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3)
- 2023(8058)
- 2022(6445)
- 2021(6172)
- 2020(4958)
- 2019(11223)
- 2018(11377)
- 2017(19677)
- 2016(12018)
- 2015(13769)
- 2014(13992)
- 2013(12860)
- 2012(11881)
- 2011(10987)
- 2010(11540)
- 2009(10683)
- 2008(10825)
- 2007(10186)
- 2006(9201)
- 2005(8650)
- 学科
- 济(36634)
- 经济(36560)
- 管理(36339)
- 业(30188)
- 企(26291)
- 企业(26291)
- 教育(20490)
- 中国(17657)
- 财(13938)
- 制(13755)
- 方法(12416)
- 理论(12174)
- 农(11203)
- 学(10888)
- 业经(10569)
- 体(9592)
- 数学(9363)
- 数学方法(9166)
- 体制(8061)
- 教学(7981)
- 务(7896)
- 财务(7869)
- 财务管理(7842)
- 银(7746)
- 银行(7739)
- 企业财务(7422)
- 行(7403)
- 技术(7376)
- 融(7224)
- 金融(7220)
- 机构
- 大学(171450)
- 学院(166208)
- 济(59373)
- 研究(59360)
- 经济(57773)
- 管理(54637)
- 理学(45527)
- 理学院(44862)
- 管理学(44026)
- 管理学院(43651)
- 中国(39399)
- 京(37873)
- 财(34232)
- 科学(33242)
- 范(32663)
- 师范(32497)
- 教育(32189)
- 所(29291)
- 江(28504)
- 师范大学(26559)
- 研究所(25935)
- 财经(25541)
- 中心(25323)
- 北京(24777)
- 经(22850)
- 州(22138)
- 院(21293)
- 农(21101)
- 技术(20797)
- 业大(19434)
- 基金
- 项目(99911)
- 研究(83532)
- 科学(80246)
- 基金(68665)
- 家(57842)
- 国家(57163)
- 社会(51458)
- 科学基金(48515)
- 社会科(48381)
- 社会科学(48367)
- 教育(46729)
- 省(40390)
- 编号(36955)
- 划(35639)
- 成果(34855)
- 基金项目(34758)
- 课题(29644)
- 自然(27339)
- 资助(26845)
- 自然科(26639)
- 自然科学(26633)
- 自然科学基金(26155)
- 制(25010)
- 年(24865)
- 重点(24231)
- 部(24170)
- 性(23043)
- 项目编号(22741)
- 规划(22469)
- 发(22076)
共检索到275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是建设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是以明晰办学权和所有权的关系为基础的,为此就必须首先确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本文提出现代教育制度基本框架是:确立“大社会、小政府”的教育治理观念;明晰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关系;建立一种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平权关系;确立科层制管理原则;建设规范的教育市场。
关键词:
现代教育制度 所有权 办学权 市场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庄西真
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约束职业教育主体(职业学校、政府机构、企业及其他相关者)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的总和。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继承了以前制度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制度移植和制度变迁等途径构建起来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人口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人口登记制度基础之上的一整套政策、法规体系。我国现行的人口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在沿用建立于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很多具体做法,这种情况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多方面的问题,也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决策部门的关注。目前我们就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大部分还是从局部性问题着手的。本文试图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人口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兼述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谈松华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到9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同普通教育并行和沟通的教育序列,对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走向21世纪的历史转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建功
作者分析了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认为改革现行集体土地制度的思路是: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规范集体土地产权界区,界定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扩大农民耕作自主权,积极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变土地承包制为租赁制。
关键词:
集体土地 主权 租赁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海燕
在老年社会到来之时,如何解决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政府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险 个人养老金账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敏 徐开东
社会保障制度有别于一般的经济制度,也不同于一般的单项社会福利制度,它是构建在一个国家经济支撑力之上的永久性社会工程,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性质,从属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并为其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那么,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川
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在清末民初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既没有选择欧洲双轨学制类型,也没有移植美国单轨学制类型,而是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和开明大臣主持下,构建了一种"中间制"学制体系。即基础教育选择强调德行修养、人格养成的单轨制,高等专业教育力主学术一体、中体西用的双轨制。单轨制强调树德与做人,双轨制偏重功利与实用。中间制学制体系的形成有三个节点:一是壬寅癸卯学制从单轨到三轨的聚变,二是壬子癸丑学制对普通教育"文实"分科、体用合一的争论,三是壬戌学制引进吸收西方教育经验后的模仿、改良与本土化。中国学制形成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冬冬
当今中国,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必要,这不仅是改进教师培训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教育传统的需要、呼应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教育常见类型有三种:单一的师范教育、综合性的教师培养、继续教育式的教师成长。实践中,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制度本身较为机械、模式化;教师资格认定体系不够完备;教师继续教育单一无趣。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逐步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创新教师教育评价方式、着力改进继续教育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和突破。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培训 资格认定 继续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宁
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即日本短期高等教育制度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日本短期高等教育适应日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并具备了自身的特点。近年来,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变化,短期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日本短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 短期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原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短板"。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体现在教育模式不成熟,特色性和普及率偏低,办学机构和教师质量基础薄弱,公共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较低等方面。一系列问题导致中等职业教育无法适应劳动力市场供需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要求。对此,需要通过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市场适应性,并优先发展农村和农民工的中等职业教育等措施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为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构建扎实的技能型人才基础。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人力资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家军 靳玉乐
教育制度,就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调整学校及师生行为的规则或规范的总称。教育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教育制度通过明确规定职责、权利、义务,使教育系统的每个个体或群体都明确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使他们的行为有规可循,从而对行为主体发挥着规训的作用。教育制度之所以具有规训的力量,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从教育制度的产生来看,教育制度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是人们约定性的产物;二是从教育制度的性质来看,教育制度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三是从教育制度的实施过程来看,教育制度本身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以及普遍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应遵循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关键词:
制度 教育制度 行为 规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江源
教育制度源于人的教育实践、教育交往实践,教育制度是处于教育交往实践过程、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人的创造物。教育交往实践的需要、教育实践的需要是教育制度可变革的根本动力,并不存在超越于人之外的教育制度创造主体。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物,教育实践、教育交往实践的时间性、历史性决定了教育制度的时间性、历史性,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对自身进行扬弃的过程。
关键词:
教育制度 变革 教育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