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3)
- 2023(11451)
- 2022(9266)
- 2021(8549)
- 2020(6849)
- 2019(14962)
- 2018(14614)
- 2017(27314)
- 2016(15027)
- 2015(16387)
- 2014(15859)
- 2013(14988)
- 2012(13093)
- 2011(11534)
- 2010(11876)
- 2009(11470)
- 2008(11352)
- 2007(10518)
- 2006(9171)
- 2005(8279)
- 学科
- 企(72174)
- 企业(72174)
- 业(68683)
- 管理(63594)
- 济(55893)
- 经济(55811)
- 财(23746)
- 业经(23237)
- 方法(20624)
- 务(19119)
- 财务(19100)
- 财务管理(19085)
- 企业财务(18112)
- 理论(15018)
- 技术(14934)
- 中国(14422)
- 制(14129)
- 农(13423)
- 和(13149)
- 划(12752)
- 数学(12560)
- 数学方法(12369)
- 企业经济(12214)
- 策(12133)
- 体(11969)
- 经营(10830)
- 技术管理(10731)
- 贸(10373)
- 贸易(10362)
- 易(10102)
- 机构
- 学院(205904)
- 大学(202303)
- 管理(81146)
- 济(79749)
- 经济(77917)
- 理学(68545)
- 理学院(67906)
- 管理学(66968)
- 管理学院(66563)
- 研究(59471)
- 中国(46217)
- 财(41830)
- 京(40898)
- 江(33193)
- 科学(32957)
- 财经(32506)
- 经(29217)
- 所(27647)
- 范(27479)
- 中心(27443)
- 师范(27313)
- 州(26947)
- 北京(25267)
- 业大(24840)
- 研究所(24377)
- 农(24199)
- 财经大学(23761)
- 商学(23592)
- 经济学(23514)
- 商学院(23361)
- 基金
- 项目(128867)
- 科学(103346)
- 研究(102986)
- 基金(91629)
- 家(77103)
- 国家(76262)
- 科学基金(67839)
- 社会(65683)
- 社会科(62158)
- 社会科学(62139)
- 省(52731)
- 教育(48897)
- 基金项目(47612)
- 编号(44048)
- 划(43096)
- 自然(41141)
- 自然科(40236)
- 自然科学(40221)
- 自然科学基金(39531)
- 成果(37098)
- 资助(35289)
- 课题(30509)
- 创(29732)
- 项目编号(28619)
- 重点(28589)
- 部(27959)
- 发(27754)
- 制(27360)
- 创新(27327)
- 性(27162)
共检索到316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左健民
"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重大的改革举措,有利于推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从校企合作的视角出发,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优化与实训基地共建三个方面分析了"卓越计划"的实施路径,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卓越计划"。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卓越计划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桂梅
培育卓越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的主方向,也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深化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是校企协同为社会源源不断创造人才红利的必然选择,建构卓越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校企以育人为主线,从平台搭建、创新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构建等内涵方面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定华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计划实施以来,有关省份院校在优选生源、协同育人、实践导向、加强师资和优先支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下一步,将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改革发展、做好交流指导、广泛示范辐射,努力开创教师教育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
卓越教师 培养 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编者按: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是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必由之路。自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推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来,不断深化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和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成为了试点高校结合各自特色主动关注并探索实践的话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宇
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卓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该模式本着"优选、优培、优荐"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两种优质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实现企业在卓越经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采取"六三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卓越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晓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追求优质教学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培养卓越教师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将培养卓越教师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开始推行卓越教师计划。各国推行卓越教师计划的根本目标和实现路径虽存在差异,但大体呈现趋同。加拿大非常重视卓越教师的培养,在探讨卓越教师内涵的基础上,以实现优质教学为根本目标,以教师教育一体化为基本路径,针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确定两个关键主题,推行卓越教师计划。
关键词:
卓越教师 优质教学 教师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妮
尽管德国拥有一批历史悠久的中世纪大学,然而在今日鳞次栉比的世界著名大学之林中却难觅其身影。为了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德国政府启动"卓越计划",力图打造一支"日耳曼的常春藤",重塑德国大学重要的科研地位与国际声誉。本研究结合"卓越计划"实施前后德国大学科研论文的发表情况、大学竞争文化和机制的转变、高校与校外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德国大学在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等,探索"卓越计划"推出10年来的实施效果,展望"卓越计划"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大学科研 德国 卓越计划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柳 吴淑清 邹险峰 胡铁军
鉴于当前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校企合作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应时而出。该计划,通过2+2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会管理、懂经营、能训练的综合型人才。职业创业——学生顺利毕业后,可优先被合作企业录用,开始自身职业经理人事业,参与门店的经营与管理;也可进行职业创业,投资开店,分享企业利润,进行品牌加盟。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卓越人才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丁·英斯 冯李崟 钟周
本文考察了世界强国德国的大学排名表现。论文引用率和其他一些衡量指标数据显示,德国大学未能获得良好的国际认可。本文还分析了德国对此种情况的反应,包括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集中投入大量资金,试图使一小部分大学在研究和知识创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国际影响。这种策略来自于对美国和英国一流大学策略的借鉴。但是我们还需意识到,拥有一些顶尖大学和拥有一个优秀的大学体系是两回事。当今所有国家都需要更多拥有更多具有技术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专业人员,以此发展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如果将优先目标设为与哈佛大学竞争,而不是建设一个庞大且有效的高等教育体系,这将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卓越品质,即使是世界一流水平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福莹 肖宏 王加春 漆汉宏
介绍了燕山大学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到"卓越计划"中,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正确把握学位论文规格和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卓越计划 研究生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冼梨娜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价值追求,分析了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中存在的政策制度不完善,欠缺激励机制;"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教师实践机会较少;教师职业精神有待提高四个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从政府层面制定倾斜政策;开拓"双师型"教师人才的来源;挑选在职教师,强化技能培训;引导高职师范生树立身份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路径,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卓越教师 培养 价值追求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磊华 蒋文海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2012年,教育部又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批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内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在多年工程师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开始着手以"2011计划"的新协同创新理念,深入实施和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一、深刻领会和把握"2011计划"给卓越计划带来的新理念"卓越计划"和"2011计划"都是"十二五"期间发布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两者之间既存在本质特征的相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传毅 杨力苈 杨佳乐
通过倾向值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从知识生产的视角对德国大学"卓越计划"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虽然入选高校的学术发表数量、质量以及国际合作发表在建设周期内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进步幅度较之于没有入选"卓越计划"的高校并不明显。这表明德国"卓越计划"在提高德国大学科研表现上的效果并不显著。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可考虑在科学研究维度的若干可比领域运用PSM-DID的方法开展政策效应评估。
关键词:
德国“卓越计划” 重点建设政策 成效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智源 黄少波
文章主要描述了"卓越计划"视角下信息库资源的建设必要性,以及搭建信息库资源的内涵,介绍了信息库资源建设在创新高校"卓越计划"学生就业模式上的四点做法。
关键词:
信息库资源 卓越计划 就业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