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79)
- 2023(2604)
- 2022(2198)
- 2021(2079)
- 2020(1736)
- 2019(3927)
- 2018(3984)
- 2017(7264)
- 2016(4257)
- 2015(5035)
- 2014(5021)
- 2013(4958)
- 2012(4993)
- 2011(4626)
- 2010(4972)
- 2009(4866)
- 2008(5083)
- 2007(4813)
- 2006(4504)
- 2005(4104)
- 学科
- 济(19885)
- 经济(19859)
- 管理(13120)
- 企(11164)
- 企业(11164)
- 业(11107)
- 方法(8058)
- 理论(6967)
- 学(6783)
- 业经(6635)
- 和(5576)
- 法(5034)
- 农(4870)
- 中国(4788)
- 财(4713)
- 制(4298)
- 数学(4112)
- 数学方法(4003)
- 经济理论(3980)
- 企业经济(3861)
- 教育(3779)
- 融(3745)
- 金融(3744)
- 农业(3303)
- 银(3124)
- 银行(3109)
- 行(2991)
- 体(2860)
- 地方(2802)
- 贸(2801)
- 机构
- 大学(77034)
- 学院(73634)
- 研究(26887)
- 济(25084)
- 经济(24486)
- 管理(22602)
- 中国(19973)
- 理学(18621)
- 理学院(18299)
- 科学(18043)
- 管理学(17809)
- 管理学院(17671)
- 京(16939)
- 所(15185)
- 财(14415)
- 研究所(13669)
- 农(13155)
- 范(12895)
- 师范(12786)
- 江(12748)
- 财经(11286)
- 中心(10939)
- 北京(10783)
- 师范大学(10388)
- 业大(10369)
- 农业(10274)
- 州(10075)
- 经(10067)
- 院(9132)
- 省(8595)
- 基金
- 项目(42915)
- 科学(32953)
- 研究(31287)
- 基金(30727)
- 家(27499)
- 国家(27258)
- 科学基金(21873)
- 社会(19400)
- 社会科(17992)
- 社会科学(17983)
- 省(16055)
- 基金项目(15843)
- 划(14557)
- 教育(14548)
- 自然(13877)
- 自然科(13513)
- 自然科学(13506)
- 自然科学基金(13271)
- 成果(12448)
- 编号(12410)
- 资助(12341)
- 重点(10147)
- 部(9604)
- 课题(9411)
- 发(8715)
- 性(8373)
- 创(8198)
- 科研(8197)
- 教育部(8026)
- 大学(7950)
共检索到118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果 王治宇 喻白薇
有限责任制度适用于公司、商业信托、合伙企业等各种商业组织形态。在这些企业中,有限责任通过构建商业组织和资产分割得到实现。组织化的重要功能在于通过建立公司或商业信托构建法律实体、促成资产分割并形成独立公司财产或独立信托财产从而实现商业组织所有人的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削弱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容易造成利益不均衡。在有限责任制度被滥用的情况下,应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实质合并规则等制度性措施予以纠正。同时,应谨慎对待有限责任在专业服务领域的适用,强调专家严格责任。
关键词:
有限责任 商业组织 资产分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晓阳
在法定资本制模式下 ,公司资本被过于重视与神化 ,而导致《公司法》在维持公司资本的稳定性方面太过于限制股东合理投资退出的渠道。因此在有限责任股东陷于困境的情况下 ,法律应给予必要、合理的法律救济措施 ,以维护公平、合理 ,兼顾平衡各方的利益。其中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退股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法律救济措施 ,法律对此应予以重视 ,应尽快将其纳入我国的《公司法》体系之中。
关键词:
资本信用 法律救济 退股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睿 唐英玲 黄乐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特点,要求公司资本能够自由流动,股权可以自由转让,其目的是使投资者收回投资成本;而它的人合性特点则是对其股东构成提出严厉要求,其中最主要的要求就是股东之间不能自由转让股份,而受到一些必要的限制,研究分析其中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转让 人合性 转让限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忠
在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制度改革中,有限责任制度是形式。结合有限责任制在西方产生的渊源,从其基本概念、功能以及某些缺陷等方面进行系统而客观的探讨,有助于当前的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莹莹
有限责任公司所具有的人合性导致公司僵局经常在有限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中产生。文章通过分析公司僵局产生的原因,结合我国新公司法的实施,对解决公司僵局的各种司法和非司法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此问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
公司僵局 司法解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波 杨春然
公司的价值是有限的,而公司侵权所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公司可能成为投资人进行风险投资的工具。在没有控制股东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不愿意进行这种风险投资。当控制股东出现时,控制股东有可能利用其控制地位使公司从事风险活动。公司通过取得风险利益与承担责任的时间差来逃避法律责任,使自己获得巨额利润,而将经营成本外化。有限责任规则阻止第三人越过公司层追究控制股东的侵权责任,而刑法典规定的单位犯罪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通过科处控制股东的责任来控制公司的侵权行为。
关键词:
控制股东 有限责任 公司 单位犯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雪飞
尽管学界对作为公司存续必备要件的有限公司章程的内涵和外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将其界定为有限责任公司必备的、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基本规则的、全体股东共同意思表示一致的书面文件更为妥当。作为一种主要规范股东相互之间关系的法律文件,有限公司章程虽然是原始股东所制定,但其不仅对现在的公司成员具有约束力,而且对将来的公司成员也具有约束力。另一方面,有限公司章程通常只对公司成员有约束力,原则上不具有所谓的对外效力,两大法系和我国的法律发展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章程 概念 效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冬云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基本制度包括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和股东向股东外第三人股权转让制度;与此同时,《公司法》增加了股权的强制执行、回购和继承等特殊制度;而股权的变更记载与登记则是实现股权转让、发生股权变动的制度,《公司法》亦对此进行了规定。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股权转让 股权变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冯云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亚芹
分析比较直接诉讼法律适用的欧美方法,指出其共同的价值目标是追求实体法正义,但实现实体法正义的路径各不相同。结合我国的现实背景,指出我国应采用反映支持直接诉讼的实体法政策目标的法律选择方法处理涉外直接诉讼案件,建议修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参照欧洲做法规定有关直接诉讼的结果导向冲突规则,或参照美国做法就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确定反映实体法正义目标的必要指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任立君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 ,各国商品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流通 ,产品侵权问题已经超过了国家的界限 ,引起了各国对涉外产品责任的研究和法律界定。由于各国产品责任法内容规定的差异 ,法律冲突不可避免。本文从冲突法研究的角度对涉外产品责任的识别及法律适用问题加以浅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涉外产品责任 侵权行为 法律范畴 赔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贵阳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贵阳市煤气公司的基础上改制后成立的大型燃气输配企业。是贵州省从事城市燃气工程设计、施工、输配、营销服务的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坐落于贵阳市中华中路166号附1号,注册资本2亿多元,中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总额的60.248%;贵阳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总额的31.038%;贵阳市煤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庾洋
《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简称《纽约公约》)是1958年6月10日在纽约召开的有4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商事仲裁会议上签订的。该公约于1959年6月7日生效。至今已有80多个国家批准或加入。我国已于1986年11月3日参加这一公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颖
《公司法》第20条第2款首次对股东权滥用之内部赔偿救济作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由此也引发了较多的困惑和争论。本文从一起较为典型的案例入手,针对当前司法实务界关于股东权滥用之内部赔偿救济的保守态度,论证了这一救济方式在规范公司运作中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关于这一救济方式的具体适用,本文认为,应从滥用股东权的内涵、滥用股东权的认定与公司自治之平衡、滥用股东权赔偿救济与其他救济途径的关系等方面,作出综合的判断衡量。
关键词:
股东权 赔偿 有限责任公司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慧林
股东矛盾冲突经常引发撤资纠纷。《公司法》沿袭了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的立法理念,没有规定股东撤资权,法院一般都驳回股东的撤资请求。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允许撤资即不得救济的司法困境。在探讨了立法的不足及建立股东撤资权的合理性,并提出股东撤资权行使条件的基础上,认为股东履行了出资义务后,如加入公司的目的根本无法实现,在不影响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诉讼行使撤资权。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 撤资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