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8)
2023(3050)
2022(2346)
2021(2202)
2020(1506)
2019(3321)
2018(3179)
2017(5952)
2016(3303)
2015(3620)
2014(3605)
2013(3456)
2012(3240)
2011(3033)
2010(3163)
2009(3008)
2008(3078)
2007(3024)
2006(2724)
2005(2484)
作者
(9284)
(7919)
(7817)
(7625)
(5067)
(3739)
(3432)
(3009)
(2910)
(2804)
(2760)
(2649)
(2596)
(2570)
(2481)
(2348)
(2336)
(2307)
(2213)
(2112)
(2022)
(1943)
(1895)
(1857)
(1854)
(1842)
(1788)
(1639)
(1552)
(1524)
学科
(13980)
经济(13966)
管理(9701)
(8266)
(6941)
企业(6941)
中国(4916)
(4723)
业经(4295)
教育(4044)
方法(3951)
理论(3828)
(3640)
(3634)
(3616)
农业(3269)
地方(3009)
数学(2670)
(2601)
金融(2599)
数学方法(2594)
(2570)
(2565)
银行(2563)
(2469)
(2469)
(2383)
(2350)
贸易(2348)
(2273)
机构
学院(53293)
大学(52947)
(19576)
经济(19093)
研究(17496)
管理(16724)
理学(13709)
理学院(13537)
管理学(13282)
管理学院(13170)
中国(12649)
(11130)
(11013)
科学(10299)
(9635)
师范(9604)
(8665)
(8660)
财经(8637)
(7695)
研究所(7690)
师范大学(7571)
中心(7377)
(7193)
北京(7113)
教育(6519)
经济学(6361)
财经大学(6178)
(6113)
(5925)
基金
项目(30712)
研究(26067)
科学(24256)
基金(20932)
(17459)
国家(17250)
社会(16620)
社会科(15624)
社会科学(15619)
科学基金(14461)
教育(12681)
(12500)
编号(11334)
成果(10728)
(10543)
基金项目(10304)
课题(8736)
资助(7965)
(7677)
(7425)
(7295)
自然(7266)
重点(7244)
自然科(7060)
自然科学(7060)
项目编号(6986)
自然科学基金(6921)
(6795)
规划(6770)
国家社会(6675)
期刊
(26913)
经济(26913)
研究(19618)
教育(10920)
中国(10596)
(9318)
学报(8319)
科学(7160)
(6694)
大学(6649)
管理(6470)
学学(6025)
财经(5598)
(4899)
金融(4899)
(4882)
业经(4542)
技术(4506)
农业(4335)
经济研究(3941)
问题(3695)
图书(3310)
(3204)
(3050)
职业(2923)
(2701)
论坛(2701)
书馆(2666)
图书馆(2666)
现代(2603)
共检索到84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永久  孙玉丽  
校际均衡发展的公平指向具有教育自身的逻辑,这一逻辑的起点是人性。从人性和教育系统两种视角进行考察,得出区域内校际均衡的公平逻辑,在于"基本"资源配置的完全均等和差异性均衡的有机结合。在对阻碍校际均衡发展的三个偏颇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校际均衡发展的路径:首先要实现所有学校在基本办学标准上资源配置的完全均等,同时要创建富有个性的特色学校,促进儿童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还要对薄弱学校和处境不利儿童进行一定的教育补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玉丽  张永久  
无论区域教育改革如何推进,教育公平始终是理论和实践聚焦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得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关系问题被广为关注。本刊刊发一组从区域教育改革的校际均衡、体制均衡、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等不同角度探讨教育公平如何在区域内实现的文章,以期能够引发读者对如何理解均衡发展的实质、如何通过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更为深入的思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刚  范国睿  
新加坡在保持优质基础教育继续发展的同时,也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不均衡发展问题而采取了一系列的努力和措施。分析新加坡教育的投入与质量保障政策、校群和校群督导政策和弱势群体扶助政策,并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对均衡发展政策进行了思考和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友  朱华荣  
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显著特征或主要缺陷是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其制度安排是“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的非均衡。这种非均衡制度安排,是导致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不可持续有效供给、“三农”负担沉重、基层财政不可持续、基层治理软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调以及农村社会不和谐等诸多问题的根源。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统筹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入手,研究解决“二元”财政结构下的“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非均衡制度安排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建香  
为寻求经济增长下国民经济总体产业结构和资源公平性间的均衡,笔者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央资源分配的优化理论模型,发现理论上存在以中央资源分配系数调整为条件的均衡路径。考察1988年~2007年间的经济发展指标,联立方程计量实证表明,产业结构和公平性随中央资源的分配反向变动,使均衡路径的存在成为可能;公平性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系,这是不同于现有文献的一个新结论;由于自身的Logistic增长特性,产业结构以0.7为饱和点,这是本文的另一新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莉红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辞海》中对"均衡"一词的解释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一般分为动态的平衡和静态的平衡,两种形态均与运动相联系,在绝对的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暂时的、相对的静止和平衡。在经济学中对均衡的概念通常也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均衡即产品或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均等或者说变量均衡;另一种认为均衡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芳芳  
学校发展的动力不仅源于学校内部更新,也与其他学校的互动、合作与交流相关。校际互动意在充分挖掘每所学校的潜力,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校际互动的典型实践组织形态有:校际教研共同体、名校集团化、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联盟、教育研究与实验共同体。校际互动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新平台,而且能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冯梅  
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选择恰当的均衡发展测评指标,对引导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配置教育资源尤为重要。目前官方规定的测评指标存在一些缺陷,排除了对教学点的测评难以完整地衡量县域内教育均衡状况,监测指标易诱发农村学校撤并,硬件指标偏重于考察数量而难以全面测量质量,师资指标难以适应城乡地区差异会影响测评准确度。建议强化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建立区县分类测评指标,增加差异系数的必达阈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喜洲  蒲勇健  
世界遗产作为人类公认的,具有极高价值的景观,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使得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者(游客)在消费过程出现了不公平与不均衡现象。本文旨在运用价格体系、政府间补偿与市场调节等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菊  
金融资产具有集聚、交易和资源配置功能.金融资产的需求取决于经济体制、生产集中程度和财富分配状况等.金融资产的供给除货币供给外,还有债券、股票、金融衍生产品等.为了保持金融业的稳定,必须把握好金融资产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锡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要保持货币供求均衡,中央银行必须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使货币的供给与客观的货币需求经常保持一种相互适应关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董俊燕  赵佳音  
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校际资源分配是否均衡与居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涉及校际的机会和规则的公平,而目前已有的义务教育均衡研究微观上集中于县域层面,对于关系居民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校际均衡关注较少。校际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有效地监控和评价县级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程度的有效工具。制订义务教育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资源配置均等原则、财政中立原则、弱势补偿原则、数据可得性原则。指标体系包括入学规则均衡指标、资源配置均衡指标和学校教育产出均衡指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漪  侯臣  
已有的对城乡和谐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城乡和谐发展的途径方面,却忽视了对城乡和谐衡量标准的研究。本文从公平与效率统一(均衡)的视角来解析城乡和谐的标准以及城乡和谐演进的机制,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城乡和谐发展模型。该模型揭示,城乡和谐是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函数,市场机制与政府制度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保华  
近一段时期以来由"择校费"所引发的有关教育公平化问题成为社会和学界所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尝试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经济解释,即"择校费"是一种实现从混同均衡到分离均衡过程中的合理性制度安排。从动态效率来看,这一看似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实现社会总体效率的提升和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即实现动态效率上的公平化。最后,本文对人们普通接受的教育公平化概念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大昌  
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又一次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入世后也使公平与效率如何结合问题有着特别的急迫性。本文提出了关于公平与效率均衡的一般定义和成本 -收益模型。在重点分析公平和效率均衡的必然性的基础上 ,指出了达到公平与效率均衡的最佳路径 ,以及基本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