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6)
- 2023(8579)
- 2022(7021)
- 2021(6534)
- 2020(5110)
- 2019(11242)
- 2018(10727)
- 2017(20882)
- 2016(10959)
- 2015(11975)
- 2014(11785)
- 2013(11793)
- 2012(10761)
- 2011(9856)
- 2010(9908)
- 2009(9191)
- 2008(9072)
- 2007(8403)
- 2006(7525)
- 2005(6595)
- 学科
- 济(53460)
- 经济(53413)
- 农(48570)
- 业(38111)
- 农业(32550)
- 管理(26017)
- 业经(17990)
- 企(17442)
- 企业(17442)
- 地方(16291)
- 方法(14933)
- 中国(13438)
- 数学(12648)
- 数学方法(12554)
- 农业经济(12396)
- 发(10995)
- 财(10896)
- 制(10610)
- 村(9431)
- 农村(9413)
- 发展(9255)
- 展(9232)
- 学(9176)
- 体(8178)
- 策(7946)
- 土地(7671)
- 收入(7591)
- 建设(7526)
- 贸(7425)
- 贸易(7422)
- 机构
- 学院(163472)
- 大学(157218)
- 济(70158)
- 经济(68855)
- 管理(61438)
- 研究(54902)
- 理学(53190)
- 理学院(52605)
- 管理学(51912)
- 管理学院(51595)
- 农(46217)
- 中国(43784)
- 农业(34653)
- 科学(32682)
- 京(31353)
- 财(31048)
- 业大(28749)
- 所(27154)
- 中心(26804)
- 江(25338)
- 研究所(24407)
- 财经(24268)
- 范(23867)
- 师范(23748)
- 经(22081)
- 农业大学(21113)
- 经济学(20953)
- 州(20185)
- 经济管理(19922)
- 经济学院(18966)
- 基金
- 项目(109319)
- 科学(87962)
- 研究(85959)
- 基金(79694)
- 家(68425)
- 国家(67677)
- 科学基金(58520)
- 社会(57713)
- 社会科(54258)
- 社会科学(54246)
- 省(44321)
- 基金项目(42777)
- 教育(37072)
- 编号(36579)
- 划(35652)
- 自然(33993)
- 自然科(33118)
- 自然科学(33113)
- 自然科学基金(32495)
- 资助(29303)
- 成果(29067)
- 农(28563)
- 发(26412)
- 部(24799)
- 重点(24452)
- 国家社会(24414)
- 课题(24043)
- 创(22919)
- 制(22757)
- 性(22297)
共检索到244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雪峰
学界与政策部门往往从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来解释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本文以村级债务的区域差异为例,试图从农村社会内部的差异:其中之一即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差异的角度,来解释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本文不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而且借公开发表的关于全国及地区村级债务报告的数据,检验了从农民行动单位视角解释村级债务区域差异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贺雪峰
学界与政策部门往往从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来解释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本文以村级债务的区域差异为例,试图从农村社会内部的差异:其中之一即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差异的角度,来解释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本文不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而且借公开发表的关于全国及地区村级债务报告的数据,检验了从农民行动单位视角解释村级债务区域差异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兴佐
农民行动单位既是一个数量概念,也是一个关系范畴。数量概念表示的是,农民行动单位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关系范畴表明的是,某一区域内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性质。从村庄层面看,农民行动单位具体为宗族、户族、小亲族和个体家庭;相应地,本文将村庄划分为宗族型、户族型、小亲族型和个体家庭型。
关键词:
农民行动单位 村庄类型 分类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颖举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理论上村级公益事业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和农民应共担投资责任,但实践中政府在这一领域责任长期缺失,农民自我供给也陷入了"囚徒困境",应从政策层面上确立政府在村级公益事业投资的责任,通过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重构政府与农民在村级公益事业投资中的关系,建立起政府引导、农民主导的新型投入机制。
关键词:
村级公益事业 投资 政府 农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福成 蒋守银
一、村级负债的特征 (一)负债面大,债额高。村集体经济负债已成为当今农村的普遍现象,也是农民的一块心病。据统计到1999年末,辽宁省15658个村集体中,有15599个村不同程度地负债,占总村数的99.6%,债务总额达116.4亿元,平均每个负债村的负债高达74.6万元。若按人均计算,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白云丽 易红梅 张林秀
村级债务问题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税费改革后逐渐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运用2005年、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样调查的101个村两期的面板数据,从负债面、债务规模、负债率以及债权人构成和债务来源方面,对我国村级债务在农村综合改革前后的变化情况及其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综合改革后我国村级债务负债面有所下降,债务规模迅速减小,负债率不断下降;村民成为村级债务最主要的债权人,同时村级债务可能会向更高层级的政府转移;和富裕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债务问题更加严重,但偿债能力十分有限,是今后债务化解工作中需重点关注的区域。
关键词:
村级债务 债务化解 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奎泉 范诗强
实现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一直是"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而且政府承担着主要的供给责任。对于具有需求偏好差异的农村区域性公共品而言,政府完全主导的供给模式却是导致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并结合浙江省村级公共品的调研,本文提出实现农村区域性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新模式———政府诱导供给模式,即通过税收惠免、财政奖补等激励政策,诱导私人或村集体积极参与农村区域性公共品供给,弥补县级政府效率损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志永
根据乡村旅游地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现实,首先从供给、需求以及政府规制角度对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一般性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实际,从产权经济理论和农民行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对乡村旅游地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原因展开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土地资源产权制度的缺失及乡村旅游资源的公共池塘资源特征使得乡村旅游经营者很难在产品差异化经营的道路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乡村旅游地的熟人社会关系使创新者难于对产品差异化经营成果实施有效保护,产品差异化经营面对的高交易成本使农民在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模仿或抄袭创新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士杰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村提留”,“乡统筹”等已成为历史名词。税费收缴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也大多随之烟消云散。当前,“村级债务”,这个影响农村稳定的暗礁渐渐浮出了水面,成为农村中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宫君秋 李丽凯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长期积累而未妥善解决的村级债务问题便集中凸现出来。它不仅严重困扰着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稳定,也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因此,探讨村级债务的成因并寻求有效的化解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倩
现有体制下,村级债务现象不但无法避免,反而愈演愈烈。农村债务的构成复杂、数额庞大,且隐蔽性较强,不易化解,如果任其发展,势必会影响基层政权稳定,阻碍农村社会发展。化解农村债务危机,必须充分发挥村集体资源与资产优势,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区分债务成因,有针对性地化解现有债务;加大债权清收力度,提升村集体偿债能力;制定相关制度,严格控制新债。
关键词:
村级债务 基层政权 债务化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贝贝 杨菲
基于中国267个村级层面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村级农业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考虑到农业支出村和非农业支出村之间可能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样本选择性偏误,本研究使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在消除差异与选择性偏误后准确地估计村级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村级农业支出显著地提高了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并且该结论在使用最邻近匹配、核匹配以及半径匹配进行检验的基础上仍然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重点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以此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贝贝 杨菲
基于中国267个村级层面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村级农业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考虑到农业支出村和非农业支出村之间可能存在着个体差异和样本选择性偏误,本研究使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法,在消除差异与选择性偏误后准确地估计村级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村级农业支出显著地提高了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并且该结论在使用最邻近匹配、核匹配以及半径匹配进行检验的基础上仍然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重点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以此提高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薛乐飞
淮安市地处苏北,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一直以来,村镇经济总量小、工业实力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就业渠道窄,成为困扰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矛盾。2007年,在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庞淼
村级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村级规划应体现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当地社区和农民为主体的新的规划理念,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参与式规划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当地农民积极参与,使规划符合农村社区和农民近期、中期及长远的实际需求,突出农村特色;同时,应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和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级规划 理念 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