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2)
- 2023(3067)
- 2022(2644)
- 2021(2318)
- 2020(2083)
- 2019(4494)
- 2018(4437)
- 2017(9140)
- 2016(4909)
- 2015(5594)
- 2014(5703)
- 2013(5903)
- 2012(5773)
- 2011(5397)
- 2010(5546)
- 2009(5217)
- 2008(5374)
- 2007(5207)
- 2006(4605)
- 2005(4273)
- 学科
- 济(28492)
- 经济(28467)
- 业(14378)
- 管理(12443)
- 企(11948)
- 企业(11948)
- 方法(8963)
- 产业(8377)
- 业经(7918)
- 地方(7474)
- 农(6609)
- 中国(6566)
- 数学(6547)
- 数学方法(6483)
- 学(5813)
- 结构(5619)
- 贸(5138)
- 贸易(5136)
- 技术(5099)
- 制(5074)
- 理论(4941)
- 易(4932)
- 地方经济(4920)
- 融(4490)
- 金融(4489)
- 和(4464)
- 农业(4326)
- 财(4195)
- 银(3962)
- 银行(3956)
- 机构
- 大学(82455)
- 学院(81871)
- 济(38505)
- 经济(37874)
- 研究(30820)
- 管理(29253)
- 理学(24352)
- 理学院(24065)
- 管理学(23799)
- 管理学院(23626)
- 中国(21773)
- 京(17927)
- 科学(16982)
- 财(16741)
- 所(16153)
- 研究所(14395)
- 财经(13219)
- 江(13181)
- 中心(12994)
- 范(12371)
- 师范(12289)
- 经济学(12207)
- 北京(11818)
- 经(11686)
- 农(11080)
- 经济学院(10960)
- 州(10763)
- 院(10644)
- 师范大学(9867)
- 业大(9682)
- 基金
- 项目(47888)
- 研究(37964)
- 科学(37862)
- 基金(33553)
- 家(28455)
- 国家(28214)
- 社会(24844)
- 科学基金(23745)
- 社会科(23694)
- 社会科学(23690)
- 省(19213)
- 基金项目(17354)
- 教育(16336)
- 划(15725)
- 编号(15075)
- 资助(13571)
- 成果(13312)
- 自然(12916)
- 自然科(12574)
- 自然科学(12574)
- 发(12564)
- 自然科学基金(12373)
- 课题(11129)
- 重点(11109)
- 发展(10888)
- 部(10773)
- 展(10727)
- 创(10392)
- 国家社会(10325)
- 性(9807)
共检索到131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拥军
从战略的角度讲,发挥比较优势不仅仅涉及贸易战略的选择,而且关系到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而产业升级则是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提升,必然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是改革的大方向,过分强调产业升级将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新的扭曲并延误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青龙 伍世安
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将从"亢奋的物质主义"转向"权衡的物质主义",更加重视对综合成本的掂量和权衡。所谓综合成本,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使用一切要素的代价总和,当前主要囊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要素结构的升级、综合成本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比较优势,而产业比较优势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基本方向。为此,中国应该在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下,努力推动产业结构逐步向契约密集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等新兴产业方向演进,并完成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改造或提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综合成本 比较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晓辉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的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中国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 动态利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灵梅
依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国际贸易、生产要素的转移已是传统成熟的做法。然而在获得收益的同时,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产业转移,进而促进产业升级是有一定弊端的。研究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三者的辩证关系,对于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辩证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昀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论争,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应该以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为基础。本文旨在从内生和外生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进行扩展,从而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之下,为贸易理论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更为合理的分析基础。最后,从发挥复合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复合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外生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成本比较优势的机制在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仍然发挥作用。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 ,主要得益于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将继续存在 ,同时由于劳动力供给大大超出劳动力的需求 ,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能够长期保持下去。但是 ,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企业办社会和人浮于事等大大抵消了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所以 ,在市场竞争中 ,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低 ,虽然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但也有消极作用 :一是在国际贸易...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劳动力便宜 生产率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俊文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区位转移,产业移入国(地区)实施"进口替代",都会导致比较优势在产业移出国(地区)和产业移入国(地区)之间产生动态变化,进而促进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和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 动态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炳南 黄太洋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伍业君 王磊
在比较优势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模型,该模型给出了产业升级的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产品空间中存在升级的目标产品,而且企业具备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必要条件是生产新产品的成本增速快于其价格增速。在中等收入阶段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容易得到满足,但必要条件的满足使得企业实现升级跳跃的临界距离变小;同时,如果向新产品跳跃的能力不足,则会使跳跃的充分条件得不到满足,这两者增加了产业升级断档的可能性,即增加了经济增长停滞的风险,而这正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升级 比较优势演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由其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不同的国家因其当前的产业结构不同,其未来的演化路径就会有所差异。比较优势演化的路径不一定是线性的、连续的,可能出现分岔和断档,由此,产业升级的路径也不一定是线性,也可能出现分岔和断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经济之所以出现高速平稳增长,与中国根据比较优势的演化路径,调整产业升级路径的关系很大;中国的出口之谜与中国适应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分岔、实施产业升级分岔战略关系很大。自2006年以后,中国的比较优势演化开始面临要求突变的压力。这种压力到2008年演变成比较优势的局部性"断档"。有效化解这种断档的风险,防止比较优势由局部性断档转化成全局性断档,从...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路径 分岔 断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日本、韩国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在"贸易立国"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改变和提升要素禀赋,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福利增长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比较优势部门呈现交替转换的动态演变。日韩经济奇迹的发生,也因为没有停留在静态比较优势的低技术部门上,而是选择了具有未来动态比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纪昀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论争,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应该以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为基础。从内生和外生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进行扩展,从而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之下,为贸易理论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能够提供更为合理的分析基础。并从发挥复合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复合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 外生比较优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媛媛 赵金亮 聂元贞
比较优势原则是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比较优势原则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受到责难,比较优势陷阱论便是其一。本文从理论本身、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论的局限性,从实证角度论证我国自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得出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仍是我国必然选择的结论。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局限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晓静 李春艳 陈艺毛 杨文爽
多年来产业升级路径依赖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遵循比较优势的"渐进式产业升级路径"还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创新式产业升级路径"的争议,基于产业空间结构,可视化东北地区2005-2015年产业升级路径,并实证检验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产业升级路径遵循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逐步增多,产业升级成功比例较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后,产业升级路径开始偏离比较优势,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数量没有进一步增加,产业升级成功比例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路径依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