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540)
2022(2182)
2021(2231)
2020(1962)
2019(4408)
2018(4368)
2017(8975)
2016(5122)
2015(5847)
2014(5964)
2013(5804)
2012(5651)
2011(5193)
2010(5589)
2009(5586)
2008(6023)
2007(5694)
2006(5379)
2005(5316)
2004(4838)
作者
(15187)
(12445)
(12260)
(12012)
(8107)
(6060)
(5560)
(4737)
(4734)
(4609)
(4388)
(4386)
(4136)
(4086)
(4069)
(3849)
(3808)
(3768)
(3597)
(3383)
(3360)
(3085)
(3061)
(3037)
(2928)
(2789)
(2705)
(2679)
(2616)
(2567)
学科
(21725)
经济(21681)
(19346)
管理(19253)
(17729)
企业(17729)
(10358)
方法(9038)
(7879)
(7873)
财务(7850)
财务管理(7836)
企业财务(7595)
数学(7308)
数学方法(7157)
中国(5936)
(5784)
(5345)
(5018)
业经(4931)
(4749)
银行(4749)
理论(4644)
体制(4552)
(4448)
(4407)
金融(4406)
(4283)
教育(3982)
(3794)
机构
大学(83914)
学院(81929)
(32253)
经济(31425)
管理(29336)
研究(25599)
理学(23553)
理学院(23318)
管理学(22905)
管理学院(22746)
中国(22283)
(21064)
(17730)
财经(15838)
(14115)
(13871)
(13676)
科学(13635)
北京(12135)
(11924)
中心(11914)
师范(11890)
(11725)
财经大学(11574)
研究所(11360)
经济学(9791)
(9724)
(9491)
师范大学(9392)
(8779)
基金
项目(40030)
研究(31766)
科学(31527)
基金(29043)
(23936)
国家(23688)
科学基金(20451)
社会(20057)
社会科(18936)
社会科学(18925)
教育(15419)
(14780)
基金项目(14580)
成果(13558)
编号(13526)
资助(12784)
(12588)
自然(12298)
自然科(12023)
自然科学(12021)
自然科学基金(11825)
(9601)
课题(9524)
(9492)
重点(8738)
教育部(8721)
项目编号(8489)
人文(8451)
(8306)
(8069)
期刊
(43982)
经济(43982)
研究(31039)
(19816)
中国(16730)
(13038)
金融(13038)
管理(12348)
教育(11520)
学报(11489)
财经(10160)
(10047)
科学(9790)
大学(9261)
(8646)
学学(8381)
业经(6638)
问题(6436)
技术(6159)
农业(5934)
经济研究(5572)
图书(5093)
财会(5090)
会计(5060)
(5018)
理论(4979)
实践(4315)
(4315)
(4312)
书馆(4131)
共检索到140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敬景程  
股权分置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分离,是目前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股权分置导致交易费用和社会成本的增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股权分置的形成源于人的有限理性。股权分置使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严重失衡,他们各自最大化自身利益的非合作博弈策略,是个人理性的自发作用,其结果将导致集体理性的丧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海鸥  
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在于创建了一个新型的资本市场平台,为资本市场摆脱计划经济的桎梏,完成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本文首先从现阶段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发展的特点入手,探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股权结构优化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五条基本途径及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云龙  
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获得通过的45家试点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其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现实选择特性:80%的试点公司采用纯送股方案。通过分析6种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比率和理财目标函数的影响,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选择的理性思路:尽可能选择缩股型方案。对比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现实选择特性和理性选择思路,说明其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非理性成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国正  熊德华  巫和懋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在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方面的政策内涵,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解释四个首批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公众投资者支持率的差异。理论探讨表明,《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没有支持公众投资者的历史诉求,几乎没有保护他们免受改革带来的流通股供给冲击的权益;保护了他们免受改革在公司层面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支持了流通股股东通过谈判与非流通股股东分享改革产生的利益。主要理论结果得到了事件研究的支持。尽管对公众投资者来说清华同方的方案在四个试点公司中几乎是最优的,但是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其改革的失败,这反映了零售投资者强烈的历史诉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良刚  章林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发展过程的产物,其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背景,指出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接着对86家上市公司的改革方案进行统计并归类,统计表明主要有四种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其中95%以上的上市公司均采取送股方式来进行股权改革,然后通过对每种方案的实施所产生财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指出送股并不是最优方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玉可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时代。然而,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不彻底,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优化股权结构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着手,指出了当前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的缺陷,并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种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资灿  
分析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产权差异与利益分配格局差异,是正确理解股权分置本质的前提。资本利得收益权是流通股股东独享权利,这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点,并通过分析指出该项权利是流通股股东的核心利益所在。股权分置的根本缺陷在于交易成本畸高。股权分置仅仅是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流通股股东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才是股市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只有在流通股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有公平合理的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产权博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民  宁代兵  曹孟鸣  
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研究的头号理论问题。由于股权分置,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可以稳坐钓鱼台因而可以随意上项目并且制定不断向流通股股东圈钱的分配方案,甚至掏空上市公司;可以不思进取、不对投资者负责,任由公司一天天烂下去;可以不顾自己在二级市场的形象,任由股价下跌。因此股权分置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应该说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克磊  刘毅荣  刘酉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腊生  
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市场运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实现资源和风险的优化配置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实股权结构的非均衡特征与转轨时期投资者的浮躁情结可能导致全流通后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初始状况所形成的自然垄断、大股东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通过其控制权地位制造相关信息诱骗中小投资者等,将使投资者的市场地位出现极度的不平衡,我国证券市场因此可能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庄股时代。为了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尽可能避免市场地位不对称可能对市场规范运行的破坏,强化行政监督与加强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安青松  
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协商机制和对价安排来协调平衡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本文试图通过模型与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影响非流通股股东对价支付水平的三个重要因素,即股改前同一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价值差、股改前非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股改后公司合理价格。该模型及实证检验表明,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改中达成利益均衡,股改的协商机制有效性和制度变革契约具有公平正义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永生  
股权分置改革增加的收益按持股比例在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间进行分配,改革就是公平的。根据这一思路,公平对价率应使两类股东收益率相等,根据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的资料,对价率的不公平程度为80·6%,流通股东也没有因股改而从中受益,股权分置改革对流通股东是不公平的。改革方案的设计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方向是正确的。不公平的原因是对价谈判中双方力量的不平衡,买方处于完全垄断地位而卖方处于分散状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园林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围绕改革中的利益分割展开激烈的博弈。基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非流通股股东将倾向提供素质一般或较差、发展前景不明朗或暗淡、股票价格对公司内在价值存在显著高估的公司进行试点;流通股股东期望同非流通股股东就上述公司的试点博弈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补偿。稳妥推进股权分置试点,需要改变市场不合理预期,积极鼓励蓝筹类上市公司先行试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旗平  
本文在认沽权证和认购权证下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进行了博弈分析;通过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引入权证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可行性,并且也指出了在理性的假设下非流通股股东设计权证的最佳策略和流通股股东在权证市场和股票市场上最佳投资组合,同时也为市场监管者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延振  刘杰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暴露或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律问题。本文分别对支付“对价”的法律性质、协商表决程序、改革承诺的履约保障、异议股权的法律解决途径、外资股流通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