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1)
- 2023(6786)
- 2022(5535)
- 2021(5544)
- 2020(4208)
- 2019(9916)
- 2018(9877)
- 2017(17236)
- 2016(10282)
- 2015(11703)
- 2014(11638)
- 2013(10424)
- 2012(9553)
- 2011(8732)
- 2010(8736)
- 2009(7589)
- 2008(7211)
- 2007(6396)
- 2006(5662)
- 2005(5129)
- 学科
- 济(27450)
- 经济(27416)
- 管理(21909)
- 教育(20943)
- 业(19082)
- 中国(15963)
- 企(15319)
- 企业(15319)
- 理论(10876)
- 农(9859)
- 学(8720)
- 方法(8441)
- 教学(8059)
- 业经(7889)
- 财(7775)
- 地方(7708)
- 农业(6707)
- 数学(6175)
- 数学方法(6051)
- 技术(6016)
- 发(5974)
- 制(5616)
- 和(5182)
- 融(5019)
- 金融(5016)
- 发展(5002)
- 展(4879)
- 银(4807)
- 银行(4807)
- 研究(4775)
- 机构
- 大学(132356)
- 学院(128397)
- 研究(44187)
- 济(40440)
- 管理(40361)
- 经济(39185)
- 理学(34356)
- 理学院(33772)
- 管理学(33089)
- 管理学院(32789)
- 教育(31643)
- 范(31426)
- 师范(31349)
- 京(29783)
- 中国(27095)
- 师范大学(25783)
- 科学(25501)
- 江(21357)
- 财(21302)
- 所(20492)
- 中心(19717)
- 北京(19331)
- 职业(18717)
- 研究所(18481)
- 技术(17937)
- 州(17335)
- 财经(16960)
- 院(16100)
- 经(15292)
- 业大(14578)
- 基金
- 项目(81263)
- 研究(72191)
- 科学(65920)
- 基金(54070)
- 家(44757)
- 国家(44109)
- 社会(42846)
- 教育(41837)
- 社会科(40081)
- 社会科学(40069)
- 科学基金(37720)
- 省(33807)
- 编号(33584)
- 成果(30456)
- 划(30445)
- 基金项目(28490)
- 课题(26525)
- 年(23322)
- 自然(20929)
- 规划(20612)
- 自然科(20385)
- 自然科学(20383)
- 自然科学基金(19988)
- 项目编号(19718)
- 资助(19704)
- 部(19670)
- 重点(19583)
- 性(19386)
- 发(19193)
- 教育部(18116)
共检索到203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斐
在美国职业教育史上,曾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普杜之争"。从争论双方一系列基础性观念的范式对立,即普罗瑟派的效率主义、精英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对立于杜威思想中具有的人本主义、平等思想以及进化主义,可以看到,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民主为向度,坚持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的观念要旨,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关键词:
杜威 职业教育思想 合理性 “普杜之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永为 兰玉婷
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政治民主的重要手段。从职业教育和民主的关系角度看,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四个特征:民主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综合高中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工作作为职业教育的内容、合作性探究作为职业教育的方法。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当代意义在于:有利于深入理解职业教育与民主的关系、有利于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民主精神的劳动者。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民主 杜威 综合高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丽莉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杜威出生后不久,美国就爆发了南北战争,战后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到1900年,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新移民,他们定居在城市,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步伐。于是,美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城市工业文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然而,面对新形势,美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学校与社会脱节,课程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杨勇
学者们认为由于培养目标、课程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理基础的不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类型。杜威批判了古希腊那种因为社会划分为两个阶级,而把教育划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的做法。杜威从现代民主社会人人都是职业人和哲学认识论的视角出发,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着相互包含和容纳的部分。杜威的启示在于,要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倡导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适当融合,走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立的误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教育类型 普职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红芹
发生学方法将一切历史事物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发生、发展的整体过程。发生学方法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在本质上具有关联性。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研究资料褊狭、研究视角单一、研究的交叉点较受忽视等问题亟须发生学方法的注入。运用发生学方法研究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解决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发现发生学方法所带来的其他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发生学方法 约翰·杜威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康红芹
在美国,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基本观点研究、比较研究、新视角研究以及延续性研究四大领域。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开展内在于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乃至杜威整体思想研究之中,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批判性思考意识较强,相关研究既注重"还原"又注重"延伸"。展望未来,理应深化对杜威职业教育本质观、价值观和课程论等基本理论观点的研究;更加重视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创新以及研究资料的扩充;继续深入挖掘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美国 约翰·杜威 职业教育 思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
路宝利博士的新著《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之争:"普杜之辩"研究》以美国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集中就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及其多维度辩争作出了颇具创新意义的解析,对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历史选择作出了颇具说服力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为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可供聆听的"历史声音"和可供比照的"历史镜像"。
关键词:
美国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主义 民主主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嘉慧
关注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杜威教育哲学所提出的学术批评,可为中国学者更准确地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得失提供更冷静的研究视角。白璧德与杜威之争主要包括三个分歧。从白杜之争的视角来看,杜威教育哲学至少在三方面值得关注和重新评估:当杜威以一元论哲学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教育哲学时,这种一元论容易把个人本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社会或他人;当杜威从民主主义的视角来建构其教育哲学体系时,需要谨慎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尽量避免过度浪漫的情感主义;当杜威将进化论作为其教育哲学的基本视角时,需要谨慎对待这种进化论所激发出来的"古今之争"。
关键词:
白璧德 杜威 一元论 理性主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康
本文围绕杜威访华,分析胡适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转化。杜威访华前,胡适已对杜威教育思想有所吸收并大力宣传实用主义,他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阐述精辟,但也反映出其选择倾向、阐释的缺失和过度现象。杜威访华期间,胡适对杜威大量演讲的通达翻译,体现了他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系统吸收;一些误译和漏译虽会招致误解,但却集中传达了杜威教育思想要旨,影响深远。胡适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他改良中国社会的努力,透露出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转化。杜威离华后,胡适持续吸收杜威教育思想,并对先前的吸收有所反思和修正。胡适并未全盘吸收杜威教育思想,他在某个层面可能借助杜威之旗推进自己的文化和政治主张,但总体上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中国化"以应对当时社会现实之需。
关键词:
胡适 杜威访华 杜威教育思想 吸收 转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韵 徐国庆
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当前,职业教育还未能摆脱“技能教育”“低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差生教育”的社会认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关键在于认识其教育属性。基于对杜威思想的分析,职业应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教育通过职业活动来建立与工作世界的联系,激发个体的职业兴趣来获得自我成长。当社会生产活动深化了职业内容,技能人才需要的职业教育内涵亦随之深化。其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要转向更为完善的人格培养,教学内容要转向“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基于此,职业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生涯指导,强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加强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经验体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利雅
针对"职业教育"和"自由教育"是否对立的观点,回溯百年前美国斯内登和杜威间关于"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旷世论战。基于他们哲学观、教育观、职业教育观和教育对象方面的认识差异,争论结果以及对教育实践的影响认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应走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融合的发展路径。首先,内容上体现在人类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中的创新"精神;其次,重视师生在教育价值方面"核心价值共识"培养;最后,最终目标是实现师生共同"反省"和"精神转向"的生命状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永为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与大卫·斯尼登之间就职业教育问题展开激烈论争。这场论争对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立法与普通教育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当时双方论争的语境、焦点和结果,揭示了论争背后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歧。
关键词:
杜威 斯尼登 职业教育 论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梦云 妙惠
以《民主主义与教育》《黄炎培教育文选》以及相关著作和文章为研究工具,对杜威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分别以教育理念、教学内涵和教学方式为类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当代职业教育建设和改革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
杜威 黄炎培 职业教育 教学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20世纪初,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开始大量涌入日本,在这种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也作为外来思想开始传入日本。随着日本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不断加深,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日本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日本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日本教育思想实践的主流,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