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6)
2023(6572)
2022(5377)
2021(5041)
2020(4202)
2019(9539)
2018(9244)
2017(15970)
2016(8740)
2015(9410)
2014(9444)
2013(9141)
2012(8595)
2011(8011)
2010(8387)
2009(7953)
2008(7932)
2007(7780)
2006(6987)
2005(6309)
作者
(26332)
(22057)
(21682)
(20738)
(13862)
(10463)
(9799)
(8452)
(8385)
(7983)
(7601)
(7371)
(7265)
(7100)
(6929)
(6612)
(6410)
(6263)
(6232)
(6222)
(5673)
(5448)
(5371)
(5297)
(4942)
(4908)
(4832)
(4822)
(4551)
(4521)
学科
(33324)
经济(33195)
(22017)
管理(21900)
(17981)
(15104)
企业(15104)
农业(12754)
中国(12149)
业经(10176)
(10030)
(9927)
(9134)
方法(8713)
理论(8320)
地方(7880)
教育(7437)
(7381)
收入(7121)
(6515)
金融(6507)
(6474)
银行(6454)
(6283)
数学(6195)
数学方法(6018)
(5906)
(5285)
(5241)
农业经济(5219)
机构
大学(126974)
学院(126443)
研究(47006)
(45059)
经济(43786)
管理(41032)
中国(34934)
理学(33717)
理学院(33230)
管理学(32353)
管理学院(32108)
科学(29102)
(27903)
(24867)
(24486)
(24395)
研究所(21987)
(21580)
(21055)
中心(20878)
师范(20848)
农业(18578)
业大(18512)
财经(18136)
北京(17733)
(17578)
(16896)
师范大学(16495)
(16371)
(16189)
基金
项目(78536)
研究(61414)
科学(60235)
基金(53788)
(47180)
国家(46632)
科学基金(38257)
社会(37804)
社会科(35268)
社会科学(35256)
(32060)
教育(28629)
基金项目(27142)
(26567)
编号(26496)
成果(24613)
自然(21687)
自然科(21148)
自然科学(21135)
资助(21099)
自然科学基金(20730)
课题(20022)
重点(18169)
(17371)
(16715)
(16343)
(16078)
项目编号(15774)
(15695)
国家社会(15595)
期刊
(61141)
经济(61141)
研究(41888)
中国(34734)
(26571)
学报(24880)
教育(23860)
(20766)
科学(20369)
大学(19043)
学学(17513)
农业(17434)
管理(15913)
(11906)
金融(11906)
业经(11241)
技术(11192)
财经(10352)
(9010)
经济研究(8800)
图书(8754)
(8711)
问题(7970)
(7753)
职业(6671)
书馆(6638)
图书馆(6638)
业大(6493)
社会(6483)
(6342)
共检索到210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是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和谐统一的城乡贫困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在对我国居民家庭贫困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贫困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体系、建立统一的多层次贫困保障体系、建立统一的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完善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监督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立岩  徐西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家强,唐代盛,蒋华  
本文从贫困概念及演化提出新贫困人口的定义和类型,认为新贫困人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解决新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责任,由此从社会保障的内涵、功能和价值基础等角度阐释社会保障体系在解决我国新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钧  
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构建覆盖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需要明确目标、原则、实施的条件和步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更新  
构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从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出发,以民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以经济为基础,形成多层次保障水平;坚持公平优先,效率与公平统一;以家庭服务为基础,达到社会服务与家庭服务协调发展;实行现代化管理,到2020年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宜勇  张英  顾严  
文章总结并考察了中国农村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了统筹城乡低保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实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农村低保的“三梯队模型”和统筹城乡低保的目标,并初步设计了农村低保制度的框架体系和资金筹措等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传杰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和培养方式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应看到,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譬如,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的不均衡、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布局不合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不充足,等等。针对这一现状,实现地方研究生教育和谐发展,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萍  甄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现有城乡住房状况和住房保障体系的运行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的设想和可能的途径。研究主要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城市住房状况和农村住房状况,以及相应的住房保障现状;揭示了现有住房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住房紧张与闲置并存、居住人口变化与住房建设增加不匹配以及异地购房和居住趋势趋升等问题;并分析了导致城乡住房保障仍存在问题的城乡住房制度不同和城乡土地流转障碍等原因;提出了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切入点,构建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的原则、框架和运行机制等。研究认为统筹考虑城乡住房保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涛  
社会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贵阳市目前已开展实施的养老、医疗、失业三个险种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参保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在"低水平、广覆盖"的价值目标下,深化保险制度改革,加大舆论宣传,使参保观念深入人心,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实际参保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尚慧  姜嫄  王泰棋  黄梅  谢晶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和完善国家公园人才保障体系,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国家公园人才队伍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进行系统分析,并对SO、WO、ST、WT组合进行战略分析,利用调研数据进行验证以克服SWOT分析法主观性较强的不足。研究发现:(1)人才结构性短缺。高层次技术人才匮乏,影响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能;执法人员不能满足国家公园严格执法需要,制约了执法适时性和合规性。(2)人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45岁以上占比54%,比林草系统平均占比高4%。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0%,比林草系统平均占比低2%。(3)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供给侧高等院校未开设国家公园管理等专业,开设的相关度较高专业每年仅有400多名毕业生。(4)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国家公园存在编制、户籍等管理体制瓶颈,考核、待遇等激励机制创新不够,体制机制是需求侧引进人才的刚性制约因素。通过主客观分析验证得出的结论,对于构建国家公园人才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和政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提出政策启示:盘活国家公园存量人才,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其发挥最大效能;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刚性招才和柔性引才有机结合,形成人才良性更新机制;强化与涉林草院校协作,协同培养高层次人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畅  
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二元化的矛盾和问题(一)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1.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不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财政的支持,其次是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缴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永亮  
从居住权实现的内在要求、住房资源的优化配置、城乡统筹发展及缓解城镇住房保障压力等方面看,农村住房保障体系构建具有必要性。建立健全用地供应机制、投融资机制、准入退出机制、住房资源流转机制及住房自主改善激励机制是农村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的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