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4)
- 2023(9731)
- 2022(7968)
- 2021(7132)
- 2020(6279)
- 2019(13633)
- 2018(13638)
- 2017(26549)
- 2016(14508)
- 2015(16090)
- 2014(15942)
- 2013(16147)
- 2012(15136)
- 2011(13685)
- 2010(14145)
- 2009(13738)
- 2008(14118)
- 2007(13369)
- 2006(12147)
- 2005(11153)
- 学科
- 业(82190)
- 济(67114)
- 经济(67011)
- 企(65424)
- 企业(65424)
- 管理(54012)
- 农(44777)
- 农业(29794)
- 业经(27843)
- 方法(25880)
- 财(22675)
- 数学(17806)
- 数学方法(17653)
- 务(16848)
- 财务(16835)
- 财务管理(16815)
- 制(16136)
- 企业财务(15886)
- 中国(15870)
- 技术(15835)
- 策(14855)
- 体(13024)
- 理论(12757)
- 和(12634)
- 贸(12443)
- 贸易(12436)
- 划(12239)
- 易(12099)
- 学(11584)
- 企业经济(10772)
- 机构
- 学院(225464)
- 大学(219016)
- 济(98334)
- 经济(96670)
- 管理(89123)
- 理学(75851)
- 研究(75322)
- 理学院(75158)
- 管理学(74235)
- 管理学院(73836)
- 中国(60841)
- 农(56536)
- 京(46086)
- 财(44878)
- 科学(44521)
- 农业(43483)
- 所(39719)
- 业大(38591)
- 江(37308)
- 研究所(35454)
- 财经(35015)
- 中心(34546)
- 经(31543)
- 州(28813)
- 北京(28686)
- 经济学(28408)
- 经济管理(26752)
- 范(26554)
- 农业大学(26530)
- 师范(26249)
- 基金
- 项目(139726)
- 科学(110793)
- 研究(103846)
- 基金(101741)
- 家(88450)
- 国家(87447)
- 科学基金(75393)
- 社会(67908)
- 社会科(63888)
- 社会科学(63867)
- 省(56850)
- 基金项目(53665)
- 自然(47692)
- 自然科(46613)
- 自然科学(46598)
- 自然科学基金(45849)
- 划(45604)
- 教育(45067)
- 编号(42379)
- 资助(40834)
- 业(36503)
- 成果(33979)
- 创(32152)
- 发(31679)
- 农(31406)
- 部(31360)
- 重点(31009)
- 创新(29164)
- 课题(28292)
- 制(27936)
- 期刊
- 济(124077)
- 经济(124077)
- 研究(67228)
- 农(60265)
- 中国(46054)
- 农业(40558)
- 财(37488)
- 学报(36076)
- 管理(35778)
- 科学(34342)
- 大学(28278)
- 学学(27109)
- 业经(26936)
- 融(24064)
- 金融(24064)
- 业(21097)
- 技术(19499)
- 财经(18591)
- 教育(18464)
- 经济研究(17166)
- 问题(16745)
- 经(16144)
- 世界(14567)
- 农村(14223)
- 村(14223)
- 技术经济(13826)
- 农业经济(13702)
- 版(12897)
- 现代(11617)
- 贸(11563)
共检索到353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厉为民
现在讨论高效农业问题时,很多人对高效农业的理解过于狭窄,并忽视农业比较优势对于实现高效农业的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出高效农业的前提是资源的高利用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比较充分地利用本身的农业资源优势,才能有效地实现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本文以荷兰高效农业为例,对中国农业的出路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琴华 倪菊香
正当中国加快加入WTO进程的同时,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应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但是要把农业的比较优势转成竞争优势,必须对劳动地域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实现有正确的认识。 1.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实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明洪
本文通过对中国粮食的国际贸易现状分析,指出保障粮食安全与发挥比较优势存在着矛盾,因此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农业要素禀赋特点与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化、国际农产品供求特点以及农户的存粮趋势等方面综合地思考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同时提出了三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农业比较优势,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新萍 苟天来 黄杰 毕宇珠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各方面合作处于不断升温的趋势。中国"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在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其农产品无论在质量和产量方面,均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农业发展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境况中,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发挥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成为各国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帅传敏 张金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秀蓉
本文融合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并结合湖南农业现状,具体分析了湖南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并指明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路径转化。
关键词:
外生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昉
目前,在我国每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有1/4以上由农业部门创造。而11亿多人口的衣食之源也仍然是由建立在十几亿亩耕地基础上的农业来满足。作为一个发展速度极其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本世纪前后的几十年中。仍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部门,其地位不容忽视。为保持农业在90年代的持续增长,农业经济理论和政策工作者已经就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如科技兴农,教育兴农,规模经营和体制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探讨,本文则根据我国农业的自然经济条件,讨论其增长的另一主要源泉——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宏
随着中国农业由过去的资源性约束转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 ,市场需求制约的作用日趋加大。目前中国的农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 ,使得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目前中国已经加入 WTO,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根据比较优势来调整中国的农业结构是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农业结构 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张廷海
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 ,就资源禀赋、规模经济、科技水平和农业政策与贸易制度等方面 ,对我国农产品的比较利益进行分析 ,并采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得出我国当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推进农产品技术进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构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和采取积极的政府支农政策等是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比较优势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农业发展政策是对适应特定经济发展战略而形成的有关农业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宏观调控手段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对每一组内生形成的制度结构来说,制度适应性是制度安排的重要涵义之一,农业发展政策各个组成部分改革的不配套性必然导致农业发展中的矛盾。理解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适应性,并由此在市场经济的新的支点上选择一种内在统一的农业发展政策,是本文讨论的中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照影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农业的现有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减弱。同时进一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此为契机最终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换。
关键词:
农业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蓝万炼
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 ,既是现代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显然 ,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的调整必须建立在对我国农业生产比较优势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之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拥军
从战略的角度讲,发挥比较优势不仅仅涉及贸易战略的选择,而且关系到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而产业升级则是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提升,必然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是改革的大方向,过分强调产业升级将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新的扭曲并延误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昀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论争,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应该以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为基础。本文旨在从内生和外生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进行扩展,从而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之下,为贸易理论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更为合理的分析基础。最后,从发挥复合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复合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外生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成本比较优势的机制在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仍然发挥作用。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 ,主要得益于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将继续存在 ,同时由于劳动力供给大大超出劳动力的需求 ,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能够长期保持下去。但是 ,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企业办社会和人浮于事等大大抵消了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所以 ,在市场竞争中 ,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低 ,虽然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但也有消极作用 :一是在国际贸易...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劳动力便宜 生产率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