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0)
2023(9177)
2022(7740)
2021(7341)
2020(5993)
2019(13513)
2018(13598)
2017(24126)
2016(13935)
2015(15831)
2014(16204)
2013(15491)
2012(15150)
2011(13819)
2010(14408)
2009(13465)
2008(13622)
2007(13029)
2006(11884)
2005(10713)
作者
(44437)
(36936)
(36889)
(35232)
(23967)
(18052)
(16751)
(14582)
(14289)
(13984)
(12956)
(12783)
(12556)
(12140)
(12115)
(11450)
(11014)
(10979)
(10939)
(10618)
(9661)
(9428)
(9279)
(8742)
(8509)
(8435)
(8386)
(8344)
(7788)
(7642)
学科
(52424)
经济(52361)
管理(39744)
(32965)
(27326)
企业(27326)
地方(19298)
(17594)
(17119)
中国(16457)
方法(15086)
业经(13203)
(12671)
环境(12080)
理论(11548)
(11491)
农业(11428)
数学(11057)
数学方法(10769)
(10101)
(9574)
教育(9533)
(9508)
地方经济(9308)
(9076)
贸易(9064)
(9040)
(8981)
银行(8947)
(8946)
机构
学院(202464)
大学(201034)
研究(77892)
(68583)
管理(67350)
经济(66562)
中国(57793)
理学(55131)
理学院(54246)
管理学(52854)
科学(52522)
管理学院(52478)
(46812)
(41957)
(41409)
(41144)
研究所(38082)
中心(34898)
业大(34113)
(33986)
农业(32331)
(32124)
师范(31734)
(30096)
(29229)
(28963)
北京(28849)
技术(26312)
财经(25196)
师范大学(25126)
基金
项目(129087)
科学(97957)
研究(93693)
基金(87321)
(78945)
国家(78232)
科学基金(63615)
(54483)
社会(54432)
社会科(51053)
社会科学(51031)
基金项目(45733)
(44965)
教育(43392)
自然(41940)
自然科(40710)
自然科学(40694)
自然科学基金(39901)
编号(39629)
资助(35438)
成果(34152)
重点(30924)
课题(30785)
(29155)
(26431)
(25502)
计划(24660)
(24641)
科研(23978)
创新(23890)
期刊
(94174)
经济(94174)
研究(61401)
中国(52832)
学报(40812)
(38311)
科学(34721)
教育(33045)
大学(29825)
学学(27719)
管理(27496)
(27408)
农业(25627)
技术(18718)
(18624)
金融(18624)
业经(16091)
图书(14282)
(13908)
财经(13414)
资源(12829)
(12166)
问题(12061)
经济研究(11979)
(11657)
书馆(10950)
图书馆(10950)
(10949)
论坛(10949)
业大(10921)
共检索到336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雷加雨  
对松花江三湖保护区在东北生态体系建设中对国土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大坝安全、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和工业经济发展等多元化战略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妥善解决好林、农、牧矛盾,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开展科学研究与落实保护区管理权限实现科学管理等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庠,秦丽杰,吕康银,孔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是农村市场与流通体系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环境、农村规划等问题比较多,对于流通的发展关注相对比较少。激活农村市场,是为新农村活血、造血的战略举措,而建构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则成为激活农村市场一池活水的关键。发展现代流通网络成为构建新农村的支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爱琴  杨宝  
松花江的生态保护是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组成部分,特别是干流流域的治理越来越受到全省的重视。近年来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显著,但黑龙江省松花江目前的生态保护工作仍面临着联动性不够等困境,而联动性对生态保护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加强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生态保护对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文章从对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治理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相利  
黑龙江省松花江经济走廊开发建设构想吴相利(黑龙江省绥化师专地理系)松花江是我国较大的河流之一,其干流从肇源县三汊河入黑龙江省境内到同江市同江口汇入中俄界河黑龙江。干流长938km,流经7市12县,横切黑龙江省腹地,贯穿松嫩平原、小兴安岭及东南山地和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林哲  牛腾  于强  岳德鹏  马骏  裴燕如  
【目的】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空间网络的破坏,因此合理构建生态空间网络可以促进生态源地之间能量的流动,有效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方法】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生态源地,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MCR模型,筛选生态源地及潜在生态廊道;其次,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计算生态源地“度”,运用引力模型计算松花江流域潜在生态廊道“边权”,依据复杂网络中“边权”和“度”得到研究区生态源地“权重”;最后,通过权-度相关性对研究区生态空间网络进行模拟增边优化,分析生态空间网络鲁棒性。【结果】(1)松花江流域生态空间网络由450个生态源地和1 019条潜在生态廊道组成。(2)在松花江流域生态空间网络中,齐齐哈尔市、大庆市、松原市生态源地斑块聚集度低,生态廊道结构简单,呼伦贝尔市、牡丹江市斑块聚集度高,生态空间网络错综复杂。研究区生态空间网络出现两极分化,生态环境亟需优化。(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松花江流域进行模拟增边优化。共识别增边节点20个,模拟增边24条,模拟增边优化后,网络连接鲁棒性有了明显的增强,松花江流域生态空间网络连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有很大提升。【结论】基于MCR模型构建生态空间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松花江流域进行增边优化,提升生态空间网络的鲁棒性,为松花江流域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兆雪  孙萍  张景奇  
在分析1986—2017年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测算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最小生态用地面积。结果表明:1986—2017年研究区生态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转移速率变化由大到小依次为其他生态用地、水域、耕地、草地、林地,且1996—2006年生态用地活跃程度最高; 1996—2017年耕地的空间稳定性最好,林地和水域次之,其他生态用地的空间稳定性最差;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2017年人均生态盈余为-0.821 10 hm2/人,出现了生态赤字,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需要4 919. 32 km2耕地或3 330.13 km2草地或1 382.03 km2林地或856. 95 km2水域。最后,提出退耕还林、其他生态用地还林、非生态用地转耕地3种生态用地调整战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裘浪  郝春旭  葛察忠  
将系统科学中表征系统要素重要性程度的信息熵理论引入到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领域,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总量减排因素情况下,遴选出人均GDP、人均排放强度、重点行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废水COD处理率、生活废水COD削减率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六项分配依据指标,构建一个定量化的基于公平性的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的公平分配模型,并以松花江流域"十二五"总量分配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松花江流域的各地区之间COD削减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庆市COD削减率最高(22.55%),辽源市削减率最低(6.34%),10个地区的COD削减率高于目标削减率(12.43%),COD削减量最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志坤  关亚新  
松花江以北中共控制区日侨俘的遣返,是东北日侨俘遣返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战败后,松花江以北地区滞留的日侨俘20余万人等待遣返。为顺利地完成遣侨,国共美三方多次会商,签订《遣送东北中共管制区日人之协定书》。东北民主联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遣侨工作,从1946年8月20日至10月初,共遣返日侨俘18万余人。这一善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富亿  宋凤斌  邵庆春  
松花江上游地区位于吉林省境内。该区日照时间和日照时数均高于南方地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750mm,高于东北地区;各类水域面积54.61万hm2,分别占东北地区和吉林省的38.7%和81.3%,其中可养鱼面积23.18万hm2,占东北地区的31.6%;水质的主要水化学指标均在中、高产指标范围。鱼类种类多样,大型凶猛鱼类较少。结合渔业资源特征,可采用6个途径进行开发利用。即:1自然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2大、中型水域增养殖开发;3开发江河水域,发展河道渔业;4利用冷水资源,发展冷水性鱼类增养殖;5建立水域资源复合生态渔业开发模式;6退田还湖水面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陈保华  
基于2010—2019年松花江流域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与人口集聚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系统综合水平指数变化趋势、耦合协调的时空异质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大体平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较为缓慢;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偏低,随时间变化呈平稳上升并趋于稳定的态势;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说明松花江流域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人口集聚系统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由空间杜宾模型以及效应分解可知,投资调整、政府能力会对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城市化水平、教育投资、基础设施对于耦合协调度的提升没有起到预期正向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付友  佟连军  李平  
综合利用泰尔指数、空间重心模型以及成本评价模型,对2002—2013年松花江生态经济走廊流域经济时空分异与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流域经济差异程度演变特征各异,且流域经济差异程度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发展特征,中游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整个流域经济差异情况发挥重要作用。2流域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现象明显,上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但增速趋缓,下游发展水平最低,但速度激增。另外中低水平及低水平发展区占据主体,但数量趋减,流域经济虽有提升,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3环境成本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特征逐渐演化为中游>下游>上游的特征。另外流域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外部成本情况各异,综合型城市外部成本最低,资源型城市以及区域型城市外部成本较高。4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的驱动机制各异,上游地区的驱动机制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管理与政府调控,而中游地区为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下游地区为所有制结构、政府调控与科学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陈保华  
基于2010—2019年松花江流域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与人口集聚系统耦合协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系统综合水平指数变化趋势、耦合协调的时空异质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大体平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较为缓慢;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偏低,随时间变化呈平稳上升并趋于稳定的态势;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性,说明松花江流域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人口集聚系统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由空间杜宾模型以及效应分解可知,投资调整、政府能力会对地区耦合协调度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城市化水平、教育投资、基础设施对于耦合协调度的提升没有起到预期正向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