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4)
2023(3758)
2022(3217)
2021(3206)
2020(2663)
2019(6167)
2018(6206)
2017(11686)
2016(6622)
2015(7503)
2014(7398)
2013(7210)
2012(7030)
2011(6345)
2010(6498)
2009(6001)
2008(5941)
2007(5348)
2006(4756)
2005(4350)
作者
(18207)
(15048)
(14813)
(14168)
(9824)
(7337)
(6950)
(5778)
(5696)
(5452)
(5283)
(5051)
(4947)
(4671)
(4590)
(4502)
(4358)
(4336)
(4219)
(4196)
(3788)
(3672)
(3618)
(3517)
(3415)
(3368)
(3320)
(3318)
(2990)
(2925)
学科
(24191)
经济(24152)
管理(15812)
(13300)
(10330)
企业(10330)
(7631)
地方(7535)
中国(6905)
方法(6736)
(6525)
理论(5662)
业经(5652)
(5424)
农业(5279)
(5181)
(4942)
金融(4939)
数学(4936)
教育(4921)
数学方法(4841)
(4292)
(4211)
银行(4206)
(4058)
(3668)
环境(3589)
(3428)
贸易(3424)
(3222)
机构
大学(92232)
学院(90173)
研究(32262)
(31995)
经济(31056)
管理(29282)
中国(25471)
理学(24095)
理学院(23673)
管理学(23237)
管理学院(23035)
(21026)
科学(20247)
(17179)
(16626)
(16580)
师范(16494)
(15109)
中心(14981)
研究所(14704)
(14285)
师范大学(13507)
北京(13428)
财经(12958)
(12457)
业大(12124)
(11542)
(11502)
农业(11053)
教育(9951)
基金
项目(54901)
研究(43264)
科学(42167)
基金(37637)
(32370)
国家(32014)
科学基金(26614)
社会(25626)
社会科(23955)
社会科学(23945)
(21747)
基金项目(20278)
教育(20157)
编号(18716)
(18623)
成果(17040)
自然(16369)
自然科(15903)
自然科学(15901)
自然科学基金(15605)
资助(14728)
课题(13504)
重点(12260)
(12229)
(11903)
(11496)
(11163)
项目编号(10981)
(10957)
大学(10507)
期刊
(41816)
经济(41816)
研究(31695)
中国(21958)
教育(16125)
学报(14778)
(14530)
(13547)
科学(12901)
大学(11238)
管理(10538)
学学(9957)
(9368)
金融(9368)
农业(9165)
图书(7560)
技术(7518)
财经(7205)
(6291)
问题(6075)
业经(5884)
书馆(5773)
图书馆(5773)
经济研究(5669)
(5573)
(5235)
(5051)
资源(5024)
会计(5016)
(4946)
共检索到148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欣可  
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为了"振国民精神",极力宣扬《桃花扇》的民族意识,成为清末民初第一位勾稽史实、探索《桃花扇》创作主旨的学者。与孔尚任自己的评点本《桃花扇》相比,梁启超的《桃花扇注》在批注范围和批注内容上都围绕史实展开,反映了极具梁氏色彩的史剧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欣可  
作为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的倡导者,梁启超在积极借鉴传统文学批注模式的同时,充分吸收了西方戏剧的创作体例,于1925年完成了对《桃花扇》的批注工作。这一批注本不仅汇聚了梁启超对戏曲艺术的个人感知,而且对中国近现代戏剧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亚楠  
自《桃花扇》问世至清末,清代文人创作了大量有关《桃花扇》的咏剧诗词。这些咏剧诗对于考察《桃花扇》在清代的传播、接受和影响,以及清代文人对《桃花扇》的认识和评价,是不可或缺、必须利用的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些咏剧诗对《桃花扇》抒发兴亡之感的主旨给予了一致认同和肯定。其中的人物评价涉及该剧所有重要出场角色,对李香君皆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园  
20世纪初期,随着“新史学”浪潮的迭代推进,我国传统史学不断与外国史学理论及方法结合,研究路径由此推陈出新,最能代表20年代史学学科化的新史学“研究法”著作莫过于梁启超编写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和何炳松编译的《历史研究法》。系统比较三本史著中蕴藏的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价值论,既能窥见20年代新史学史家对文明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历史主义、鲁滨逊“新史学”等史学理念的批判发展,也能察觉出传统史学回归融通的趋势,发现史家在新与旧、中与西,求真与致用,理论与方法中寻找平衡,建立系统完整的史学理论所作的尝试,从而站在史学近代化的整体的发展历程中,加深对20年代这一承前启后时期的认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祥财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人。他的相关论著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参照,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他的研究存在着观点跳跃和逻辑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此后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延续。文章在方法论的层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新的解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勇  
梁启超的教育改革行动深受"侨易"经历影响。广州求学使梁启超"换骨"为立志改造"乱世"的儒家经世学子。得益于上海获取的西学知识和在北京所受的时局刺激,梁启超不再只是思考如何将"乱世"变为"升平世"的抽象问题,而是开始深入本国"强邻环伺"的危难时局,进而形成意在发起科举教育体制改革的系列行动。及至流亡海外,"受他国人凌辱"的切肤经验又使梁启超认为最紧迫的教育改革乃是发展"国家教育",将中国建成和美国那样独立强盛的"国家"。待到晚年游欧看到西方文明破产,梁氏再度调整其教育改革行动。从"侨易"经历入手,不仅可以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莫曰达  
Mr.Liang Qichao was a famous scholar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c China,who had a good knowledge of statistics.The paper collects and introduces the remarks made by Mr.Liang.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高力克  
在梁启超倡言的"道德革命"中,自由被归为普世公理和西方立国之本。但梁氏以团体自由和心灵自由为其旨的自由观,显然与自由主义之个人本位的权利自由观大异其趣。虽然梁氏具有强烈的亲英主义倾向,但他并没有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而充其量只是一个近似韦伯式的民族自由主义者,而且其民族自由主义随着北美之旅而很快为国家主义和开明专制主义所取代。梁氏之儒家、道家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杂糅的自由观,是启蒙时代东西文明激荡的一朵思想浪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琴  
在消费问题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梁启超的消费思想愈显其合理性:他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重视精神文化消费;提倡简单、朴素、恬静的生活消费,却又不单调乏味,拥有丰富多彩的闲暇消费;正确地看待节俭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适度消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敏  
梁启超是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校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之一,在北师大的建立和发展的三个关键性节点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但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开辟了思想先路,而且在创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体系的早期代表者——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上功不可没。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高等师范教育面临发展转型的关头,梁氏出任首届董事长,有效地稳定了风雨飘摇的北师大,指明了发展方向。不唯如此,梁氏亲执教鞭,培育人才,提高了北师大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声望。梁启超也因之成为中国师范教育史上至关重要的规划者和保护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锋  
发轫于20世纪初的"史界革命"是近代中国史学史乃至文化史的一个里程碑。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的史学转型始于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梁启超在著作中号召建立新史学,对中国旧史学大张挞伐,论证史学的重要性,并引入进化论,倡导"史界革命"。但是,两部著作却明显带有较强的政治意味,存在难以逃避的主观性,并陷入社会进化史观的误区,这导致梁启超新史学思想带有缺憾。然而,20年后,当梁启超淡出政界,潜心治学之后,其史学观发生变化,对传统史学评价变得客观,并对早年的新史学思想做了若干反思与修正。这种转变在客观上体现出学者的政治主张对其学术思想与价值取向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兵权  陈国庆  
梁启超受严复和法国、日本等国启蒙思想家启发,深刻意识到改造国民性的重要意义。他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致力于对国民的思想启蒙,并由此形成以新民说为主体的启蒙思想。他强调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克服民族自卑感,将中国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以达到新国民的目的。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不仅具有政治实践意义,而且显示出重要而长久的历史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宇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主张维新救国,变革图强,深受国人敬仰,梁启超的一生与我国图书馆事业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探索者,为形成"中国特色图书馆学思想体系",创建中国图书馆学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理论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仍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夏国祥  
梁启超经济思想新论夏国祥迄今为止,学术界一般认为,梁启超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功绩主要在于对西方经济学说的传播,而其对经济学的理论范畴未作深入探讨,有关经济议论多似是而非,瑜不掩暇。笔者认为,梁启超对经济理论虽然罕有建树,但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