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0)
- 2023(5713)
- 2022(4490)
- 2021(4563)
- 2020(3388)
- 2019(7886)
- 2018(7993)
- 2017(12943)
- 2016(8400)
- 2015(9204)
- 2014(9321)
- 2013(8283)
- 2012(7615)
- 2011(6965)
- 2010(7189)
- 2009(5962)
- 2008(5935)
- 2007(5307)
- 2006(4551)
- 2005(4304)
- 学科
- 教育(20108)
- 济(17734)
- 经济(17706)
- 管理(14813)
- 业(13635)
- 中国(12416)
- 企(10734)
- 企业(10734)
- 理论(9134)
- 教学(8284)
- 学(8117)
- 方法(8022)
- 数学(6880)
- 数学方法(6732)
- 财(6326)
- 农(5515)
- 技术(5151)
- 发(4657)
- 学法(4551)
- 教学法(4551)
- 制(4347)
- 思想(4311)
- 发展(4183)
- 政治(4120)
- 展(4061)
- 研究(4037)
- 学理(3840)
- 学理论(3840)
- 业经(3839)
- 务(3830)
- 机构
- 大学(103396)
- 学院(98764)
- 研究(38857)
- 教育(29075)
- 济(28553)
- 管理(27622)
- 经济(27529)
- 范(24685)
- 师范(24479)
- 科学(23759)
- 理学(23663)
- 京(23512)
- 理学院(23219)
- 管理学(22497)
- 中国(22310)
- 管理学院(22268)
- 师范大学(20298)
- 所(19486)
- 研究所(17868)
- 江(17162)
- 技术(16771)
- 中心(16564)
- 农(15698)
- 北京(15697)
- 财(15533)
- 职业(15364)
- 院(14294)
- 州(13597)
- 业大(13530)
- 农业(12244)
- 基金
- 项目(64705)
- 研究(53737)
- 科学(51505)
- 基金(42619)
- 家(37360)
- 国家(36881)
- 教育(34606)
- 社会(30369)
- 科学基金(30205)
- 社会科(28403)
- 社会科学(28396)
- 省(26800)
- 划(25040)
- 编号(23935)
- 成果(22780)
- 基金项目(21225)
- 课题(20865)
- 自然(18232)
- 年(18072)
- 自然科(17824)
- 自然科学(17818)
- 自然科学基金(17518)
- 资助(17146)
- 性(16735)
- 重点(16715)
- 部(16142)
- 规划(15341)
- 发(14567)
- 教育部(14441)
- 项目编号(14338)
共检索到159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伟   黄艺   陈若昉  
                                    
                                
                            
                            教育实践的终结性问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本纳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教育实践具有终结性,认为教育实践与其他人类实践的不同之处在于教育实践以预设自己的终结为基础。教育实践三个行动维度中的终结具有不同的尺度:作为对未成熟者的自我否定的强制关系的教育行动,终结尺度是教育主体间关系从“管理性强迫”转向“可逆”;作为教育性—教养性教学的教育实践,终结尺度是学习者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判断;作为向社会行动领域过渡的教育实践,终结尺度是学习者参与人类总体实践的自我负责与代际互动。教育实践终结性的主要特征是“有确定的界限而无明确的边线”,“有确定的界限”意味着教育实践终结时既不能“教育不足”也不能“教育过度”,“无明确的边线”意味着教育实践的终结没有明确的时间边界且随时可能获得新的教育实践起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为教育寻求确定性、永恒性知识体系的本质主义追求,一直是教育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发展无不遵循本质主义的逻辑、立场与方法,呈现出明显的本质主义品质与发展轨迹,造成种种错位诠释现象与发展困境。消解本质主义思维,关键在于对教育的各种规定性品质、逻辑与机制的解构,阐明当代教育的不可"定义性"逻辑与品质。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本质  本质主义  二元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曲文洁  
                                    
                                
                            
                            本文以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估体系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与实践活动深入而广泛地阐述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体系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及其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考查一个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不能单靠单一的评估模式,终结评估和评价性评估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使之更好地指导外语教学。
                            关键词:
                                
                                    
                                    
                                        终结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  测试  英语教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  罗小丹  
                                    
                                
                            
                            “新师范”是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愿景。它的提出不仅是对当下教师教育发展新特征的概括,更承载着终结“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这一教师教育发展“百年难题”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不仅是“新师范”发展实践路径的基本遵循,更是“新师范”之“新”得以立世之根本,它关系到未来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走向。所谓“终结”不仅仅是笼而统之的“师范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之谓,而是要建立在“师范性”与“学术性”内涵更为科学合理界定的基础上,挖掘“师范性”的学术价值、认可“师范性”的学术地位、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发展“师范性”,这才是高质量教师教育的时代追求。
                            关键词:
                                
                                    
                                    
                                        新师范  师范性  学术性  教师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晓敏  
                                    
                                
                            
                            清末状元张謇是一位活跃于晚清的实业家、教育家。他所创办的实业学校注重德育,其教育目的、办学范式、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和教育对象都与传统封建教育有着根本不同,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
                                
                                    
                                    
                                        张謇  实业教育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大学本科教育具有基础属性。劳动分工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和现代社会岗位职业的变更性是本科教育凸显基础性的社会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综合性和变化性发展趋势是本科教育凸显基础性的知识基础;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演变是本科教育凸显基础性的教育基础。新的人才观是本科教育凸显基础性的思想基础。本科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是本科教育凸显基础性的市场动力。
                            关键词:
                                
                                    
                                    
                                        本科教育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初森  
                                    
                                
                            
                            本文对如何开发和应用以校园物质环境、学校制度建设、学校精神为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从而提高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医学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应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利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灵魂塑造的过程,其实效性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与培育。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其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依托红色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基础性环节;发挥教师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性环节;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决定性环节。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红色资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顾定倩  
                                    
                                
                            
                            吴燕生20世纪30年代在沈阳和北京先后举办过两所聋校,之后长期从事党的教育事业,是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史和中国共产党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人民教育家。本文介绍他的聋教育实践,分析他的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他在聋教育实践中体现出的四个特点。
                            关键词:
                                
                                    
                                    
                                        吴燕生  聋教育  实践  思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明利  张宁生  
                                    
                                
                            
                            近十多年来,全纳教育一直是特殊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纵观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尽管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全纳教育在实践中所面临的社会学范式危机、心理学困境,乃至班级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反思全纳教育,认识到全纳教育并非唯一、万能的特殊教育模式,进而辩证地对待我国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问题。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实践  反思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永辉  伊波美智子  
                                    
                                
                            
                            本田宗一郎1906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磐田郡光明村。1948年创立本田技研工业,凭借其强有力的经营手腕和对事业追求的高度热情,本田宗一郎将本田技研推向世界,"本田"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在日本乃至世界,作为"本田主义"奠基人的本田宗一郎与松下幸之助齐名被称为神奇的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毅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进程加快,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个历史发展机遇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尤其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是思政理论课追求的永恒主题和检验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衡量标准。由吴潜涛等人合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对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思颖  
                                    
                                
                            
                            <正>“认识你自己”的希腊余音回响至今。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谋新事、求新意、创新高,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升能否切中、适应和引领新时代的变化。因此,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开展“自镜式”研究极具时代性与现实感。学科创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问题虽备受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关注,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现状究竟如何、应拥有何种素质、判定拥有这些素质的根据以及如何培育等问题多是表层经验性的工作总结或逻辑思辨性的理论演绎,尚未得到一个成熟学科意义上的研究聚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飞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存在较多争议。结合哲学领域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透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并从教育思维的转变、交往关系的改善、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平台的丰富四个方面进行适应性的实践模式构建。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长法  李红梅  
                                    
                                
                            
                            王志莘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融学家和教育家。早年,他任职中华职业教育社,怀抱"职教救国"信念,躬身实践职业教育,引介西方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矢志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重视职业补习教育和商学教育,对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王志莘  职业教育  职业指导  商学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