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7)
- 2023(6128)
- 2022(5128)
- 2021(4380)
- 2020(3796)
- 2019(8352)
- 2018(8211)
- 2017(15911)
- 2016(8248)
- 2015(9240)
- 2014(9274)
- 2013(9510)
- 2012(9227)
- 2011(8704)
- 2010(9089)
- 2009(8728)
- 2008(8565)
- 2007(8059)
- 2006(7618)
- 2005(7168)
- 学科
- 济(63672)
- 经济(63634)
- 管理(25970)
- 业(21573)
- 方法(19041)
- 企(18612)
- 企业(18612)
- 数学(16382)
- 数学方法(16303)
- 地方(15690)
- 学(12073)
- 地方经济(12051)
- 中国(11620)
- 财(10931)
- 业经(10510)
- 制(8770)
- 融(8678)
- 金融(8677)
- 农(8359)
- 经济学(7281)
- 银(7115)
- 银行(7109)
- 环境(6968)
- 和(6903)
- 行(6898)
- 体(6821)
- 务(6787)
- 财务(6778)
- 财务管理(6771)
- 理论(6713)
- 机构
- 大学(140797)
- 学院(137910)
- 济(68962)
- 经济(67691)
- 研究(51364)
- 管理(48347)
- 理学(40316)
- 中国(39980)
- 理学院(39821)
- 管理学(39265)
- 管理学院(38992)
- 财(32053)
- 京(28754)
- 科学(28324)
- 所(26539)
- 财经(25422)
- 研究所(23587)
- 经(22855)
- 经济学(22847)
- 中心(22175)
- 江(21273)
- 经济学院(20106)
- 范(18763)
- 北京(18761)
- 师范(18657)
- 财经大学(18519)
- 院(17937)
- 州(16919)
- 农(16901)
- 师范大学(15275)
- 基金
- 项目(80491)
- 科学(64124)
- 基金(60421)
- 研究(58767)
- 家(52122)
- 国家(51693)
- 科学基金(44079)
- 社会(40330)
- 社会科(38365)
- 社会科学(38352)
- 基金项目(31260)
- 省(29182)
- 自然(26798)
- 自然科(26160)
- 自然科学(26156)
- 教育(25954)
- 自然科学基金(25679)
- 资助(24947)
- 划(24776)
- 编号(22001)
- 成果(18955)
- 部(18400)
- 重点(18393)
- 发(18085)
- 国家社会(17335)
- 教育部(16230)
- 人文(15880)
- 课题(15696)
- 创(15456)
- 济(15453)
共检索到22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志强
机构投资者通过专家操作有效地分散风险,发挥规模优势,形成专门进行投资业务的经营机构。从分工的角度看,这种制度安排无疑是符合经济原则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刚 林萍
本文对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最近,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涉及了国家之间的很多方面的差异,如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等,解释这些差异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描述了法律及其实施有效性在国家之间的差异,并讨论了这些差异的可能根源,进而总结了其带来的结果,以得到公司治理改革潜在的战略。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法律 公司治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黎红
投资者保护机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是通过行使私法上的权利实现公益目的,具有积极意义。但应当合理界定其介入上市公司治理的限度,防止出现投保机构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不当干预。为此,投保机构公益性征集可适用的议决事项应当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础上,结合是否涉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并考量公益股东具体行权手段的匹配性加以厘定。具体制度上,应进一步完善投保机构征集股东提案权、公益征集的信息披露规则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卓思 高峰 祁斌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行为 惯性交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小勇
在我国期货市场结构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质量和参与程度严重不足,股指期货的推出,客观上要求机构投资者广泛参与。这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机构投资者,促进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德萍 杨洁
一、理论综述(一)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作用中的影响因素。机构投资者是指以有价证券投资收益为其重要收入来源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及金融财团等,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稳定市场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两方面。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拥有资金、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市场中各类投资信息由专业人员进行搜集、分析和追踪,各种投资组合方案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书军
机构投资者经济效应简析张书军机构投资者是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养老金、非银行金融信托以及眼下广为人们关注的投资基金。此外,在我国由于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个别金融机构(如银行)也越界进入了本不应涉及的金融活动领域(如证券投资),它们...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范海峰
文章对影响不同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及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司是否有业务联系以及受行政干预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两大因素。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主要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对其受行政干预程度的影响,及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路径,并为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行政干预 影响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智章
基于2004年6月~2011年6月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文章从异质性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情绪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它们对IPO折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指标对IPO折价作用非常明显,首日换手率与IPO折价显著正相关而新股中签率则相反。不同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总体层面上对IPO折价作用并不显著,但是有过成功IPO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有多种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参与能有效降低IPO折价程度。
关键词:
风险投资机构特征 投资者情绪 IPO折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小丽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和金融创新,国际板推出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由于国际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它会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风险。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境外公司发行、上市等行为的法律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立足于立法规制、政府监管、司法保障及跨境协作等方面,构建国际板投资者保护的法律机制。
关键词:
国际板 风险 投资者保护 法律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郡
本文通过对2004年以前在中国证券市场上A股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特征实证分析,从中得出机构投资在选择股票时对上市公司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增长性并不十分看重的结论,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在流动性、盈利性和增长性方面与那些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低的公司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机构投资者会倾向于选择股权结构良好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对公司治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持股特征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柯希嘉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扩大及其在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的增加,其投资策略往往发生改变,以信息炒作作为遴选投资目标的方式逐渐被弱化,而选择持有经营绩效良好的公司股票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甄选投资目标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当前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可以发现,反映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与其所持股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充分说明经营绩效良好的上市公司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长期稳定持股的对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阚京华 谢娟
以2012~2015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及机构投资者特征在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方面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中只是微弱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能增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负相关关系;灰色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反而会减弱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鸣京 程小可 李昊洋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3—201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机构投资者调研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了创新绩效;在区分投资者异质性后发现,证券公司不仅通过发挥监督作用促使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创新,还会诱发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创新以迎合投资者对创新概念的追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保险公司则更关注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创新,他们的监督能促进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创新,但不会诱发策略性创新。此外,在代理冲突较大、信息透明度较差的公司中,投资者调研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