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6)
- 2023(11330)
- 2022(9459)
- 2021(8441)
- 2020(6769)
- 2019(15032)
- 2018(14715)
- 2017(27882)
- 2016(14707)
- 2015(16477)
- 2014(16466)
- 2013(16334)
- 2012(15758)
- 2011(14727)
- 2010(15521)
- 2009(14981)
- 2008(13914)
- 2007(12980)
- 2006(12085)
- 2005(11495)
- 学科
- 济(84045)
- 经济(83981)
- 管理(42746)
- 业(39459)
- 企(31490)
- 企业(31490)
- 中国(29464)
- 地方(27253)
- 融(26936)
- 金融(26934)
- 银(24725)
- 银行(24717)
- 行(24120)
- 方法(22218)
- 农(18898)
- 业经(18746)
- 数学(18275)
- 数学方法(18150)
- 财(16698)
- 制(16395)
- 环境(15931)
- 地方经济(15927)
- 学(15673)
- 农业(13382)
- 发(12819)
- 理论(11946)
- 贸(11872)
- 贸易(11856)
- 体(11473)
- 易(11334)
- 机构
- 学院(221458)
- 大学(217781)
- 济(102448)
- 经济(100339)
- 研究(82558)
- 管理(76347)
- 中国(69076)
- 理学(62701)
- 理学院(61945)
- 管理学(61124)
- 管理学院(60708)
- 财(48204)
- 京(46891)
- 科学(46306)
- 所(42144)
- 中心(37983)
- 研究所(37451)
- 财经(36865)
- 江(35727)
- 经济学(33230)
- 经(33003)
- 农(31905)
- 范(31275)
- 师范(31020)
- 北京(30741)
- 州(29826)
- 经济学院(29470)
- 院(29002)
- 财经大学(26778)
- 业大(25912)
- 基金
- 项目(130683)
- 科学(102507)
- 研究(101819)
- 基金(91705)
- 家(77793)
- 国家(77039)
- 社会(66638)
- 科学基金(65692)
- 社会科(63305)
- 社会科学(63287)
- 省(53123)
- 基金项目(47214)
- 教育(45277)
- 划(42986)
- 编号(41713)
- 资助(37443)
- 自然(37054)
- 自然科(36064)
- 自然科学(36058)
- 成果(35634)
- 发(35404)
- 自然科学基金(35377)
- 课题(30595)
- 重点(30100)
- 发展(29531)
- 展(29025)
- 部(28051)
- 国家社会(27745)
- 创(27312)
- 性(26250)
- 期刊
- 济(131031)
- 经济(131031)
- 研究(78517)
- 中国(51989)
- 融(38229)
- 金融(38229)
- 财(37697)
- 管理(31208)
- 农(31197)
- 学报(29486)
- 科学(28021)
- 教育(26633)
- 大学(23061)
- 经济研究(21674)
- 学学(21574)
- 财经(20511)
- 农业(20271)
- 技术(20252)
- 业经(20004)
- 经(17860)
- 问题(16499)
- 贸(12786)
- 技术经济(12217)
- 国际(12104)
- 世界(11976)
- 商业(11032)
- 图书(10659)
- 坛(10551)
- 经济问题(10551)
- 论坛(10551)
共检索到374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然斌 欧阳强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的发展。良好和谐的金融环境有利于科学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化,从而有力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这样的金融环境包括高效率银行融资,激励风险投资的金融制度,有利于风险配置的金融市场机制以及适当的金融政策环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金融支持 金融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陶双桅 任光宇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就金融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抑制经济波动。当融资方式可以完全替代时,若银行收紧信贷,企业可从金融市场获得融资,信贷总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企业经营。但当直接融资无法完全代替间接融资时,部分企业不得不依赖于银行贷款,使得外部冲击可以通过银行中介渠道放大对波动的影响。针对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有利于降低波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 金融加速器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陶双桅 任光宇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就金融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抑制经济波动。当融资方式可以完全替代时,若银行收紧信贷,企业可从金融市场获得融资,信贷总量的减少不会影响企业经营。但当直接融资无法完全代替间接融资时,部分企业不得不依赖于银行贷款,使得外部冲击可以通过银行中介渠道放大对波动的影响。针对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有利于降低波动。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 金融加速器 经济波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齐守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财政体制的科学化。科学的财政体制要求遵循分工规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分工关系以及公共权力机构内部横向、纵向财政管理责权的科学合理分工关系,明确划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耀斌
财政体制机制由财政收入制度、财政支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预算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机制"五位一体"共同构成,是中央政府引导各类经济主体及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指挥棒"。1994年以来,通过不断深化财税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符合社会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云凤 陈为升
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国民经济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体制保障。当前,深化财税体制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必须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求的"五个坚持"。着力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着力构建有利于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财税体制;着力构建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财税体制;着力健全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财税体制;着力增强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形成改革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财税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金强 杨建华
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正逐渐成为和谐开发区发展的新模式。文中阐述了循环经济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开发区又为发展和实践循环经济发展范式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提出以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现代化开发区必须加强控制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倡导绿色产业、探索区域产业发展循环模式,完善支持和保障体系并着力加强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以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构建和谐开发区的有力保障,实现自然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人、自然以及社会和谐统一之目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国玉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抓好"财税改革这个重头戏",并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进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财政是政府实施调控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障和监管手段,因此,研究探索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省级政府在我国政府层级结构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以广西情况为主,从省级财政的视角出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伟 杨建伟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层面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现,也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要求我们彻底摒弃“末端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范式,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祝剑如 胡二根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利的价格环境。本文着重就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破解价格难题,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等方面探讨创造和谐社会价格环境问题。
关键词:
价格调控 价格环境 和谐社会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徐冠华
本世纪,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在当前发展的趋势下,准确把握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创新的文化环境,对完成科教兴国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先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探讨科技发展的新的态势及其观念变革的影响,并分析创新与文化的关系,指出了当前我国建立创新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就构建我国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提出几点建议和体会。
关键词:
科学技术革命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在当前发展的趋势下,准确把握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创新的文化环境,对完成科教兴国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探讨了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及其观念变革的影响,分析了创新与文化的关系,指出了当前我国建立创新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构建我国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提出了几点建议和体会。
关键词:
科学技术革命 创新文化 科技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平淡 袁浩铭
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高水平建设,需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构建了"五化"协同发展(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测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采用熵权法对长江经济带128个地级城市2006-2015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发现研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基于面板数据的VAR模型(PVAR)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在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可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能够实现生态文明高水平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与共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珏
本文认为,发展混合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混合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能够推动财产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混合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把两者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发展混合经济才能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关键词:
混合经济 公有制经济 股份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