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00)
- 2022(1638)
- 2021(1561)
- 2020(1356)
- 2019(3065)
- 2018(3097)
- 2017(5685)
- 2016(3497)
- 2015(3887)
- 2014(3961)
- 2013(3989)
- 2012(3984)
- 2011(3860)
- 2010(4152)
- 2009(4019)
- 2008(4365)
- 2007(4136)
- 2006(3861)
- 2005(3553)
- 2004(3287)
- 学科
- 济(14611)
- 经济(14589)
- 管理(9338)
- 业(8697)
- 企(7432)
- 企业(7432)
- 学(6319)
- 方法(5474)
- 理论(4313)
- 中国(3951)
- 农(3905)
- 数学(3775)
- 数学方法(3671)
- 财(3543)
- 业经(3473)
- 教育(3401)
- 制(3279)
- 融(2952)
- 金融(2951)
- 和(2914)
- 银(2721)
- 银行(2707)
- 行(2615)
- 贸(2614)
- 贸易(2613)
- 农业(2587)
- 易(2499)
- 地方(2434)
- 体(2314)
- 策(2291)
- 机构
- 大学(65257)
- 学院(61783)
- 研究(23718)
- 济(21552)
- 经济(21044)
- 管理(18769)
- 中国(16756)
- 科学(16094)
- 理学(15542)
- 理学院(15229)
- 管理学(14796)
- 管理学院(14666)
- 京(14512)
- 所(13425)
- 研究所(12308)
- 财(11926)
- 范(11693)
- 农(11638)
- 师范(11599)
- 江(10711)
- 师范大学(9539)
- 财经(9414)
- 中心(9360)
- 北京(9219)
- 农业(9186)
- 业大(8942)
- 州(8543)
- 经(8401)
- 院(7816)
- 教育(7433)
- 基金
- 项目(35624)
- 科学(27535)
- 基金(25743)
- 研究(25436)
- 家(23218)
- 国家(23010)
- 科学基金(18397)
- 社会(15518)
- 社会科(14566)
- 社会科学(14557)
- 基金项目(13295)
- 省(13283)
- 教育(12230)
- 划(12213)
- 自然(11921)
- 自然科(11638)
- 自然科学(11630)
- 自然科学基金(11430)
- 资助(10465)
- 成果(10191)
- 编号(9943)
- 重点(8576)
- 部(8192)
- 课题(7703)
- 发(7413)
- 创(6850)
- 教育部(6809)
- 计划(6799)
- 性(6716)
- 科研(6711)
共检索到98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倩
杜甫诗中涉及欢宴游赏之乐的宴乐诗呈现悲美的风格特征,即使是安史之乱之前本该极尽欢娱之作亦是如此。究其原因,汉代以来宴饮音乐的"尚悲"审美传统使审美客体——宴乐本身即具有悲的特质。忧患意识使杜甫察觉社会繁荣背后的危机:百姓不堪重负;科举制度名存实亡;奸臣把持朝政,从而使审美主体——杜甫具有悲的心理结构。"悲"是杜甫与宴乐发生共鸣的契合点,由此而形成杜甫宴乐诗的悲美风格。
关键词:
杜甫 宴乐诗 尚悲风格 忧患意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舒志武
本文从音韵学的角度探讨杜甫入声韵脚诗的表情达意问题,发现他的入声韵脚诗往往表达压抑悲愤的情感,因为入声韵是一种急促短暂的语音。文章还与王维、李白的入声韵脚诗加以比较,以说明杜诗押韵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押韵 入声韵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华平
杜甫写有110多首格律精严的正格七律,又有明显的出离常规格律的倾向,因此产生了一些拗体七律。违律严重的部分曾被看作"大拗"的诗,与七古类的一些七言八句体诗并无多大差别,当作拗律看是不合理的。应该说,杜甫拗律写作很难说是新格律的创制。辨析七古、拗体七律、正体七律时,传统诗律学方法存在缺陷,应引入节奏和语感等因素。
关键词:
杜甫 吴体 拗体 拗律 拗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殷满堂
胸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认为,胸襟的有无及大小,直接决定着作品艺术境界的高低。以此为据审视杜甫诗歌,当可发现,杜甫的理想、抱负与其诗歌境界,杜甫的人品、人格修养与其诗歌境界,杜甫的转益多师、兼容并包的宽广胸怀与其诗歌成就,皆有密切的关联。
关键词:
杜甫 胸襟 境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霞 刘毅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且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所以,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通过将古典诗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既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自身国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内容更好地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舒志武
按照传统分类,杜甫的七律现存151首,其中三分之一是"拗律"。这些"拗律"的字数句数、用韵、对仗都与律体相同,但平仄格律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古今许多研究者企图找出"拗"的规律,从而证明它们被归入"律"的合法性。但是,诗人创作不可能非律即古,后人分类却一定要非律即古,就未免削足适履?格不入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把"拗"从"律"中分离出来自成一类,形成古—拗—律的三分格局。
关键词:
杜甫 七拗 形式特点 地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舒志武
杜甫七律的对仗可分为正常和变通两种格式。中间两联对是正常格式,四联对、三联对、颔联或颈联加首联或尾联的两联对、一联对、颔联或颈联流水对是变通格式;工对、邻对、宽对是正常格式,不讲虚实门类差别的远对、不同短语结构的假对、不顾平仄声律的拗对都是变通格式。变通格式是正常格式的调节和补充。
关键词:
杜甫七律 对仗 正与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舒志武
讨论了杜甫七律首尾联中似对非对的对仗现象。认为 :之所以有这些特殊现象出现 ,一方面是因为受对称平衡传统文化习惯心理的影响 ,诗人不得不对仗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想摆脱过于讲究对偶平衡的诗赋传统 ,寻找一种既可灵动地表达诗意又不丢弃诗歌形式之美的对仗方式。
关键词:
杜甫 七律 特殊对仗 大而能化 工而能变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玉婵
从早期的理论探索到后期“三功能”学说的提出,东方神话作为杜梅齐尔主要的研究对象,启发和影响着其学术思想的发展。东方神话是杜梅齐尔学术发展的基石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功能”学说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依赖于他对东方神话的研究。回顾杜梅齐尔的学术生涯,有助于我们思考东方神话在神话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东方神话 三功能 比较神话学 结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石婷
自古繁华的扬州在杜牧的笔下经常呈现出歌舞升平、声色犬马的极乐气象,杜牧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一座享乐之城,更给后人尤其是姜夔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文学记忆。处在时代动荡之际的姜夔再游扬州之时,此地已是萧瑟一片。姜夔尤为喜爱化用杜牧诗句,化用之处往往在原诗之外更增自身悲剧性感悟,其《扬州慢》实乃借杜牧诗句续发自身"黍离之悲"的产物,而且此词还包含了姜夔身世之悲与他对生存意义的拷问。而以"俊赏""怅然"为代表的古今对比更使得这种由黍离之音、身世之悲、生存之感三层情感交织上演的悲剧意蕴丰富起来。
关键词:
杜牧 姜夔 悲剧 审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盛建明
近年来,我国产品受到美、欧以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起诉和调查的案件日益增多,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威胁。这一情况已引起我国有关方面的关注。由于美国和欧共体是目前对别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诉讼最为频繁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国际上对美、欧反倾销法的立法和实施也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金宇
扬州园林色彩艳,建筑大,有市民化的倾向;苏州园林色彩雅,建筑巧,有文人化的倾向。扬州园林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苏州园林具有传统性和纯正性的特点。究其原因,苏、扬两地园林风格的差异性,是因为两地不同的园主、画风和学风造成的。扬州多盐商巨贾造园,苏州多官宦文人构园。扬州园林受扬州画派和扬学的影响;苏州园林受吴门画派和吴学的影响。参1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