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
2023(1727)
2022(1438)
2021(1294)
2020(1147)
2019(2504)
2018(2505)
2017(4991)
2016(2854)
2015(3131)
2014(3070)
2013(3025)
2012(2978)
2011(2814)
2010(3053)
2009(3044)
2008(3109)
2007(3002)
2006(2671)
2005(2517)
作者
(8520)
(7183)
(6972)
(6848)
(4673)
(3497)
(3235)
(2747)
(2682)
(2618)
(2572)
(2445)
(2387)
(2384)
(2351)
(2259)
(2193)
(2178)
(2062)
(2000)
(1888)
(1755)
(1752)
(1743)
(1679)
(1596)
(1590)
(1493)
(1483)
(1469)
学科
(12892)
经济(12873)
管理(9844)
(9487)
(8742)
企业(8742)
方法(6170)
数学(4925)
数学方法(4884)
(4882)
(3907)
(3441)
财务(3431)
财务管理(3423)
(3409)
企业财务(3355)
中国(3197)
理论(3025)
业经(2783)
(2771)
(2655)
(2646)
教育(2437)
体制(2236)
(2232)
金融(2231)
土地(2106)
(2079)
银行(2076)
(1975)
机构
大学(49668)
学院(47059)
(18134)
经济(17762)
管理(15610)
研究(14532)
理学(12804)
理学院(12656)
管理学(12432)
管理学院(12330)
中国(11075)
(10749)
(10169)
财经(8604)
科学(8530)
(7723)
(7715)
(7673)
(7522)
师范(7483)
研究所(6701)
中心(6429)
北京(6425)
(6355)
(6305)
财经大学(6261)
经济学(6100)
师范大学(6012)
业大(5544)
(5435)
基金
项目(26284)
科学(20455)
研究(19887)
基金(19435)
(16659)
国家(16493)
科学基金(13911)
社会(13551)
社会科(12886)
社会科学(12881)
基金项目(9662)
(9646)
教育(9396)
资助(8312)
(8223)
编号(7971)
成果(7918)
自然(7836)
自然科(7661)
自然科学(7660)
自然科学基金(7540)
(6244)
国家社会(6001)
重点(5720)
教育部(5601)
(5585)
课题(5437)
(5362)
人文(5353)
大学(5148)
期刊
(21861)
经济(21861)
研究(16751)
(10152)
学报(9772)
中国(8732)
大学(7548)
科学(7055)
学学(6790)
(6314)
教育(6247)
财经(6003)
管理(5764)
(5177)
(4450)
金融(4450)
图书(4390)
农业(3951)
书馆(3517)
图书馆(3517)
问题(3313)
业经(3176)
经济研究(3125)
(3115)
技术(3079)
统计(2733)
(2650)
理论(2499)
社会(2404)
财经大学(2379)
共检索到75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延钦  
机动侦查权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权力。在对机动侦查权含义、性质及现行法律规定缺陷分析的基础上,对扩大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并进而对机动侦查权运行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译  
2018年10月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检察机关的侦查权予以限度保留。赋予检察机关部分侦查权是检察权范畴下的应有之义,符合以公诉职能为主导的检察权定位,便于检察机关对司法渎职犯罪进行调查,有利于实现诉讼监督效能最大化。因司法人员渎职犯罪的监察调查与检察侦查在立案管辖上存在重构,须对检察机关的有限侦查权进行合理配置。应进行内设机构改革,以刑事检察业务部门为主体行使部分侦查权,确认其在特殊情形下的优先侦查顺位,以检察官"客观义务"理论为支撑呈现刑事证据调查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娅  
职务犯罪侦查权是检察权项下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权能。针对现有职务犯罪侦查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反腐败新要求的现状,应进一步完善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措施,扩大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关联案件的侦查管辖权,进一步完善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机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贵大明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履行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之职能。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刑事案件,是由法律监督权派生出来的侦查权。在行使这项权力时,通过内部制约机制达到诉讼监督之目的。"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一命题是一个悖论,即使增设无穷多的监督层级,最终仍然存在一个不受监督的至高无上的"终极权力"。它不符合现代分权制衡的监督理念。职务犯罪侦查权力大,应该受到进一步的监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培  温志林  
初查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从其功能和性质上来说,行政性是主要方面。同时,结合鉴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定位其功能、确立其原则并从程序、监督等方面完善该制度。初查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案率及下一阶段侦查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抓好初查是一个案件的关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胡渝  
当前我国西部检察机关检察职能的规范结构失衡和运作机制功能性失衡,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针对这些失衡现象,围绕和谐社会的建构,应当全面矫正检察职能的失衡现象,实现检察职能的结构型优化;全面矫正检察职能运作机制的功能性失灵,实现功能性优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芙英  
行政公益诉讼中,强制调查权的缺失导致检察机关倾向于取证容易的案件,人为地缩小案件范围,也无法应对突发性公益案件的证据固定,不利于实现行政公益诉讼预防性要求。强制调查权派生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也由其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全面承担举证责任的现实决定。为了防止检察机关利用强制调查权干预行政权,应当完善强制调查权启动程序,设计检察委员会集体决策和上级机关审查决定制度。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温贤文  杜新武  
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已从修改前的审判阶段直接提前到侦查阶段,这对检察机关的反贪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为律师在刑事诉讼领域开拓事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律师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执业风险也明显增大了。对此,反贪侦查人员应正确对待律师提前介入适应侦查工作转变,树立证据核心意识。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次金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特有的职能,这种职能反映了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要依据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用足用好相关条款,全面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原则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春业  
我国现行由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仍属于一种事后救济类型诉讼制度,难以达到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全面救济的目的,必须建立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补充的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侵害行为尚未发生或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但尚未造成损害事实时,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达到预防危害发生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对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提起范围、提出时机、诉讼程序、裁判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丽娴  
支持起诉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自其诞生20多年来,由于立法的疏漏,该原则并未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鉴于支持起诉原则对保障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通过分析支持起诉原则的缺陷入手,阐明合理的社会干预原则是其存在的重要基础,指出将该原则具体制度化,并应当从确定检察机关为支持起诉主体、案件适用范围和支持起诉方式等方面加以规则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滨  卞飞  
在我国,近几年国有资产以年均5%的速度流失,进入90年代后,每年流失至少1000亿元,日均流失近3亿元。在环境污染方面,不仅局部地区的公害和污染事件屡屡发生,一些环境和生态问题诸如酸雨、沙尘暴、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资源枯竭等也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类似此类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等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可却总是因为没有适格的诉讼主体,或有关主体无力起诉、起诉不力,甚至不敢、不愿起诉,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干预和保护。由此可见,在中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并赋予检察机关代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商艺涵  
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是一项新生的制度,同时也是一项创新的制度。虽然行政公益诉讼已经初见成果,但是由于法律规定较为简略,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办案指南和操作细则,因而在推进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样,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阶段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如案件线索的来源受限、检察建议的设置不明、调查核实的权力有限等,因而需要积极拓宽案件线索的来源、明确规范检察建议的设置、有效强化调查取证的刚性,以此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中诉前程序的检察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炜  杨鹏  马培列  张妙菊  马香莲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重要发展格局。"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服务与保障。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下,检察机关积极服务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特别是保障与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的权益和依法治理的有序进行,在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政治、文化有序发展的同时,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为国家治理效能。检察机关应对"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制度、机制不完善和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为"一带一路"经济的和平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积极构建国际投资规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和区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对话沟通,学习和借鉴他国法律制度的优点,促进国际间贸易规则下的法治建设进程,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法治保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若瑾  张镝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新增的诉讼模式,在环境刑事案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保护受损害生态环境。但在实践中出现了诉前公告程序难以履行,诉讼职责定位不清,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破解困境,要简化诉前公告程序,明确法律依据,突出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