核算模式下 ,用分解法对中美玉米生产成本的历史变化及现存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从 1 993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而美国玉米生产成本则呈持续下降趋势。在构成总成本的现金成本和非现金成本中 ,现金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较大。对成本、单价、纯收益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美国玉米生产呈现出“低成本、高产出、高补贴”特征 ,而中国玉米生产则呈“高成本、低产出、低补贴”特征。中美玉米成本的历史变化特点及现阶段的成本差异 ,分别反映了两国农业发展的宏观趋势、资源禀赋状况、技术诱导及农业政策的不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青龙  
制度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整合资源的资源,交易成本是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使用制度要素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则是使用国际贸易制度的代价,包括信息搜寻、交易磋商、进出口合同签订、进出口合同履行、争议处理与索赔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成本。制度差异可以塑造比较优势,使用制度要素而表现出来的交易成本是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成本基础。纳入交易成本后,基于总成本的比较优势可增强、削弱、抵消甚至"逆转"一国基于纯粹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状况。因此,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对外贸易中的交易成本,是一国增强自身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晶  晋乐  
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计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在粮食生产中对私人投入要素替代程度和成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而测算基础设施的总成本节约效应,并结合WTO贸易规则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涉及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电力、道路和改善农田水土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结果表明,基础设施能够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总成本节约效应显示基础设施与劳动、物质资本投入呈现替代效应,与资本呈现互补效应;不同种类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尽相同,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建设主要节约劳动与物质资料投入,电力设施主要节约资本投入。应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同粮食主产区应根据区域内种植结构、基础设施投资存量与基础设施短板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纪昀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论争,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应该以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为基础。从内生和外生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进行扩展,从而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之下,为贸易理论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能够提供更为合理的分析基础。并从发挥复合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新桥,张仁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玲英  
本文首先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工资对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并推导工资变动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工资水平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工资上涨并没有对我国比较优势产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快于工资水平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资上涨对比较优势的负面效应所导致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封进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下降的根源之一,关贸总协定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亦在保护环境方面受到质疑。因此世贸组织的原则主张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世贸组织贸易和环境专门委员会的设立便是力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志刚  钟甫宁  傅龙波  
本文在简要讨论了测定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国内资源成本法的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国内资源成本法的有关使用问题及国内资源成本的测定 ,并运用该方法测定了当前中国主要农产品相对于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