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60)
- 2023(2937)
- 2022(2539)
- 2021(2269)
- 2020(2074)
- 2019(4556)
- 2018(4549)
- 2017(8765)
- 2016(4742)
- 2015(5187)
- 2014(5117)
- 2013(5186)
- 2012(4843)
- 2011(4485)
- 2010(4621)
- 2009(4447)
- 2008(4707)
- 2007(4483)
- 2006(4058)
- 2005(3807)
- 学科
- 济(21175)
- 经济(21154)
- 管理(15976)
- 业(15970)
- 企(14735)
- 企业(14735)
- 方法(9588)
- 财(7935)
- 数学(7734)
- 数学方法(7666)
- 学(6060)
- 务(6008)
- 财务(6001)
- 财务管理(5997)
- 企业财务(5887)
- 制(5009)
- 中国(4618)
- 理论(4322)
- 业经(4165)
- 融(4051)
- 金融(4050)
- 税(3877)
- 银(3799)
- 银行(3795)
- 农(3699)
- 行(3625)
- 税收(3535)
- 收(3499)
- 和(3330)
- 关系(3194)
- 机构
- 大学(78543)
- 学院(75150)
- 济(30058)
- 经济(29358)
- 管理(27482)
- 研究(25555)
- 理学(23105)
- 理学院(22821)
- 管理学(22424)
- 管理学院(22276)
- 中国(20467)
- 财(17125)
- 京(16278)
- 科学(15413)
- 财经(13558)
- 所(13483)
- 经(12219)
- 研究所(12100)
- 江(11673)
- 中心(11546)
- 范(11286)
- 师范(11211)
- 北京(10515)
- 财经大学(9979)
- 农(9962)
- 州(9617)
- 师范大学(9264)
- 经济学(9165)
- 业大(9006)
- 院(9003)
- 基金
- 项目(45400)
- 科学(36500)
- 基金(34689)
- 研究(32189)
- 家(30467)
- 国家(30192)
- 科学基金(25862)
- 社会(20744)
- 社会科(19706)
- 社会科学(19698)
- 基金项目(18389)
- 自然(17508)
- 自然科(17134)
- 自然科学(17132)
- 自然科学基金(16821)
- 省(16020)
- 教育(15094)
- 划(14433)
- 资助(14099)
- 编号(12489)
- 成果(11119)
- 部(10684)
- 重点(10458)
- 教育部(9294)
- 科研(8959)
- 人文(8900)
- 创(8799)
- 发(8734)
- 性(8634)
- 课题(8632)
共检索到118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志强
机构投资者通过专家操作有效地分散风险,发挥规模优势,形成专门进行投资业务的经营机构。从分工的角度看,这种制度安排无疑是符合经济原则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卓思 高峰 祁斌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行为 惯性交易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先聪 张健 胡志颖
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而产生并不断演化的。大股东利用控制权编织的关联网络进行非公平交易成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主要手段,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不同特征的机构投资者入手,研究了独立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长期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对大股东关联交易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进而讨论了在终极控制人不同的国有企业和家族企业中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是否不同。实证结果表明,只有与公司没有业务联系、受政府干预少的独立机构投资者和持股时间较长的机构投资者才能有效限制关联交易中大股东的掏空行为。而且,在体制内的国有企业中,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减少大股东关联交易中的利益侵占,但是,在以血缘和亲缘等纽带关系维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玉
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严重分离会影响其公司价值,进而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以2004-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状况对机构投资者总体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所有权比例越高,两权分离度越小时,机构投资者(主要是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越高;而且两权分离度指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在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总体上能够做到自我利益保护,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在各个类型机构投资者中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范海峰
文章对影响不同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及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司是否有业务联系以及受行政干预程度是影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两大因素。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主要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对其受行政干预程度的影响,及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路径,并为促进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行政干预 影响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智章
基于2004年6月~2011年6月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文章从异质性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情绪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它们对IPO折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指标对IPO折价作用非常明显,首日换手率与IPO折价显著正相关而新股中签率则相反。不同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总体层面上对IPO折价作用并不显著,但是有过成功IPO经验的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有多种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参与能有效降低IPO折价程度。
关键词:
风险投资机构特征 投资者情绪 IPO折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鸣京 程小可 李昊洋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3—201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机构投资者调研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了创新绩效;在区分投资者异质性后发现,证券公司不仅通过发挥监督作用促使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创新,还会诱发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创新以迎合投资者对创新概念的追捧;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保险公司则更关注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创新,他们的监督能促进上市公司的实质性创新,但不会诱发策略性创新。此外,在代理冲突较大、信息透明度较差的公司中,投资者调研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阚京华 谢娟
以2012~2015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及机构投资者特征在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方面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中只是微弱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能增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负相关关系;灰色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反而会减弱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郡
本文通过对2004年以前在中国证券市场上A股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特征实证分析,从中得出机构投资在选择股票时对上市公司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增长性并不十分看重的结论,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在流动性、盈利性和增长性方面与那些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低的公司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机构投资者会倾向于选择股权结构良好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对公司治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持股特征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柯希嘉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扩大及其在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的增加,其投资策略往往发生改变,以信息炒作作为遴选投资目标的方式逐渐被弱化,而选择持有经营绩效良好的公司股票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甄选投资目标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当前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可以发现,反映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与其所持股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充分说明经营绩效良好的上市公司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长期稳定持股的对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阚京华 谢娟
以20122015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及机构投资者特征在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方面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中只是微弱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越能增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负相关关系;灰色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反而会减弱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霍晓萍
以2005—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差异,探讨机构投资者与其所处股权环境的交互作用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持股比例高、持股期限长的机构投资者更能降低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机构投资者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降低资本成本的作用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集中与机构投资者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且股权集中削弱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成本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资本成本 股权特征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柯希嘉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扩大及其在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的增加,其投资策略往往发生改变,以信息炒作作为遴选投资目标的方式逐渐被弱化,而选择持有经营绩效良好的公司股票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甄选投资目标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当前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可以发现,反映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与其所持股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充分说明经营绩效良好的上市公司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长期稳定持股的对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俊毅 王伯成
尽管拥有比个人投资者更高的理性,机构投资者的理性仍显有限,不符合经典的经济人假说前提。代客理财重任使机构投资者经常面临与组合投资有关的决策活动,机构投资者更符合西蒙的决策人假说条件。作为决策人,机构投资者本身是一个偏好收益、寻求满意投资组合的决策系统,在构建投资组合和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过程中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机构投资者决策人假说的提出,将有助于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进程。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决策人 投资组合 积极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