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3)
2023(4026)
2022(3382)
2021(2863)
2019(5062)
2018(4987)
2017(9418)
2016(4994)
2015(5774)
2014(5900)
2013(5905)
2012(5941)
2011(5839)
2010(6242)
2009(6128)
2008(5872)
2007(5589)
2006(5450)
2005(5174)
2004(4817)
作者
(16212)
(13826)
(13513)
(13159)
(8775)
(6354)
(6077)
(5331)
(5161)
(4992)
(4940)
(4641)
(4546)
(4385)
(4331)
(4158)
(3923)
(3903)
(3899)
(3742)
(3432)
(3329)
(3290)
(3284)
(3191)
(3189)
(2907)
(2779)
(2711)
(2651)
学科
(49986)
经济(49957)
管理(14540)
地方(14431)
方法(12095)
地方经济(11567)
(10260)
数学(10169)
数学方法(10129)
中国(9265)
(9206)
(8530)
企业(8530)
业经(8029)
经济学(6431)
(5921)
(5713)
环境(5602)
(5569)
金融(5568)
(5305)
(5280)
理论(5233)
(5213)
教育(5159)
(5066)
产业(4696)
(4585)
银行(4585)
(4486)
机构
大学(92546)
学院(90951)
(49586)
经济(48768)
研究(35031)
管理(28919)
中国(25896)
理学(23659)
理学院(23335)
管理学(22991)
管理学院(22802)
(21722)
(18977)
科学(18454)
(17895)
经济学(17415)
财经(17135)
研究所(15798)
(15287)
经济学院(15194)
(14736)
中心(14200)
(13679)
师范(13639)
北京(12467)
财经大学(12292)
(11629)
(11606)
社会(11196)
师范大学(10980)
基金
项目(47737)
科学(37541)
研究(37313)
基金(34567)
(28777)
国家(28522)
社会(26578)
社会科(25182)
社会科学(25173)
科学基金(24054)
(17979)
基金项目(17167)
教育(16633)
资助(14428)
(14414)
编号(14037)
成果(13030)
自然(12246)
(12023)
经济(11920)
自然科(11906)
自然科学(11903)
(11897)
自然科学基金(11680)
国家社会(11457)
重点(10998)
(10825)
课题(10746)
发展(10471)
(10336)
期刊
(67679)
经济(67679)
研究(36900)
中国(17357)
(17328)
管理(13311)
学报(12494)
经济研究(11690)
科学(11424)
财经(11383)
(10082)
大学(10029)
教育(9713)
学学(9416)
(9387)
(9162)
金融(9162)
问题(8753)
技术(8267)
业经(7665)
技术经济(6749)
(6390)
世界(6039)
农业(5824)
经济问题(5597)
统计(5578)
国际(5542)
改革(5252)
(5252)
经济学(5102)
共检索到155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石世奇  
先秦各家的经济思想是从人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关系 ,即荀子所说的“欲多而物寡”出发的 ,这也就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所说的欲望和稀缺。他们从此出发 ,提出各种主张 ,形成他们的思想体系。荀子在这方面讲得最清楚。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确地从欲望和稀缺出发 ,研究经济问题的思想家。先秦的思想家面临的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 ,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形成了有中国古代特色的经济思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骆振华  
近10年来,由于人类在发展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过程中,破坏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导致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找到一种能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而绿色经济强调经济的发展要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恰恰符合这样一种模式,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发展迅速。笔者以为,绿色经济之所以能得到迅猛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最能体现经济学研究的本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水澎  戴泽伟  
若从社会分工的视角出发,剖析社会分工和分工体系下合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可将市场经济看作是分工体系下一种合作机制和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以私有产权保护为基础,通过刺激个体的欲望,来刺激社会产品的供给和匹配。这虽然会增加社会产品的供应,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扩张人类的欲望,进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所以,市场经济虽然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维系人类合作的机制,但是并不是社会分工体系下的终极合作机制。人类社会还需要继续寻求更为有效的动力机制,来实现社会效率与稀缺性之间的恰当平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昱  龚刚  
资本主义可以分为"资本主义前期社会"和"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于前者,资本主义主要是利用人们的生存欲望而奴役大众;于后者,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制造和繁殖欲望,再利用大众的贪欲而奴役大众。我们发现:贪欲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又可以自我循环,自我繁殖,自我强化,并具有无限的增长趋势;贪欲还是一种异化的欲望,即这种本属于人自己的内在欲望却与人自己的本真需要相背离,相反对。这非但不能肯定生命,反而否定生命,成为奴役人的力量,也使得人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在欲望异化的视角下,我们开始重新诠释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按需分配"。我们发现马克思所说的"按需分配"绝不是满足贪欲,即"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对人类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引  
不久前上海有一位中国经济思想史学者到新加坡去访问讲学,新加坡的一位政府官员在接见时谈到该国这十几年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信仰中国儒家思想,并用以指导国家的建设,而不盲从西方的经济理论。从这段介绍中,值得我们思考几个问题:1、中国儒家思想及其经济思想是怎样的?2、它为什么能有如此深远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还得深入去研究先秦儒家的经济思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莉  
广告的基本功能虽是商业促销,但它同时具有文化经济的作用,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意义。因此,广告越来越成为塑造大众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主要资源。本文将广告放置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对“编码”而成的广告文本进行“解码”,进而探讨广告的制作机理。广告将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加以肢解、包装,从而实现商业话语到非商业话语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能指”的产品被嫁接上一层甚至多层无甚相关的意义———“所指”。这种嫁接的任意性说明广告情景和所传达意义的欺骗性、想像性,而广告出奇制胜的秘诀就在于它切入了人的无意识深层欲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小东  
女性的自我觉醒首先在文学中得到张扬。中国百年文学中,大量女作家涌现和大量妇女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文学关注,大量两性关系的乡村化都市化和欲望化的多重叙述与多元描写,女性从肉体哲学到灵魂鞭笞,从“拷红”到“审男”乃至于阿Q与吴妈的原初欲念都一一在这种差异中显示着文学的诗学表达,显示着两性文学关系中的深度差异,正在成为文学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金元浦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自由地享受生活,消费鸡块,消费可口可乐,消费衬衫领带;也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消费偶像;更消费虚荣、消费欲望、消费美丽,乃至消费语言与符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德敏  李世龙  何凯  
基于传统范式上对资源稀缺性的量度具有诸多缺陷,市场机制在旧有生产方式上对资源利用的自我调节不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良策。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及其理念下的资源稀缺性问题的分析,指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资源稀缺性表征指标不足以完整地反映资源稀缺性,因此有必要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来思考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映西  
WTO自成立以来,效果令人失望,其原因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中的稀缺性假设没有区分欲望和能力两个概念。实际上消费能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为此国与国之间才会产生贸易磨擦。生产过剩的根源也在于消费能力的稀缺。存在基础性错误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解释不了这些现象。只要以有限的消费能力置换稀缺性假设中的无限欲望,就可以引起一场深刻的经济学革命,使经济学回到以人为本的正确方向上来,从而为彻底解决经济问题开辟道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亚军  向来生  李占芳  郭莉  
从资源稀缺出发,讨论了企业循环经济的一些理论问题。定义了稀缺度,并由此给出了企业适应力模型,指出企业只有进行循环经济创新才能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生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的战略行为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龙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人造资源是支撑经济系统的三大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三类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自然资源丰富、人造资源稀缺转变为人造资源相对丰富而自然资源相对甚至绝对稀缺的状态,这种转变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就是曾经作为经济系统外生变量的人口、自然资源逐步纳入经济分析框架成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经济学的边界随之拓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晋  
本文给出了后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即稀缺二元性与制度价值论。稀缺二元性指出,从客体内部的相对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与社会资源的绝对稀缺;从主客体对应关系而言,稀缺性表现为客体商品的相对稀缺与消费者主体可支配时间的绝对稀缺。制度价值论指出,制度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是价值形成的手段,效用是价值表现的形式。制度构建了结构化价值空间,决定了价值属性、价值维度和度量方法。本文分析了制度输出与价值掠夺的关系,指出货币非中性原理,以及货币信用的制度基础。本文认为制度输出与降维战略是新兴大国构建国际秩序与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并通过灭失假定的思想实验进行论证。作为例证,本文指出知识产权的本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聂志红  
“百家争鸣” 的学术环境为先秦思想家们提供了丰厚的成长土壤,从宏观角度审视先秦儒家的经济理论主张,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制度变迁的社会背景出发,指出历史赋予思想家们的主要任务,接着从纵向角度分析了孔子、孟子、苟子的经济思想。笔者认为,孔子、孟子、苟子分别从价值观、制度纲领、哲学基础和制度的具体设计方面,系统建立起儒家完整的封建社会经济运行的理想框架,他们共同构建的“经济世界”代表了儒家经济思想的最高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