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0)
- 2023(12807)
- 2022(10889)
- 2021(10060)
- 2020(8343)
- 2019(18522)
- 2018(18448)
- 2017(34845)
- 2016(19078)
- 2015(21515)
- 2014(21705)
- 2013(21563)
- 2012(20693)
- 2011(18994)
- 2010(19864)
- 2009(19010)
- 2008(19219)
- 2007(18036)
- 2006(16734)
- 2005(15494)
- 学科
- 济(101813)
- 经济(101644)
- 业(60345)
- 管理(57436)
- 农(50178)
- 企(39593)
- 企业(39593)
- 农业(33508)
- 方法(31267)
- 业经(26290)
- 数学(26230)
- 数学方法(25876)
- 地方(23737)
- 中国(23711)
- 制(22440)
- 财(21921)
- 学(20279)
- 体(16551)
- 发(14907)
- 融(14814)
- 金融(14811)
- 银(14754)
- 银行(14727)
- 行(14147)
- 策(13705)
- 贸(13491)
- 贸易(13480)
- 理论(13401)
- 环境(13356)
- 地方经济(13110)
- 机构
- 学院(295976)
- 大学(295882)
- 济(129741)
- 经济(127053)
- 管理(107113)
- 研究(105125)
- 理学(90618)
- 理学院(89544)
- 管理学(87934)
- 管理学院(87385)
- 中国(82422)
- 农(64379)
- 京(62455)
- 科学(61800)
- 财(61616)
- 所(54343)
- 农业(48931)
- 江(48526)
- 研究所(48228)
- 中心(48091)
- 财经(47111)
- 业大(45779)
- 经(42321)
- 范(40825)
- 师范(40492)
- 经济学(40075)
- 北京(39218)
- 州(37667)
- 院(36039)
- 经济学院(35554)
- 基金
- 项目(181484)
- 科学(143233)
- 研究(135976)
- 基金(132388)
- 家(114497)
- 国家(113397)
- 科学基金(96475)
- 社会(89706)
- 社会科(84442)
- 社会科学(84418)
- 省(70623)
- 基金项目(69346)
- 教育(61086)
- 自然(58683)
- 划(58044)
- 自然科(57269)
- 自然科学(57250)
- 自然科学基金(56237)
- 编号(55137)
- 资助(53293)
- 成果(47265)
- 部(41362)
- 重点(40693)
- 发(40133)
- 制(38854)
- 课题(38427)
- 国家社会(37529)
- 创(36439)
- 性(35467)
- 教育部(35394)
- 期刊
- 济(166732)
- 经济(166732)
- 研究(95492)
- 农(68379)
- 中国(67852)
- 财(48901)
- 学报(48341)
- 农业(45834)
- 科学(44491)
- 管理(39728)
- 大学(38323)
- 学学(36241)
- 融(32846)
- 金融(32846)
- 教育(31479)
- 业经(28903)
- 财经(26018)
- 技术(24814)
- 经济研究(23552)
- 经(22517)
- 问题(22208)
- 业(21241)
- 版(17743)
- 世界(17594)
- 技术经济(16277)
- 农村(16002)
- 村(16002)
- 农业经济(15416)
- 贸(14993)
- 经济问题(14897)
共检索到478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志鹏
村民选举权利是宪法规定的村民自治权的一种 ,但在村委会选举中 ,村民的这一权利却常常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这种侵害行为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和特定的产生原因。我国现行法律对违法行政行为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规定极不完善 ,应尽快加以改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志鹏
村委会选举中村民享有的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的村民权利 ,是村民自治 权的内容之一 ,应纳入宪法学的研究领域。村民选举权具有基本性、法定性、政治性和自 治性特征 ,在适用法律、享有主体、权利内容、行使方式和救济方式上都与公民选举权不 同 ,是一种特殊的选举权 ,有其特定的权利范围 ,其内容包括确认权、提名权、被选举权、投 票权、救济权、罢免权和知情权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村民选举权的享有、限制与剥夺 做出了规定 ,但相关规定很不完善
关键词:
选举 村委会 村民选举权 公民选举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成旭
不同的法院对村民委员会选举名单纠纷案件存在受理与不予受理两种做法,但根据我国现行的制定法,法院不存在受理此类案件的依据。村民自治阻断司法救济有其历史原因和意义。立法机关未将村民委员会选举权纳入司法救济可能出于保护村民自治权的考虑,但村民自治权是法律赋予的,有其自治边界。由于当前农村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革,加上基层政府的不当干预,村委会的角色功能发生错位。司法介入村民自治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司法介入村民自治并不会侵蚀村民的自治权。通过对政治权利内涵的拓展和村民自治边界的明晰化,司法介入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肖唐镖 邱新有
本文对 40个样本村的选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投票取向及其理性程度、选民 在选举中参与行为以及竞争理念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 ,在村委会选举中 ,选民的选 择行为已趋于理性化 ,越来越多的选民能积极参与选举 ,并敢于在选举中公开争取和维护 自身的民主权利。即使是那些对选举活动弃权或冷漠的选民 ,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由于 观念与素质所限 ,倒不如说是对选举的失望所致。不过 ,目前村民的政治文化是分层的、 多元的 ,既有公民文化、顺民文化 ,也有臣民文化 ,还有暴民文化。因此 ,村民选举与村民 自治的发展尚需长期的努力。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选民 参与类型 政治文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仝志辉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前后对户内委托制度正当性的争议,表明实现村民选举权利无法作为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根本目标。本文由此质疑村委会选举制度所内涵的"选举权利中心论",重新理解村委会选举制度的诞生及法制化进程,将保持村庄共同体、改善村庄治理恢复为该制度的根本目标。选举权利中心既不可信,也不足取,村委会选举制度对选举权利的执念应予去除,村庄治理本位自当确立。本文的主旨在于,将治理逻辑重新置于理解村委会选举和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鸣
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制度既在各省(区、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也与人大选举中的规范有一些不同。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实际上的委托投票率大大超过统计上的委托投票率。委托投票问题很多,弊大于利,应当废止。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委托投票 村民自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艳锋
我国农村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已近二十年。作为村民自治重要内容的村委会选举开展现状如何?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和观察,对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作简单梳理,试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选民角度、基层政权体制角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正确认识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关键词:
农村 村委会选举 问题 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范瑜
本文根据工作中积累的大量材料 ,对 2 0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与实践进行了宏 观研究。在描述选举制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制度的特点。指出它是我国推进 民主化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
村委会 选举制度 演进过程 特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描 苑鹏
本文基于对山东、陕西和河南三省农民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参加村委会选举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统计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对村委会选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普遍较高。在样本农户中,66%的农民表示愿意参加村委会选举,62%以上的农民实际参加了最近一次的村委会选举。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在选举中拥有的自主权越大,其实际参加选举的概率就越大。此外,参与态度对参与行为亦产生显著影响。鉴于上述结论,建议政府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时,一方面应该完善制度,提高选举的公开度与透明度,让农民尽可能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应该通过激励农民,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农民实际参加选举的概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燕华
本文以H镇为例,探讨村庄合并、村委会选举与农村集体行动的关系。作者认为,村庄合并扩大了村庄的规模,增强了社区的异质性,从而改变了村委会选举的逻辑,即候选人必须通过选举动员以争取不熟悉村民和陌生村民的支持。在有公共问题的合并大村中,集体行动宣传往往成为最重要的选举动员模式。候选人为了吸引选票,一般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集体行动宣传,这在客观上使村委会选举成为集体行动的动员平台。在同等情况下,集体行动代表因其行动历史,更有可能赢得合并大村的选举。由集体行动代表和背负选举承诺的候选人组成的村委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结构。在H镇,当公共问题基本解决后,在大村选举中难以胜出的...
关键词:
村庄合并 村委会选举 集体行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辉祥
笔者通过对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结果的分析 ,认为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 举的比例较低。其原因主要有制度性限制 ,信息沟通不畅 ,利益关联淡薄 ,政治效能感弱 和选举成本的私人性与选举对象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等。村委会选举中农民工的参与缺 失表明 ,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缺乏有效的制度性渠道 ;改变这种情况的根本措施在于通过制 度创新 ,将农民工纳入到政治生活民主化和社会化的轨道中来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农民工 政治参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首次使用了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微观数据集,发现村民参与的高投票率不是完全真实的,在83%的高名义投票率后面,实际"完整"投票率只有51%,在所有名义投票的人群中,有18.9%的人是在"虚假"投票。另外,不同人群的参与率也有所不同。一些特定人群的参与率和参与程度都较低,比如女性、年轻人、不工作的、工作地点离村庄比较远的以及教育程度较高和较低的人群。如果这其中一些因素叠加起来,那些人群更值得关注,选举中几乎没有他们的声音。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建议在下一步的村委会选举工作中,要着重提高村民的"完整"投票率,特别是那些低参与率的人群。如果整个投票过程的质量有所改善,即使选举质...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投票过程 投票率 完整投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就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投票行为和对本社区公共物品的出资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公共投资出资意愿的联立方程组,进而估计了村民的不同投票行为(名义投票、意愿投票和完整投票)对公共投资出资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层次的投票行为中,只有完整投票的影响最显著。以水利灌溉设施投资为例,一个村民如果亲自完成选举投票的所有环节,其愿意出资的概率将提高38%;对于道路、学校、水利灌溉设施、饮用水设施、诊所全部5项公共投资而言,一个村民如果亲自完成选举投票的所有环节,其愿意出资的公共投资项目将会增加1.38项。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投票行为 公共投资 出资意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思红
在村民委员会竞争性选举中,贿选现象愈演愈烈,这已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一大障碍。贿选的产生和蔓延有其内在的社会基础,构成这一社会基础的主要因素有利益取向、村庄派系、人际信任和半熟人社会中的"面子"等,它们相互之间形成共振并反作用于现行相关法律制度。所以,必须运用多元的手段和方式来约束和调整贿选行为。
关键词:
贿选 社会基础 法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基于乡村社会信任的视角
派系竞争:村委会选举面临的新挑战——以浙江白村的一次村委会选举为例分析
村委会选举公正程度、村干部行为与农村干群关系——基于对辽宁省8市1205个村民的问卷调查
分配型村庄贿选的博弈分析——以Y村城中村改造下的村委会选举为例
找回村社共同体:“双过半”困局与村委会选举制度再设计
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学术研讨会综述
利益与文化:考察村委会选举的二个视角——以山东三个村庄为例
论村委会选举中党组织建议权的行使——以广东省有关地方法规和实践为例的理论分析
论违法解雇的法律救济
竞而不争:村级选举的政治生态及其困境——基于安徽省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