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7)
2023(3602)
2022(3168)
2021(3032)
2020(2542)
2019(5902)
2018(5847)
2017(10921)
2016(5932)
2015(6752)
2014(6434)
2013(6170)
2012(5900)
2011(5283)
2010(5371)
2009(4904)
2008(4832)
2007(4377)
2006(3936)
2005(3476)
作者
(15944)
(13254)
(13185)
(12282)
(8665)
(6610)
(6022)
(5250)
(4898)
(4745)
(4735)
(4482)
(4466)
(4125)
(4054)
(3937)
(3885)
(3864)
(3729)
(3647)
(3302)
(3247)
(3146)
(3100)
(3003)
(2952)
(2869)
(2825)
(2636)
(2582)
学科
(22164)
经济(22126)
(14425)
管理(13897)
(11240)
企业(11240)
(8145)
地方(6795)
中国(6704)
方法(6150)
(5620)
农业(5555)
业经(5430)
理论(4933)
(4729)
数学(4502)
(4452)
数学方法(4423)
教育(4288)
(4004)
(3793)
贸易(3789)
(3688)
金融(3684)
(3608)
环境(3295)
(3271)
银行(3269)
技术(3238)
(3234)
机构
大学(83671)
学院(81383)
(29704)
经济(28927)
研究(28642)
管理(27903)
理学(23164)
理学院(22756)
管理学(22389)
管理学院(22201)
中国(21249)
(18872)
科学(17665)
(15228)
(15223)
师范(15173)
(14123)
(13459)
中心(13270)
研究所(12700)
师范大学(12454)
北京(11948)
财经(11832)
(11776)
(11019)
(10535)
业大(10425)
(10120)
农业(8986)
经济学(8879)
基金
项目(51298)
研究(41024)
科学(40039)
基金(35967)
(31601)
国家(30809)
科学基金(25637)
社会(25365)
社会科(23728)
社会科学(23719)
(20161)
基金项目(19431)
教育(18670)
编号(17560)
(17135)
成果(15692)
自然(15389)
自然科(14953)
自然科学(14948)
自然科学基金(14666)
资助(13501)
课题(12256)
(11411)
重点(11391)
(11169)
(10506)
(10481)
(10417)
项目编号(10263)
国家社会(10136)
期刊
(39416)
经济(39416)
研究(28892)
中国(18230)
教育(13824)
(13124)
学报(13034)
科学(12124)
(11381)
大学(10032)
管理(9975)
学学(8838)
农业(7692)
图书(7280)
财经(6688)
技术(6616)
(6457)
金融(6457)
(5860)
业经(5838)
问题(5725)
书馆(5607)
图书馆(5607)
经济研究(4973)
资源(4930)
(4928)
(4798)
(4679)
论坛(4679)
(4628)
共检索到131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翟美菁  
李天葆的代表作《盛世天光》是男性作家书写女性血缘家族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命运变迁的代表性文本。小说以女性为主要书写对象,但是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始终是女性难以彻底逃脱的藩篱,“他者”经验下的女性书写具有独特性。同时,他以不同代际女性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图景解构宏大的历史叙事,将对国族历史的思考放置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常化叙述风格。小说将大量中国式符号融入南洋社会,以文学笔触介入社会历史现实,对当代马华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盛开莉  
施叔青小说中的女性群体,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面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婚姻的精神围困,一面以出走的方式逃离。作者赋予这些女性以丰富的生命质地,改变了父权制话语下沉默的传统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生活经验,对于女性的自我发现与生存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尤妤冠  
白先勇在其小说中,对女性采取了一种既赞美又拒斥的态度,因此,其作品中的许多女性,虽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都无一例外地拥有共同的悲剧命运。需要注意的是,白先勇的小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但这一情怀,并没有投注到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这使得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复杂的色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吕佳琪  
女性成长是张翎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她笔下的女性书写展现出了女性心灵成长的内在发展路径,写出了年少懵懂的女性在他者境遇中的困惑与挣扎,将女性置于逃离的空间位移之中,展现女性在挫折中的反抗与成长。但是张翎笔下的女性成长并没有囿于两性视域之中,而是在普遍人性的立场上书写女性的觉“心”与回归,探求女性成长的日常生活空间与生存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钦松  
~~
关键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剑光  
唐玄宗开天盛世时期,北方经济发展到达唐代的顶峰,而南方的经济也出现了崛起的势头。与唐朝初年相比,至天宝时江南人口增长率高于同期的北方,农业发展需要的人口数初步具备。其时江南兴修的水利工程数量并不少于同时期的北方,尤其是几条海塘的修筑,使海塘内的土地免遭咸潮的侵蚀,大量的土地可以种植庄稼,垦田面积越来越大。开元时,江南的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准,粮食被大量运往北方。明州及十个新县的析置,江南的开发从内陆走向沿海,开发的大体格局在玄宗时已经定形。江南部分州县城墙的修筑,使城市的物质形态更加完善,城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商品经济活跃。江南的手工业,如丝和布纺织、金属铸造业等,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正因为有了开元盛世时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史之乱后,江南才能有力、快速地替代北方,成为"国用大半"的财赋中心。安史乱后的财赋重心南移,既是偶然的,但同时也是历史的必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正位  
"十三五"规划提出开放发展理念,为把开放的思想化为自觉行动,还需要增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眼光,增强开放的气度、自觉和自信,再创中华文明的开放盛世。在扩大开放中,既确保自身安全也关注共同安全,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俊琦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文学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文学期刊、媒体等多方势力合力运作,共同促进了新写实小说思潮的产生和传播。新写实小说在还原日常生活灰暗面之余,也描绘出凡俗人生的脉脉温情,其背后是作家、读者和叙述者共同的温情观照。考察新写实小说中的温情书写,有助于反拨学界关于其"零度情感"的定论,对其进行价值重估,更加接近新写实小说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新写实小说也是对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情感书写的突破,体现出作家对人生存状态的温情关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天羽  
《西游记》中石猴对自我的认识与突破,及对其所处社会环境本质关系的探问都是一个"识破"的过程。这一"识破"模式同样存在于其他神魔小说中,以狐怪类小说为例,"识破"是故事叙事的转折点。对"识破"从叙事模式到意识观念的溯源,可以探知这一观念存在于《左传》《山海经》等书中,包涵着上古朴素唯物观和世界观,可以从新的角度理解神魔小说情节结构,把握小说的思想内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 彬  李 曜  杨晓云  
在现代经济中,不论东方或者西方经济体中,家族公司都还是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归属于家族企业,其中既有署名的世界最大超级市场Wal-Mart和投资界领袖富达投资公司,也有独守一隅的小杂货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如  
~~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吴建民  
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盛世往往走向封闭,这个教训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汲取。我们这个国家不怕大灾大难,就怕头脑发昏。我们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比起先进国家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认识自己有一定的必然联系。用小农经济眼光,关起门来自吹自擂是要出问题的。今天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世界,需要实事求是认识自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勇毅  
盛极之下,必须注意之后可能的衰落,采取必要措施"防衰",这是每一家企业的决策层不得不提前布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洋河有危机吗?没有——至少还没有清晰地出现!洋河没有危机吗?有——所有的企业都有危机!那么,作为如今几乎公认的"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萌  赵学勇  
由生态学和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生态美学,把文学批评的视野扩展到生态学的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范式和考察视角。透过生态美学这一视角,以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为例,着重考察"新生代"都市小说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美问题:一是在表现了物化都市对自然的远离及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之后,试图通过特定主题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努力探寻都市社会的自然生态之美。二是在揭示了物化都市中人们始终处于空虚、失落、漂泊、流浪的精神状态之后,试图重构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倡导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从而构建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