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1)
2023(4925)
2022(3965)
2021(3995)
2020(3214)
2019(7492)
2018(7579)
2017(12134)
2016(8064)
2015(9199)
2014(9342)
2013(8444)
2012(8084)
2011(7847)
2010(8346)
2009(7323)
2008(7546)
2007(7063)
2006(6570)
2005(6080)
作者
(23109)
(19305)
(19172)
(18332)
(12496)
(9320)
(8729)
(7674)
(7360)
(7105)
(6841)
(6703)
(6472)
(6390)
(6218)
(6111)
(5871)
(5863)
(5698)
(5605)
(5453)
(4991)
(4690)
(4689)
(4631)
(4406)
(4371)
(4261)
(4109)
(3948)
学科
(21640)
经济(21613)
教育(19700)
管理(16881)
(14591)
(13114)
企业(13114)
中国(12623)
(12387)
理论(10415)
方法(8484)
教学(6540)
技术(6177)
(5866)
数学(5776)
数学方法(5583)
业经(5521)
(5349)
(5293)
(5121)
研究(4662)
(4515)
(4419)
发展(4388)
(4265)
农业(3794)
思想(3781)
(3737)
(3673)
(3599)
机构
大学(122728)
学院(114437)
研究(46395)
管理(33988)
(32905)
经济(31809)
教育(31004)
科学(30122)
(29438)
师范(29277)
(28581)
理学(28473)
理学院(27896)
中国(27348)
管理学(27048)
管理学院(26796)
(24751)
师范大学(24411)
研究所(22848)
(20429)
北京(18814)
中心(18793)
(17663)
(17660)
(16166)
技术(16106)
(15818)
业大(15295)
农业(13877)
财经(13859)
基金
项目(70442)
研究(57023)
科学(56992)
基金(48025)
(42609)
国家(42115)
教育(34784)
科学基金(34120)
社会(32474)
社会科(30340)
社会科学(30330)
(27910)
(27014)
编号(26028)
成果(25882)
基金项目(24757)
自然(21315)
课题(21304)
自然科(20809)
自然科学(20800)
自然科学基金(20427)
资助(18447)
重点(18246)
(17734)
(17283)
项目编号(15934)
(15908)
规划(15791)
(15126)
教育部(15087)
期刊
教育(50067)
研究(46101)
(39156)
经济(39156)
中国(32189)
学报(21116)
科学(18832)
大学(16347)
(15289)
学学(13501)
(13273)
技术(12515)
管理(11674)
职业(11597)
农业(10343)
图书(8909)
财经(7959)
(7723)
论坛(7723)
技术教育(7497)
职业技术(7497)
职业技术教育(7497)
(6900)
(6393)
金融(6393)
书馆(6388)
图书馆(6388)
(6349)
(6264)
高等(5829)
共检索到186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核心教育知识是教育实践中通用性与迁移力较强、教师使用频繁且富有效能、在专业社群中认同度高的教育知识,是在教育知识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的理论概念与实践知识的统称。从内涵上看,它是教育领域中的通用知识、成长型知识,是教师工作取向型的知识,是在教师身上现实运转的行动性知识。核心教育知识的六个关键特征是:必需性、阶段性、层级性、主题性、多效性与统领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涛  陈时见  
不管是单纯的认识"他者教育"的活动,还是以"他者视域"反观"我者教育"的活动,都是认识主体从"他者视域"看待教育的认识活动,比较教育由此形成的知识首先具有"他者视域"的特征。人们在认识"他者教育"进而反观"我者教育"的基础上,试图建构全球教育的过程中建构比较教育的知识,这是对"他者教育"的二次建构。比较教育天生具有跨越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性,并进一步解读国际教育关系,因而具有解读全球的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劲松  
教育公平是一种在“比例平等”原则支配下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份额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作为一个时空的范畴 ,它虽然具有公平概念的一般特征 ,但在体现公平概念内涵的分配、裁判、评论和竞争四种场合或四个平台上 ,却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静  石伟平  
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学生需尽早了解社会和工作世界,确立自己的生涯目标,因而生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生涯教育有了新动向:生涯教育对象更广泛,目标更加清晰,更注重公平性并且建立了完善的生涯教育标准。政府、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开展生涯教育。我国可借鉴英国经验,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普职合作,发挥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做好生涯教育制度保障。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生钰  李培凤  
高校管理的关键是对知识分子行为的影响 ,知识分子外显的行为是由行为的本质特征支配的 ,表现在 :追求真善美、强烈的反思批判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价值冲突与相融。高校作为适宜知识分子生存和发展的学术型组织 ,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的特征 :共生性、以情感和精神为主导、任务的复杂性。为此 ,高校应重视组织文化的整合作用 ,实施人本管理 ,利用冲突激活学术活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建新  
本文认为组织的知识转化是组织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在适应环境压力的过程中,组织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特征;组织发展的过程是组织知识的动态转化与组织的知识特征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组织的知识特征与组织形态相匹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建  陈松涛  陈传明  
自“核心能力”被提出以来,该概念仿佛成了企业的“万能金钥”。然而,我们却不能忽视这一事实,核心能力容易走向其反面,形成刚性。核心能力刚性抑制了企业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创新的能力。本文首先提出了核心能力刚性的定义,然后分析了核心能力刚性的载体,进而对核心能力刚性的本质即路径依赖现象从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最后讨论了核心能力刚性特征的克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瑜  
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性、学术性、研究性是其三大基本特征,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规范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笔者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三个基本特征的解析,探讨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这些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素清  
论大科学与大教育的特征四川联合大学王素清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是整个社会有机体中很重要的构成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从20世纪开始,尤其是在最近几十年以来,自然科学和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加深刻和广泛地影响到经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英  
对比较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是一个十分迫切而重要的课题。比较教育思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史前溯源、初步产生、体系形成、多元发展和理性建构五个阶段。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了社会性、独特性、本质性、实践性、指导性、多元性、局限性的总体特征;比较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也表现出学科理论的体系性、方法论的核心性、目的论的统一性、研究单位的拓展性和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红丽  吴新年  
介绍知识服务产生的背景,归纳当前国内外关于知识服务的定义并结合知识服务开展的实践,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知识服务的概念并分析其主要特征。认为对知识服务的进一步研究必须切实抓住知识服务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并结合知识服务的应用需求和实践开展现状,以促进知识服务进一步向前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克  程妮  马费成  
利用计量思想和方法对知识进行聚合是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认为知识计量聚合是对科学知识资源系统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强调利用计量理论和方法,从知识的内容和语义出发揭示知识内容的层次性、关联系和结构性,最终实现知识服务。多元性和阶段性是知识计量聚合的核心特征,从聚合对象、知识网络、测度层次和目标结构的角度论述了知识计量聚合的多元性特征;元数据—传统计量关联—语义与计量结合的聚合实现过程体现了知识计量聚合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对知识计量聚合研究中的新命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蓓,陈建安  
本文首先采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KS框架分类法界定知识蓝领。然后,分析了知识蓝领作为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操作人员的性质虽然没有变化,但所需具备的能力特征却发生了根本变化。最后,对知识蓝领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