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4)
- 2023(7928)
- 2022(6259)
- 2021(5850)
- 2020(4718)
- 2019(10598)
- 2018(10473)
- 2017(19501)
- 2016(10558)
- 2015(12352)
- 2014(12241)
- 2013(11686)
- 2012(10732)
- 2011(9888)
- 2010(9884)
- 2009(9304)
- 2008(9306)
- 2007(8419)
- 2006(7643)
- 2005(7337)
- 学科
- 济(50206)
- 经济(50144)
- 业(27009)
- 管理(26215)
- 企(20023)
- 企业(20023)
- 中国(19895)
- 方法(18152)
- 数学(15440)
- 数学方法(15359)
- 农(15139)
- 业经(11662)
- 贸(11362)
- 贸易(11353)
- 易(11140)
- 制(10175)
- 财(9835)
- 农业(9829)
- 学(9524)
- 发(8806)
- 银(8734)
- 银行(8727)
- 融(8496)
- 金融(8495)
- 行(8486)
- 地方(7919)
- 体(7841)
- 发展(7328)
- 展(7303)
- 关系(7267)
- 机构
- 大学(161287)
- 学院(156669)
- 济(75284)
- 经济(74205)
- 研究(61868)
- 管理(54308)
- 中国(47838)
- 理学(45544)
- 理学院(44986)
- 管理学(44410)
- 管理学院(44101)
- 京(35360)
- 财(33955)
- 科学(33888)
- 所(30913)
- 研究所(28057)
- 财经(27179)
- 中心(26034)
- 经济学(25859)
- 经(25000)
- 北京(23254)
- 经济学院(23194)
- 范(23192)
- 师范(23050)
- 农(23027)
- 江(22518)
- 院(21531)
- 财经大学(20218)
- 师范大学(19065)
- 科学院(18589)
- 基金
- 项目(98444)
- 科学(78970)
- 研究(75581)
- 基金(74368)
- 家(65687)
- 国家(64770)
- 科学基金(54192)
- 社会(51850)
- 社会科(49178)
- 社会科学(49164)
- 基金项目(37715)
- 教育(34221)
- 省(33883)
- 自然(30942)
- 自然科(30251)
- 自然科学(30242)
- 资助(30072)
- 划(30027)
- 自然科学基金(29757)
- 编号(28745)
- 成果(25261)
- 部(23869)
- 国家社会(23526)
- 中国(23098)
- 重点(22820)
- 发(22271)
- 教育部(20965)
- 课题(20704)
- 创(19841)
- 性(19830)
共检索到250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卜新兵
文章认为,要构筑符合中国现代化水平与发展要求的国家形象,就必须从历史深处解构"东方主义"的现代性话语霸权,重构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东西方平等对话平台;必须在扬弃中国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中国形象实力;必须在超越意识形态争论的基础上重构中国现代国家形象。
关键词:
中国形象 现代化 东方大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王东
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公民的现代化 ,而公民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之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教育的率先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现代化教育包括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适合社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等。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实施“重点投入 ,优先发展”、“确保基础 ,高层统筹”、“集中几点 ,放开一片”、“经济制导 ,法规制约”四大发展战略
关键词:
国家 教育 现代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范建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经济体制乃至财税体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也已步入新阶段,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对未来改革秉持何种理念,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也关系到改革成效能否"事半功倍"。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一个新的重要变化,那就是财政税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并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回应这一关注,学界不少名家基于学理,从现实出发,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当前税收问题做出分析与解读。一段时间以来,坊间出版了大量此类有助于大众释疑解惑的著作。其中,杨志勇教授的《大国轻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小平 张展
国家理性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维。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在体制机制和国家理性上与之相适应。就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言,国家治理需要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治理对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善治目标,即推动国家理性的生态化转向,将生态理性上升为国家理性。现代生态伦理孕育了生态正义、自然价值、动物权利等核心理念,为生态价值观念、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理性的出场。为此,现代生态伦理需要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休止的范式之争,以“和”的尺度圆融争议,形成一种和合的生态伦理。明确国家理性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即引导治理主体依据和合的生态伦理,遵循平等原理进行天人交往、物我交往,对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小平 张展
国家理性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维。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在体制机制和国家理性上与之相适应。就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言,国家治理需要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治理对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善治目标,即推动国家理性的生态化转向,将生态理性上升为国家理性。现代生态伦理孕育了生态正义、自然价值、动物权利等核心理念,为生态价值观念、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理性的出场。为此,现代生态伦理需要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休止的范式之争,以“和”的尺度圆融争议,形成一种和合的生态伦理。明确国家理性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即引导治理主体依据和合的生态伦理,遵循平等原理进行天人交往、物我交往,对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石明
国家治理问题是政治学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命题。绿色治理的提出经历了"绿色政治"思潮的产生、"绿色行政"的实施和"绿色治理"新范式的出现三个阶段。实施绿色治理是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和现实选择,因为绿色治理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目标和基本途径。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构建绿色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绿色治理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廖咸真
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廖咸真银行业务处理手段的现代化和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科学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从1991年开始,世界银行技术援华项目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开始筹划,该系统的建设分为系统构想设...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晓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应当适应这些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职能。而要实现新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创新审计模式、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性提供保证。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创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焕
儒学是二千多年前出现在中国的一种学问。这种学问不仅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成为社会思潮,而且影响到后来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成为统治阶级的“官学”。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跨出古老的万里长城的故乡,在日本、朝鲜、新加坡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儒家思想的印迹。二千多年来,崇儒的朝代很多,批儒的也不乏其人,但褒它也好,贬它也好,儒学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当今世界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敏杰
本文以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发展蓝图和制度框架为基础,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逻辑去理解作为改革和制度发展目标的现代财政制度。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大支柱"。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发展目标,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汲取之源,支撑新时代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成为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第三支柱"。以现代财政制度来支撑和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治理模式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正义,推进财政收入侧的法治化和支出侧的民主化。以税制和预算制度现代化来推进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科学化,建立以国家信用为核心的现代宏观调控体系等关键制度,通过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私人产品需要,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公共需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元生 李建军
税收与国家治理紧密关联,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税收主要通过财力机制、表达机制、激励机制和征管机制影响国家治理。当前,对税收职能作用的认知主要囿于经济学视域,税收在推动国家政治治理、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上尚有不少局限。为此,应突破经济学的视域,从国家治理的视野理解税收职能和推进税制改革,从设税、征税和用税三方面落实税收法定,提高税收可见性,完善纵向和横向税收分权体制;稳定宏观税负,追求税收中性,改进税收的微观调节和宏观调控;发挥税收公平分配、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益、维护家庭延绵和谐的作用。
关键词:
税收职能 国家治理 税制改革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陈忠海 袁永
档案守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方面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守法,指的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不能滥用权力,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开展档案管理活动;另一方面是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守法,作为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机构法人和社会团体依照档案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权利并履行相关义务。目前档案守法存在的不足是:档案守法之困惑,无法可守;档案守法之尴尬,定位模糊、功能不清;档案守法之障碍,可操作性差,执行困难;档案守法之不足,衔接协调能力弱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修改《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时,进一步明确档案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档案守法 档案法治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靳继东
积极推进和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国家治理重要制度基础,地方税体系建设应以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为指向,重点围绕在当前政府与市场关系条件下地方政府税收行为、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着眼于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积极探索地方税体系的改革方向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层级结构 地方税体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侯水仙
"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所指向的目标是实现民众富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然而,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却需要在"全球化"和"西方中心主义"双重时空背景的叠加下,去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内的"不良倾向",进而把握好具体境遇中"如何进行现代化实践"的"度"。从而,以"现代化"之"中国道路"的历史性突围,回应"历史是否终结"的世纪之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蓝定香 丁任重
国内外关于现代化的问题有很多种理论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二次现代化理论。这三种理论都很有道理 ,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实际上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动态的概念 ,是指当时世界的“先进化”。目前 ,中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现代化还处于孕育和准备阶段。根据中国面临就业压力大、人均资源贫乏、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化与现代化双重任务交叉等特殊国情 ,中国现代化应当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促进现代化、现代化带动工业化、现代化与工业化交融进行的路子。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特色 现代化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