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2)
- 2023(11456)
- 2022(9180)
- 2021(9079)
- 2020(7265)
- 2019(16820)
- 2018(17045)
- 2017(29969)
- 2016(17433)
- 2015(19625)
- 2014(20003)
- 2013(18341)
- 2012(16437)
- 2011(14923)
- 2010(15311)
- 2009(13458)
- 2008(13403)
- 2007(11924)
- 2006(10516)
- 2005(9479)
- 学科
- 济(47750)
- 经济(47664)
- 管理(43418)
- 业(38343)
- 企(33345)
- 企业(33345)
- 教育(22871)
- 中国(21617)
- 理论(17385)
- 方法(17357)
- 教学(16634)
- 财(15848)
- 制(15778)
- 学(15475)
- 农(14851)
- 数学(13670)
- 数学方法(13311)
- 业经(13298)
- 体(12232)
- 技术(11738)
- 银(11043)
- 银行(11024)
- 行(10601)
- 融(10239)
- 金融(10232)
- 地方(9305)
- 体制(9219)
- 学法(9180)
- 教学法(9180)
- 农业(9163)
- 机构
- 大学(227709)
- 学院(224656)
- 研究(80392)
- 管理(76438)
- 济(76292)
- 经济(74088)
- 理学(64755)
- 理学院(63864)
- 管理学(62410)
- 管理学院(61959)
- 中国(54826)
- 京(50152)
- 科学(48444)
- 范(42305)
- 师范(41885)
- 财(40686)
- 所(40167)
- 教育(39460)
- 江(36893)
- 研究所(36381)
- 中心(36154)
- 农(35181)
- 师范大学(33972)
- 北京(32305)
- 技术(31488)
- 财经(30829)
- 业大(30664)
- 州(29132)
- 院(29104)
- 经(28039)
- 基金
- 项目(146293)
- 研究(116934)
- 科学(115439)
- 基金(99965)
- 家(87061)
- 国家(86154)
- 科学基金(72594)
- 社会(68855)
- 社会科(64838)
- 社会科学(64820)
- 教育(63276)
- 省(59499)
- 划(52305)
- 基金项目(51691)
- 编号(51477)
- 成果(46450)
- 自然(44654)
- 自然科(43658)
- 自然科学(43643)
- 自然科学基金(42862)
- 课题(39456)
- 资助(39343)
- 重点(34808)
- 部(33624)
- 年(33240)
- 发(32168)
- 性(31868)
- 项目编号(31833)
- 创(31695)
- 规划(30063)
- 期刊
- 济(87785)
- 经济(87785)
- 研究(78637)
- 教育(71428)
- 中国(62809)
- 学报(35387)
- 财(33072)
- 农(31988)
- 科学(30772)
- 管理(30132)
- 大学(27953)
- 技术(24834)
- 学学(24224)
- 农业(21281)
- 融(20586)
- 金融(20586)
- 职业(18894)
- 财经(15682)
- 业经(14835)
- 经济研究(14237)
- 经(13718)
- 图书(13006)
- 坛(12444)
- 论坛(12444)
- 技术教育(12271)
- 职业技术(12271)
- 职业技术教育(12271)
- 业(11679)
- 发(10717)
- 版(10654)
共检索到356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我们处在一个更加不确定性时代,加速了确定性知识向不确定性知识的范式转换。面向不确定性知识,本科教育的价值诉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强化教育过程学生主体性发挥,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关注教育价值的个体性。然而,我国本科教育仍然停留在确定性知识范式之中,由此造成本科教育改革的诸多实践困境。这就需要推进本科教育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整体性变革,在学校宏观层面回归学生中心,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大学;中观层面的专业课程设置要回归全人教育的价值目标,强化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微观层面要加强师生互动,回归师生共同体,促进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
关键词:
不确定性知识 本科教育 范式转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燕
向"学习范式"转型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学习范式"建立在对"学习"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的使命是产生学习,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学生学习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学习范式"强调本科教育的整体性变革,与"传授范式"相比,两者在理论假设、使命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师角色、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要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向"学习范式"转型,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教会学生学习"成为提升中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学习范式 传授范式 本科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未来社会期许的教育不是"记忆答案的教育",而是每一个人"创造答案的教育"。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转换:从"被动学习"走向"能动学习"。能动学习的教师团队也只有在能动学习的实践中锻造出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康伟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关键词:
教育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伟
随着教师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教学论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程审视,学科教学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地位、作用及构成:它为教师职业之旅奠基;培养目标应由教学技能型教师向反思型教育实践专家转换;在课程体系内应强化课程知识、学习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研究方法上应倡导案例分析法、叙事法等;在话语选择上应从课程论、专业学科及教育实践中吸收新鲜的话语,改变陈旧过时的言说方式。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学科教学论 范式转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进利
本文首先阐述教育变革实行范式转移的必要性,接着对构成我们现今大多数变革努力之基础的理性-结构范式存在的缺失进行剖析,最后就教育变革所需要的战略-系统范式,从环境和组织、规划和革新、焦点和实施几个方面,揭示其所具有的意涵。
关键词:
教育变革 理性-结构范式 战略-系统范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付亦宁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与学的各个方面。教学中,不仅要知道学生"如何学",还要知道教师"如何教"。以内在学习需求为动力的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理解认知、高阶思维、整体联通、创造批判和专家构建是深度学习所体现的五个特征(PIENA)。通过以"生成性学习"为教学过程导向;以"基于设计的学习"为教学活动创设根本;以"SOLO学习结果分类"为教学评价模式的三条路径进行教学范式改革,透过"浅层"理解"深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梅林
学习的情境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文化历史情境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的实质、内容、方式以及教育应用等诸多方面 ,情境理论都呈现出与认知理论有所不同的新范式。情境理论对以往的学习理论具有一定的整合作用
关键词:
认知 情境 学习理论 学习范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本科教育开始向"学习范式"整体转型,以学习为关注点,推进从"教"向"学"的转变,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了基于"学习范式"的本科教育改革探索,提升了本科教育质量。在建设"双一流"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的本科教育改革应适应向"学习范式"转换的世界趋势,关注学生学习,立足学校发展全局对本科教育做整体性改革。
关键词:
学习范式 本科教育 学习中心大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必华
教育评价从常模参照到标准参照、从量化表征到质性描述、从情境无关到情境关联、从限定孤立到支持合作、从静态判断到动态分析预示着评价范式的变革。服务于“教育问责”目的的评价与服务于“支持教学”目的的评价存在着冲突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设计出与目的相适应的评价系统。
关键词:
范式 教育评价 变革 冲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青云 闻天铭
网络时代,成人教育研究范式进入了一个"全面变革"的关键时期。此"全面变革",不仅是研究方式的变化,更是对研究范式历史沿革的梳理,对当代研究范式变革内涵的关注,以及对其未来走向的研判与设计。本文力图从历史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多种可能的思考,尝试着为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创新,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发展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必华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最终将落实于或取决于教育评价的相应变革。鉴于教育评价的这一特殊位置,本文拟对世界范围的教育评价范式的变革进行探讨,以期为正在兴起的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一点启示。
关键词:
教育评价模式 变革与启示 新评价范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剑虹 赵则玲
大众化语境是时下教育学所面临的,因而教育学话语的变革与话语范式转换势在必行。而这一变革应把握新语境下教育学话语的时代性,重新思考教育理论集团的角色定位,并以多元化的言说方式和生活化的言说内容完成教育学话语范式的转换。
关键词:
大众化 教育学话语 语境 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科学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走向与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紧密相连。教学论也是如此。整个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就是教学研究范式不断革新、不断丰富的历史。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探讨和规划教学论的开拓与发展时,不能忽视探讨教学研究的范式。本文试对教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与走向作一探讨,以期为教学论的未来发展提供某些助益。 一、教学研究的范式 我们认为,范式是指为某一领域中研究者所遵守的具有凝聚力和组织力的,并且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成就的科学研究规则、典范或模型。因此,它具有三个基本构件:一是遵守它的研究者;二是一套规则、典范;三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了这三个构件,便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西方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冯建军一《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主编、瑞士教育学家胡森指出,教育研究在本世纪经历了两种范式间的冲突。“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量化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立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种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