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2)
- 2023(5745)
- 2022(4856)
- 2021(4809)
- 2020(3921)
- 2019(9115)
- 2018(8903)
- 2017(16654)
- 2016(9002)
- 2015(10467)
- 2014(10168)
- 2013(10183)
- 2012(9653)
- 2011(9127)
- 2010(9132)
- 2009(8467)
- 2008(8548)
- 2007(7918)
- 2006(7093)
- 2005(6533)
- 学科
- 济(41543)
- 经济(41506)
- 管理(25787)
- 业(24584)
- 企(20706)
- 企业(20706)
- 方法(16996)
- 中国(15477)
- 数学(14400)
- 数学方法(14293)
- 贸(11248)
- 贸易(11240)
- 易(11074)
- 农(9975)
- 制(8662)
- 财(8552)
- 业经(8518)
- 银(7494)
- 银行(7494)
- 学(7337)
- 行(7301)
- 策(7289)
- 融(6656)
- 金融(6654)
- 关系(6650)
- 和(6566)
- 理论(6545)
- 划(6482)
- 农业(6164)
- 发(6055)
- 机构
- 大学(137724)
- 学院(135464)
- 济(64735)
- 经济(63769)
- 研究(51054)
- 管理(49071)
- 理学(41273)
- 理学院(40771)
- 中国(40395)
- 管理学(40363)
- 管理学院(40069)
- 京(29888)
- 财(28929)
- 科学(27103)
- 所(25108)
- 财经(23305)
- 研究所(22737)
- 经济学(21498)
- 中心(21388)
- 经(21297)
- 北京(19720)
- 范(19265)
- 经济学院(19187)
- 师范(19176)
- 江(18893)
- 院(17838)
- 财经大学(17229)
- 农(16279)
- 师范大学(15574)
- 州(15436)
- 基金
- 项目(82597)
- 科学(66266)
- 研究(64486)
- 基金(61969)
- 家(53261)
- 国家(52855)
- 科学基金(44912)
- 社会(43341)
- 社会科(41259)
- 社会科学(41248)
- 基金项目(31141)
- 教育(30153)
- 省(28338)
- 资助(26027)
- 自然(25652)
- 编号(25554)
- 划(25322)
- 自然科(25092)
- 自然科学(25086)
- 自然科学基金(24688)
- 成果(22537)
- 部(20355)
- 中国(19767)
- 国家社会(19209)
- 重点(18935)
- 课题(18423)
- 发(18199)
- 教育部(18163)
- 创(16990)
- 性(16885)
共检索到213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帆
确立中国的FTA战略可增加我国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中的回旋余地,有利于突破区域 性贸易壁垒,增强我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也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构建中国的 FTA可以着眼于大区域、次区域、区域内和跨区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外贸战略 FTA 区域一体化 贸易自由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未来全球竞争是价值链竞争,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价值链战略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全球价值链主导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层次改变近十多年来,国际分工越来越表现为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的多层次分工。国际分工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逐渐由产业间分工发展为产业内分工,进而演进为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以产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钱颖一 王敏 贾庆国 白重恩
中美关系正面临严重考验和战略互信的缺失,两国关系的不稳定将造成双方都难以承受的巨大利益损失,并危害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安全。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两国间日益增加的共同利益,也为双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必须坚持"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思维,既正视双边关系中的困难与障碍,又努力摈除不利于发展共同利益的陈旧思维,逐步建立积累战略互信。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核心,也是中美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和"稳定器",中美经贸关系一直在合作与摩擦中向前发展。新形势下,中美双方应以战略眼光精心培育、构筑两国经贸合作的四大坚实基础:自由贸易根基、互利共赢根基、结构平衡根基、平等公正根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彧
近年来,区域贸易协定(FreeTradeAgreement,FTA)数量激增,特别是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已将FTA作为其重要的贸易政策工具。FTA战略的发展不仅为各国带来传统的经济利益,而且兼具谋取政治、外交以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FTA的竞争性自由化使参与国和地区经济进一步密切融合,其对国际经贸规则、地缘利益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则加剧了相关经济体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竞争博弈。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分析能力,从而难以对某些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有鉴于此,从国际政治经济分析的视角对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FTA战略现状以及政治经济考量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FTA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纪玉山 王塑峰
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而缓解这一矛盾的诸多方案中,只有不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有效地长期增加矿产资源供给。通过对其他国家技术创新经验的总结和对中国矿产资源开发中所应用技术现状的对比和分析,本文得出了构建中国矿产资源技术创新的战略的思路。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技术创新 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绿色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论文认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论文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与构造和完善微观经济基础两个方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绍华 张树云 周银南 吴忠耘 杨勇平 刘灿 张剑渝 许德昌 杨胜洪 吴远根 何春芳 梁其洲 刘粮库 兰晓 王立立 廖斌
西部地区的优势和经济潜能,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及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格局由沿海向内地纵深发展,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态势,决定了在未来1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新的热点将出现在西部。本课题报告通过成都与西部各大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分析,研究和探讨在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中国西部经济开发以及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和结构优化的大环境下构建成都“中国西部商贸中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提出建设西部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实施方针(这里发表的是报告的后三部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雪 张阳
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提出必须培育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实施品牌战略,从而构建中国物流业的竞争战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竺彩华 韩剑夫
本文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的FTA现状(包括数量、内容、对象三个方面)及中国与相关经济体的FTA情况。并分析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FTA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FTA的理想路径,即先逐步建成立足东亚、辐射"一带一路"区域、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最终建成"一带一路"FTA。
关键词:
FTA “一带一路” 地缘政治 RCEP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邝梅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东亚FTA一直滞后于欧美地区。近年来,东亚FTA非均衡、多层次的FTA格局进一步强化。中日韩FTA进展缓慢,RCEP与TPP交叉重叠,双边FTA层出不穷。影响东亚FTA格局的因素不仅是FTA的经济收益,地缘政治的新变化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后金融危机与后冷战时期"再全球化"和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应加强东亚FTA战略与安全战略的协调,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实现东亚FTA的整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再清 彭建刚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金融是现代国民经济的核心。中国已经成功“入世”,构建中国金融信用关系到市场经济秩序的好坏;交易成本的高低;竞争力的大小;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 信用 秩序 成本 竞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丽 陈士胜 关英辉
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既是中国对内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外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提高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虽然中国在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进程中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FTA覆盖面、谈判进展、内容和谈判标准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局限于以获取“传统收益”为主,对“非传统收益”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收益”的获取严重不足,尚未成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的轮轴国。因此,在战略定位上要把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作为中国快速融入全球FTA网络发展大势,打破美欧日对中国“合围”,主动参与和主导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打造以中国为主的价值链体系,有效地对冲保护主义的冲击并维护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安全的战略抉择。在路径创新上,中国应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勾画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的路线图,构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价值链体系,同时推进“双自联动”,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为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FTA网络提供制度支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戴臻 魏磊
FTA在全球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其潜在风险已经显现:FTA对区域外经济体存在歧视,挑战透明度规则,增加贸易成本;过多考虑政治和安全利益,经济功能趋于弱化,执行不力,经济效果未充分发挥;部分产业被排除在外,产业边缘化问题凸现;FTA战略与企业运营策略衔接不足,企业并未充分利用FTA获利。为了防范这些风险,我国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理念;增强FTA的经济功能,弱化政治和安全诉求;提升FTA的层次和执行效率;建立FTA战略的产业政策支撑体系;消除企业利用FTA的障碍,将FTA平台提供的机会转化为企业利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艳丽
在多边贸易体系不断受阻后,美国转向了FTA战略,并以FTA作为政策工具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由于美国的石油储备有限,而且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安全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美国政府通过与主要石油供应国签署FTA或者BITs和TIFAs的形式,来达到或促进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目的。此外,美国通过与主要石油运输通道国家签署FTA,用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作吸引,从而获得能源运输的安全。本文试图从美国石油安全和FTA战略实施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为我国制定FTA战略和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FTA战略 石油安全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