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915)
2021(808)
2019(1371)
2018(1441)
2017(2505)
2016(1507)
2015(1834)
2014(1765)
2013(1710)
2012(1645)
2011(1670)
2010(1862)
2009(1851)
2008(1960)
2007(2028)
2006(1872)
2005(1822)
2004(1803)
2003(2030)
2002(2069)
作者
(4806)
(3999)
(3772)
(3737)
(2492)
(1931)
(1728)
(1611)
(1544)
(1455)
(1419)
(1394)
(1348)
(1336)
(1226)
(1197)
(1144)
(1134)
(1125)
(1051)
(1051)
(1048)
(952)
(908)
(906)
(899)
(861)
(839)
(819)
(776)
学科
(5950)
经济(5940)
教育(4297)
管理(4247)
(3621)
(3539)
企业(3539)
(2959)
理论(2842)
思想(2386)
中国(2319)
政治(2182)
思想政治(1977)
政治教育(1977)
治教(1977)
德育(1960)
(1780)
图书(1672)
(1669)
业经(1615)
(1615)
方法(1552)
工作(1393)
书馆(1338)
图书馆(1338)
(1317)
金融(1316)
(1273)
(1273)
(1260)
机构
大学(30033)
学院(27461)
(8975)
研究(8765)
经济(8712)
管理(7152)
(6652)
(6548)
师范(6545)
中国(6400)
(6120)
科学(5380)
理学(5328)
师范大学(5255)
理学院(5218)
(5164)
管理学(5083)
管理学院(5010)
(4761)
财经(4679)
(4416)
北京(4371)
教育(4360)
研究所(4118)
(4096)
(4087)
图书(3759)
书馆(3619)
图书馆(3616)
财经大学(3265)
基金
项目(11526)
研究(10608)
科学(8542)
基金(7355)
社会(6542)
社会科(6052)
社会科学(6047)
成果(6030)
(5788)
国家(5675)
教育(5445)
编号(5178)
科学基金(4457)
(4348)
(3774)
课题(3765)
(3519)
项目编号(3490)
基金项目(3438)
(3180)
(3172)
研究成果(3164)
(2980)
(2975)
阶段(2971)
资助(2842)
阶段性(2723)
规划(2706)
(2637)
大学(2618)
期刊
(14389)
经济(14389)
研究(12457)
教育(8204)
中国(6371)
(6043)
学报(5828)
图书(5280)
大学(4578)
书馆(4415)
图书馆(4415)
财经(4108)
科学(3957)
学学(3823)
(3575)
管理(3141)
(2485)
(2398)
金融(2398)
问题(2161)
(2113)
论坛(2113)
技术(2036)
(1988)
社会(1793)
(1780)
经济研究(1735)
职业(1618)
财经大学(1599)
社会科(1544)
共检索到50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云姬  
朱熹的阅读教育,是为了实现"明人伦"、"穷天理"的目的,以培养巩固封建统治所需的各种人才。朱熹提倡整体阅读与反复玩味的辩证观照等阅读方法,并将阅读看成直接影响个体的智、愚、贤、不肖,以及国家治乱兴衰的重要因素。朱熹认为,阅读者只有兼备立志、勤苦、专注、虚心、勇猛五种品质,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朱熹的阅读思想和方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司新丽  
对习近平阅读思想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习近平阅读生活,系统阐述习近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九字阅读理念和所包含的阅读价值、阅读主体、阅读内容、阅读媒介、阅读方法五方面的内容。习近平阅读思想深刻回答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大阅读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以及怎样读书?对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是当代中国的"劝读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文章论述了如何界定数字阅读时代的一些数据和事实,从多个维度论述了数字阅读对纸本阅读的颠覆,分析了数字阅读具有前沿性、渗透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探讨了数字阅读的伦理和道德及其显性与潜在功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原谅  
掌握古代先贤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提升目前阅读推广的有效性。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流传的朱熹读书法三个版本源自黄士毅的《朱子语类》、黎靖德的《语类大全》和张洪、齐熙编辑的辅广《朱子读书法》,其内容和编辑思想各不相同。朱熹读书法中蕴含的读书于学者至为重要、读书不在多寡而在于"精"、读书须循序渐进、读书有利于崇德、作文是读书的重要目标等思想对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实践、阅读推广人和读者的素养提升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金永得  
本文论述我对阅读课的目标、如何阅读、如何上阅读课的想法和做法。具体论述阅读与教学,阅读问题与阅读课的误区,阅读的意义,教师与阅读,阅读的方法,阅读课的方法,阅读环境,如何让孩子们学会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邦俊  
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自觉将阅读心理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一般的阅读原则、阅读本质研究转向深层的阅读经验、阅读方法研究。对中学生阅读心理进行了大量实验观察 ,立足于科学实验和实践探索 ,科学地接近阅读的本然方式。按照实验研究———知性分析———理性概括的轨迹探索阅读心理活动规律 ,深刻地发现阅读过程中情境关联下的个性化、互动性特点。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阅读互动理论。继而深入探讨这一理论的实践价值 ,以此为尺度来审视中学阅读教学及其改革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鑫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少年儿童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李英  李晋瑞  梁玉芳  
提升馆员阅读素养与深化阅读推广工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应协调并进、同举并重。通过开展读书沙龙、馆员书评、馆员讲座等各种阅读推广活动,馆员的阅读素养将会得到锻炼和提升;通过培训交流、博览群书、科学研究等各种学习方式,可以提升馆员的阅读素养,进而更好地深化阅读推广工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淼  祝丹兰  
阅读理解的产生取决于读者头脑中的背景信息和文本所呈现的课文信息的交互作用,背景信息、课文信息是决定阅读理解的必要因素。背景知识不是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只有当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无法交互时,才需要引入背景知识,也只有当背景知识既与背景信息交互又与课文信息一致时,背景知识才能促进阅读理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曾丽   田蓁子  
红色家书中展现的革命信仰、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生动描绘了共产党人的璀璨精神图谱。红色家书中关于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有关阅读价值、阅读内容、阅读书目、阅读方法、阅读计划、阅读评价的论述,形成了系统的阅读思想。文章深入挖掘红色家书资源,整理、组织、统计红色家书中的阅读相关史料,以“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后的认知”这一阅读过程,分析红色家书中蕴含的阅读思想,指出要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索红色家书中阅读思想的新时代内涵,激励当代人从历久弥新的阅读文化中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为学校的阅读推广、阅读教学、思政教育提供思路,促进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阎燕子  
近些年,阅读正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1991年,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成立;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5年9月起,广东东莞每年举办读书节;2006年4月,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成立;在2007年3月,是否增设"国家阅读日"一度成为为大家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2007年12月,南京市小学教师经典研读培训班开班……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王松泉先生就已在阅读研究方面有了系统的论著。王松泉先生是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茆意宏  
手机移动阅读是读者对手机等移动载体上的信息内容的认识活动,包括读者、阅读行为和读物三个组成部分。手机移动阅读的过程包括阅读需求、读物寻求和阅读利用三个阶段。影响手机移动阅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学军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已对人们的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阅读时间减少,阅读退化是当前大学生文化取向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在普遍提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素质提升的今天,关注大学生阅读,提倡经典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古代经典蕴涵着中华古文明的精华,是迅速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最佳途径,对于中国当代大学生精神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裴秀贤  王桂生  
分析了消遣阅读的特点和对人生、社会的重要影响,认为消遣阅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块重要思想文化阵地,人们的消遣阅读行为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